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期,监测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情况,提高医护人员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和正确率,预防医护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方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2月对急诊、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儿科病房、内科病房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的口罩佩戴率、佩戴正确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呼吸道感染率逐渐下降.结论: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意识情况较好,自我防范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急诊就诊患者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状况及防控行为.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急诊就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1.25%的被调查者能够正确判断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居民对于"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和"不去人群拥挤的场所"可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率比较高,分别为87.45%和79.85%;而对"避免接触流感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和"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等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8.14%和38.02%.76.05%的人认为甲型H1N1流感"有所控制,但仍在扩散";66.23%的人会主动佩戴口罩;在出现流感样症状的调查对象中,86.79%的人及时就医并配合医院做相关检查,80.21%的人外出时主动佩戴过口罩;但是也有20.05%的人坚持上班/上学,19.79%外出时不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手帕遮住口鼻的人数较少,仅为7.22%;对健康类相关信息高度关注者为11.79%、高度关注洗手者为14.83%、高度关注开窗通风者16.35%.结论 应加强急诊患者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教育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诊就诊患者对甲型H1NI流感的认知状况及防控行为。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急诊就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1.25%的被调查者能够正确判断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居民对于“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和“不去人群拥挤的场所”可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率比较高,分别为87.45%和79.85%;而对“避免接触流感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和“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等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8.14%和38.02%。76.05%的人认为甲型H1N1流感“有所控制,但仍在扩散”;66.23%的人会主动佩戴口罩;在出现流感样症状的调查对象中,86.79%的人及时就医并配合医院做相关检查,80.21%的人外出时主动佩戴过口罩;但是也有20.05%的人坚持上班/上学,19.79%外出时不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手帕遮住口鼻的人数较少,仅为7.22%;对健康类相关信息高度关注者为11.79%、高度关注洗手者为14.83%、高度关注开窗通风者16.35%。结论应加强急诊患者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教育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认知及行为改变状况,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南平市第一医院住院患者240例,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水平呈下降趋势,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呈升高趋势;对甲型 H1N1流感一般知识知晓率≥82.6%,多数患者知晓甲型 H1N1的传播途径,获得相关知识最主要途径是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电视科普教育;城镇患者对甲型 H1N1流感主要损害呼吸系统、戴口罩有预防作用的知晓率,从报纸/杂志、网络资讯获得甲型 H1N1流感知识的比例及加强身体锻炼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患者( P<0.01)。95.4%的患者更加注意个人卫生,84.0%多吃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82.4%保持室内通风,70.6%加强身体锻炼,37.0%服用维生素或保健品,28.2%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95.0%的患者对政府和医院在甲型 H1N1流感疫情防控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表示满意。结论政府、医院做好甲型 H1N1流感的预防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及时开展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公众对甲型 H1N1流感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甲型H1N1流感病区的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通过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范,制定专门管理制度,控制病区内感染扩散。结果该医院在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期间,熟悉和掌握了该新型流感相关知识,贯彻实施了各种防控措施,在收治26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中未出现医院交叉感染。结论实行综合感染管理措施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护理实习生口罩相关行为、态度及知识,为加强护理实习生使用口罩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某综合性教学医院139名护理实习生,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生口罩使用的行为、口罩使用态度及相关知识3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回收139份,有效回收率为99.29%.护理实习生每次操作时佩戴口罩者占90.65%;棉纱口罩可疑污染后立即处理的仅占19.26%;一次性口罩可疑污染时立即更换的占55.15%;戴口罩前、后洗手者比例约为50%;未正确使用口罩时老师能及时指出者为64.03%;操作时不愿意佩戴口罩的前3项原因依次为:戴口罩操作不舒适、没有足够的口罩可供使用、对患者没有影响;口罩未及时更换的前3项原因依次为:没有足够的口罩可供更换、觉得麻烦、对患者没有影响;口罩相关知识正确率低于50%的条目依次为:健康人在日常活动时为预防感染佩戴口罩(15.44%)、摘口罩时接触口罩外面(24.26%)、摘口罩时先解下面的系带(24.66%)、戴口罩后用手触摸口罩外面(47.10%).结论 护理实习生口罩相关行为不规范,操作时不愿意佩戴口罩及口罩使用后未及时更换的原因与口罩佩戴不舒适、口罩供应不充足、个人对口罩使用意义认知不足等有关.护理实习生对口罩使用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建立应急人员口罩适合性数据库,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理配置各型口罩。方法 采用仪器法,对登记在册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人员进行3种口罩的适合性测试。结果 共测试1 133名人员,Real-time测试通过率为93.91%;69名未通过,310名人员未通过任何口罩的Fit test,测试通过率为72.64%,所测试的口罩中仅有66.55%可以满足公共卫生应急人员的需要。公共卫生应急人员配备的3种进口品牌口罩适合性测试通过率范围在21.45%、38.75%和9.4%。结论 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医用防护口罩种类稍显不足,使用中漏气的风险最大,应进一步验证应急防护口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护士戴口罩细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临床护士戴口罩细菌污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护理部于2005年12月对我院48名临床护士使用中棉纱口罩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抽样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临床护士使用中口罩细菌污染率为70.8%,检测出有致病菌口罩20只占41.7%,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普通病区在班临床护士,口罩为已使用以上,1周内无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2.方法。(1)随机抽取全院普通病区48名护士正在使用中的棉纱口罩。(2)采样方法。口罩由护理部配合检验科统一按要求收集,按无菌方法采样,取口罩内面中间部分9 cm×10 cm的一层纱布(1 g)放入10 ml灭菌生理盐水中浸泡,…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结核病患者配戴口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利用自行编制问卷调查200名结核病患者配戴口罩依从性。结果首次入院一周内的患者只有25.00%配戴口罩,影响结核病患者配戴口罩依从性的主要是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缺乏、舒适度的改变、经济情况不能承受、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等因素。结论经过责任护士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反复提醒可提高结核病患者配戴口罩依从性,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减少结核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生活、工作场所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其他有效措施:1、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2、用肥皂和自来水(流动的水)洗手。在部分场合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人群密度高或不通风的场所内戴口罩(12层-16层)。尚未肯定预防效果的措施:1、服用中、西药物;2、室内使用熏香;3、使用干扰素喷喉、鼻。无预防效果的措施:1、露天场所戴口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