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烟雾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及与烟雾病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50例烟雾病患者的年龄分布及临床症状,对确诊烟雾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收集烟雾病患者血清样本术前250份,术后250份,所有患者根据MRA影像结果分为6期,Ⅰ、Ⅱ、Ⅲ期为烟雾病发展早期,Ⅳ、Ⅴ、Ⅵ期为烟雾病发展晚期,正常对照组250例,测定所有入组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 烟雾病患者250例中,缺血型201例,占80.40% (201/250);出血型45例,占18.00% (45/250);混合型4例,占1.60%(4/250).烟雾病术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烟雾病术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烟雾病患者术前组和术后组Hcy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术前高Hcy血症患者89例,占35.60%.其中32例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均无再出血,166例以缺血为首发症状的病例中145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21例无明显变化.术后高HCY血症患者87例,占34.80%.结论 本研究提示血清Hcy可能参与了烟雾病血管损伤的发病过程,对烟雾病患者常规监测Hcy水平并与影像学技术结合,可作为烟雾病高危患者临床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联合血管重建术和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血管重建术治疗的132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STA-MCA+EDAMS)治疗,71例)和间接组(采用EDAMS治疗,6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临床例疗效、6个月后的血管造影结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后联合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显著高于间接组(P0.05);治疗后6个月后联合组患者血管造影显示血管重建良好率显著高于间接组(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STA-MCA+EDAMS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患者疗效更高,血管重建效果更好,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的实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76例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采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对照组采用抗血栓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脑血供情况、再发脑出血和再发脑缺血发生率、内皮祖细胞含量水平。分离烟雾病患者内皮祖细胞、培养、鉴定,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采用MTT法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方法检测内皮祖细胞迁移能力。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6.84%(33/3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2%(29/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造影术、脑核磁灌注成像、脑CT灌注成像结果表明,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后,大脑手术后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明显改善,大脑手术后缺血区的脑血流量增加。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再发脑出血比对照组降低(10.53%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再发脑缺血比对照组降低(13.16%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内皮祖细胞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浓度范围在0~50μg/m L范围内时,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度对内皮祖细胞体外增殖活性、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烟雾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内皮祖细胞含量水平。0~50μg/m L浓度范围内的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内皮祖细胞不会影响其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和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型烟雾病患者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MRA或DSA确诊为烟雾病的患者10例,所有患者经内分泌科会诊符合甲亢诊断标准.9例患者经抗甲亢治疗,病情稳定后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单侧或双侧(一般为单侧)脑硬模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1例患者单纯抗甲亢药物治疗.结果 10例患者中,7例为女性,3例为男性,甲状腺功能均异常.2例患者免疫球蛋白升高,4例患者抗核抗体谱有异常.对10例患者进行头颅部CT/MR检查,全部表现为脑梗死,均为双侧.9例患者待甲亢控制平稳后进行脑硬模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有1例患者在明确诊断后给予抗甲状腺治疗及保守治疗.对1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48个月.9例患者经甲亢和手术(EDAS)治疗后均恢复良好,复查MRI未出现新的梗死灶.8例术后(12 ~24个月)复查DSA提示,颅外已经向颅内大量代偿供血,语言不清、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 甲亢型烟雾综合征患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梗死,二者合并发病可能与免疫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抗甲亢治疗是手术治疗烟雾病的基础,待甲亢控制平稳后进行脑硬模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烟雾病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CT全脑灌注成像及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烟雾病患者,其中CT检查显示卒中49例(脑梗死者29例、脑出血者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颅脑CT灌注成像(CTP)筛选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发病12 h内、责任血管椎基底动脉完全闭塞且住院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9~94岁,平均年龄63.32岁。行一站式颅脑CT平扫和CTP检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血管内治疗联合标准脑梗死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脑梗死药物治疗。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评估两组血管再通、颅脑CT平扫评估症状性出血,用颅脑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评估再闭塞情况;采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对比两组临床预后和90 d死亡率。结果 60例基底动脉完全闭塞处于梗死前期缺血的程度为Ⅰ~Ⅱ1期。其中治疗组Ⅰ1期11例,Ⅰ2期7例,Ⅱ1期12例;对照组Ⅰ1期10例,Ⅰ2期6例,Ⅱ1期14例。治疗组术后血流TICI分级2b或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3.33%(28/30) vs 6.67%(2/30);P 0.01]。治疗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60.00%vs 13.33%;P 0.01)。治疗组90 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26.67%vs 66.67%;P 0.01)。治疗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虽然高于对照组(10.00%vs 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26.67%vs66.67%;P 0.01)。结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12 h内,经一站式颅脑CT平扫和CTP检查筛选处于梗死前Ⅰ~Ⅱ1期,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和标准脑梗死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显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6例因抑郁障碍为首诊主诉,后经CT或M R 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进行抑郁状态评定,对梗死部位、数量、合并症、生活方式、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等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结果①46例被调查者中,轻度抑郁为58%,中度抑郁为34.3%,重度抑郁为6.5%;抑郁症状以焦虑/躯体化、迟缓和睡眠障碍为主;②比较左、右及双侧梗死组抑郁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皮质下及皮质合并皮质下梗死其抑郁有显著差异(P〈0.05);多灶梗死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单灶梗死组(P〈0.01);③抑郁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有关(P〈0.05)。结论以抑郁障碍首次就诊的老年患者应警惕脑梗死的可能,其抑郁症状与梗死部位、合并疾病、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均给予CT、MRI检查,同时测量梗死病灶和对侧正常脑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MRI脑梗死检出率为96.74%,明显高于CT检查(P0.05);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24~72 h患者MRI检出率分别为93.10%和97.06%,明显高于CT检查(P0.05);发病至入院时间72 h患者MRI和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24~72 h、72 h患者梗死病灶ADC值分别为(4.47±1.23)×10~(-4)、(4.68±1.30)×10~(-4)、(6.02±1.53)×10~(-4)mm~2/s,明显低于对侧脑组织(P0.05)。结论:MR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中ADC值可为判断梗死病灶部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海马的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特点.方法:应用1HMRS成像技术检测21例未用药首发抑郁症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3种代谢物,计算NAA/Cr和Cho/Cr比值.结果:首发抑郁症患者组双侧海马NAA/Cr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侧:0.88±0.29/1.37±0.51,P=0.004;左侧:0.76±0.33/1.40±0.99,P=0.034);Cho/Cr比值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侧海马NAA/Cr和Cho/Cr与抑郁严重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双侧海马神经元活力和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脑下前动脉前(AICA)血管袢的位置对面听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典型面、听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磁共振科311例患者(622侧耳)内耳MR可变翻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影像资料,其中男113例、女198例,年龄22~77(48±10.8)岁。统计AICA血管袢发生率及其Chavda分型占比。311例中,单侧面肌痉挛患者107例,比较其患侧(107侧)与健侧(107侧)AICA血管袢发生率、Chavda分型占比,以及AICA走行全程与神经有无接触。自血管袢阳性患者中选择90例(148侧)为血管袢组,比较不同Chavda分型AICA血管袢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将ChavdaⅡ型及Ⅲ型的63侧耳纳入内耳道内血管袢组,将内耳道中的神经分布分为4个象限,观察AICA血管袢与面、听神经接触的位置象限不同的患者间典型面、听神经症状的差异。结果 本组311例622侧患者AICA血管袢的发生率为65.43%(407/622),其中双侧AICA血管袢形成144例、单侧119例,ChavdaⅠ型170侧(41.77%)、Ⅱ型189侧(46.44%)、Ⅲ型48侧(11.79%)。107例单侧面肌痉挛患者健侧AICA血管袢发生率为71.96%(77/107)、患侧70.09%(75/107),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和患侧神经血管接触率分别为57.9%(62/107)、43.9%(4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7, P<0.05)。血管袢组90例(148侧)中,不同Chavda分型患者面肌痉挛、听力下降、耳鸣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内耳道内血管袢组共63侧,内耳道内AICA血管袢所处象限不同患者的典型面、听神经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内耳MR 3D-T2-SPACE成像可清晰显示AICA血管袢及其与内耳道的位置关系,血管袢深度、位置对面听神经压迫综合征典型面、听神经症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缺血对大鼠皮层、海马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1、3、7、28 d和假手术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采用RT-PCR测定DMT1+/-IRE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大鼠皮层及海马组织DMT1的表达。结果:大鼠皮层和海马DMT1+/-IRE mRNA的表达随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皮层DMT1+/-IRE mRNA的表达在缺血1、3 d时无差异(P>0.05);缺血7 d时表达增加(P<0.01),缺血28d时增加更明显(P<0.01)。海马DMT1-IRE mRNA表达除在缺血1 d时与假手术组无差异外(P>0.05),其余时间点DMT1+/-IRE 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随缺血时间的延长,大鼠皮层、海马的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DMT1的表达逐渐增加。DMT1的表达除缺血1 d组与假手术组无差别外(P>0.05),其余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脑缺血可诱导大鼠皮层及海马DMT1表达升高,DMT1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引起大鼠脑铁含量升高及神经元铁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PVP治疗的78例单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单侧组33例,男6例,女27例,年龄56~100岁,平均(74.2±9.6)岁;双侧组45例,男6例,女39例,年龄57~94岁,平均(75.0±8.3)岁。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压缩程度、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术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及后凸Cobb角恢复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组内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56.9±29.7) min较双侧入路组(71.1±25.7) min短,骨水泥平均注入量(2.6±1.0) mL较双侧入路组(4.1±1.1) 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入路组骨水泥渗漏率18.2%(6/33)略高于双侧入路组15.6%(7/4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压缩程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及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短、穿刺损伤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甲襞微循环变化。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DMCI组(n=40)和非糖尿病脑梗死组(NDMCI组,n=70),并设健康体检对照组(CON组,n=60)。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各组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采用微循环检测系统观测各组甲襞微循环(NFM)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并运用加权积分法分析比较各组分值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DMCI组颈动脉内膜增厚者为15.00%,与NDMCI组的15.7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MCI组颈动脉斑块占67.50%,显著高于ND-MCI组的54.29%,P<0.01。DMCI组NFM形态和袢周状态积分值与NDMCI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DMCI组NFM流态积分值(2.16±0.70)明显高于NDMCI组(1.16±0.66),P<0.01;主要表现在DMCI组微血流呈粒缓流和/或粒摆流,甚至停滞,同时白色微小血栓(白微栓)数量及红细胞重度聚集和微血管渗出、出血均比NDMCI组严重,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明显增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和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急性脑梗死组),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例(健康对照组)。平行检测两组血清Lp-PLA2、hs-CRP及D-Dimer含量,比较不同组及不同程度脑梗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梗死组血清Lp-PLA2、hs-CRP及D-Dimer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各指标水平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23,0.599,0.283,P均<0.01)。重度梗死组血清Lp-PLA2、hs-CRP及D-Dimer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梗死组(P<0.05)。血清Lp-PLA2、hs-CRP及D-Dimer含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721,0.623,0.718,P均<0.01)。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hs-CRP及D-Dimer水平,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价值及机理。方法对4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HBO加尼莫地平治疗(HBO组),4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尼莫地平加甘露醇治疗(药物组),于治疗前后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DI)、球结膜微循环(BCM)、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BO组治疗后BCM改善显著(P<0.01),DI明显增强(P<0.01),但TCD无明显变化(P>0.05)。药物组治疗后BCM、DI及TC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CM、TCD与HBO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I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评价,HBO组与药物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O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面并不优越于常规药物的疗效,它具有双重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影响,必须适当选择适应症,并应与扩血管药、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使用以对抗其不利的影响,有利于缺血脑中风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16.
脑梗塞患者体外模拟血栓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塞病人的体外模拟血栓试验的意义。方法 用标准摆动式旋转CAST法对深圳市43例脑梗塞患者和51例健康人进行体外模拟血栓指数的试验,并对30例患者用降纤酶治疗和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模拟血栓湿重和指数Q值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P<0.05),血栓长度改变不明显(P>0.05);用降纤酶治疗前后,血栓长度、湿重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Q值有极显著性改变(P<0.01)。结论 对脑梗塞病人和溶栓治疗病人进行体外模拟血栓检查对了解血栓形成的趋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智能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用韦氏智力量表对经CT或MRI证实的56例ACI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并与症状性脑梗死(SCI)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对ACI病例中智能障碍组与非智能障碍组的梗死灶数量和部位、既往史及受教育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ACI患者智力低于正常,其中13例出现智能障碍;ACI组分测验值与SCI比较无差异,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右侧梗死组中PIQ明显低于VIQ(P<0.05);智能障碍组受教育程度低、糖尿病史、多发性梗死、双侧梗死、颞叶梗死、侧脑室旁及丘脑梗死者与非智能障碍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0.05);智能障碍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与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结论:多发性梗死、双侧梗死、皮质及皮质下梗死与智能障碍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颞叶、侧脑室旁及丘脑梗死更易出现智能障碍;文化水平低、高血压、糖尿病是ACI智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他汀类降脂药物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取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6例,连续给予他汀类降脂药物3个月,分析服药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igh-d...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测试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新方法及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应用YWG神经心理训练系统测试精神分裂症51例(分裂症组)、正常人42例(对照组)和抑郁症32例(抑郁症组),比较各组间测试项目的平均反应时(mS)和错误率(%)。结果:分裂症组与对照组配对比较,各项目的反应时延长58-75%(P〈0.01)、错误率增高95~150%(P〈0.001);与抑郁症组相比,分裂症组反应时仅延长20-45%(P=0.04-0.19)、错误率增高约50%(P〈0.005);各实验指标异常与病程无相关性(P〉0.05)。分裂症组内男女、病程长短相比各项目反应时、错误率无差别(P〉0.05);用药1周以上者单侧脑功能反应时明显缩短(P=0.05)、各项目错误率均有下降趋势(P〉0.05);病情未控制组单侧脑功能反应时延长45%(P〈0.05)、图像记忆延长41%、汉字记忆延长18%,错误率增加5.16%(P〉0.05)。结论:YWG神经心理训练系统测试结果可反映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可以作为认知功能测试方法之一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五味子醇甲(Sch A)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及Sch A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6只。制备大鼠左侧MCAO模型,90 min后再灌注,治疗组Sch A的剂量分别为40、80和160μg·kg?1·d?1。造模7 d后进行神经功能损伤方面的评价(mNSS评分),并用TTC染色检测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CAO大鼠脑缺血半影区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P62、LAMP1、cathepsin B和ubiquitin的表达水平,综合分析自噬流情况;使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Sch A处理后MCAO大鼠脑缺血半影区神经元自噬水平诱导情况。结果:相比于MCAO组,Sch A处理后大鼠m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P<0.05),并有剂量依赖性,以Sch A高剂量组差异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MCAO组大鼠cathepsin B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62及ubiquitin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CAO组比较,Sch A处理显著升高cathepsin B表达水平的同时降低了P62及ubiquitin的表达水平,以Sch A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而LAMP1在各组间表达仅有下调或上调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MCAO组比较,Sch A处理提高了MCAO大鼠脑缺血半影区LC3-Ⅱ表达阳性的神经元比例,以Sch A高剂量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Sch A可逆转MCAO大鼠脑缺血半影区cathepsin B、P62及ubiquitin表达水平而发挥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神经元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