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结合艾灸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4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结合艾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对两组病人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艾灸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病人疼痛程度,改善病人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CMT)配合疼痛护理干预对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推拿和中频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训练和疼痛护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病人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和康复时间,评定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结果]两组3周后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3周后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康复时间(5.21 d±0.95 d、13.10 d±2.05 d)均低于对照组(7.04 d±2.06 d、17.34 d±3.8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临床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93.3%)。[结论]核心肌群训练配合疼痛护理干预对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疼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14d为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疼痛、腰腿痛和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同时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76.19%),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更好地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水中核心稳定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因子治疗、牵引治疗及推拿手法治疗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水中核心稳定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腰痛评分表(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以及腰椎关节活动范围(ROM)评估,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JOA、VAS、SF-36及ROM 4个方面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4个方面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各项评分[JOA(25.67±6.17)分、VAS(1.56±1.71)分、SF-36(73.25±12.1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JOA(21.65±6.78)分、VAS(2.26±1.46)分、SF-36(64.37±11.32)分],ROM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水中核心稳定训练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和功能,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场经络按摩在不同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为气滞血瘀型68例、风寒湿滞型42例、湿热痰滞型40例及肝肾亏虚型56例,将各证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磁场经络按摩仪进行护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协会(JOA)编制的下腰痛评分表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气滞血瘀型和风寒湿滞型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湿热痰滞型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肝肾亏虚型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场经络按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有一定效果,对气滞血瘀型和风寒湿滞型病人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疗效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对湿热痰滞型病人能有效缓解疼痛,对肝肾亏虚型病人能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深层肌肉刺激康复训练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市立医院脊柱外科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101例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联合深层肌肉刺激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脊髓神经功能、腰部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后2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19±0.79)分低于对照组(3.58±1.01)分,观察组术后4周VAS评分(1.05±0.36)分低于对照组(2.20±0.59)分,观察组术后8周VAS评分(0.37±0.05)分低于对照组(0.86±0.13)分;观察组术后4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29.88±4.73)分低于对照组(32.54±4.05)分,术后8周ODI评分(21.78±4.44)分低于对照组(26.95±5.10)分;观察组术后4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24.66±2.58)分高于对照组(21.37±2.14)分,术后8周JOA(27.05±1.40)分高于对照组(24.18±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延续性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探讨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于本科进行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和专科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服务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2周、4周、8周、12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价量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改善功能,并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患者的复发率,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干预后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JOA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周、4周、8周和12周,观察组患者JOA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12周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应用延续性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综合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身心调理法在四维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某中心收治的军事训练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手法、针刺、骶管注射、身心调理法(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即四维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针刺、骶管注射治疗。1个疗程后,应用日本骨科协会腰背痛疗效评价系统(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统计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2.03±0.48)分,JOA评分(14.05±0.59)分,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2.43±0.78)分,JOA评分(13.60±1.13)分,两组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治愈率57.5%,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治愈率32.5%,总有效率77.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心调理法在四维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巩固疗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增强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腰椎骨折术后行八段锦操锻炼对病人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院时间将40例腰椎骨折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用"飞燕点水式""拱桥式"临床常规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用八段锦操进行功能锻炼恢复。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来评估两组病人术后1周、术后4周和末次随访时其疼痛症状的改善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从术后1周(7.55±0.80)分降至术后4周(2.71±0.92)分(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从术后1周(45.32±5.56)分提高至术后4周(87.46±7.87)分(P0.05)。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1.68±0.45)分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3.26±8.21)分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1周ADL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4周及末次随访ADL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折术后病人进行八段锦操锻炼,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并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其临床疗效优于"飞燕点水式"和"拱桥式"临床常规的康复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镜术后院外康复训练指导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仁英  罗运莲 《护理研究》2012,26(8):762-763
[目的]探讨行腰椎间盘镜术后病人实施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采用腰椎间盘镜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实验组出院后给予康复训练指导,1个月内每周1次,以后15d指导1次;对照组出院后不予特殊干预.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法(M-JOA)进行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实验组M- 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康复训练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疗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疼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伤三科病房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将90例病人分为3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法为观察A组,加用中药离子导入法为观察B组,每组30例。分别在病人入院第1天和第15天时测量腰痛评分(JO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干预前后3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JOA得分、VAS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B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法、中药熏蒸法均有助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腰腿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方法前瞻性选取2011年4月至2017年4月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结合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2周通过日本骨科学会腰痛(JOA)评分、视觉模拟法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和ODI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各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平衡火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进行体外冲击波处理,联合组选择体外冲击波处理联合平衡火罐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以及临床疗效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联合组有效率(96.77%)较常规组的有效率(80.65%)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平衡火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优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对照组行Quadrant通道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腰腿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椎功能[(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4])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减小、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大(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的优点,患者腰腿痛缓解与腰椎功能恢复效果较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佩戴支具与否对其膝关节功能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骨科收治的14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佩戴支具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佩戴支具)和观察组(不佩戴支具),每组病人70例。对比两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后第4周、第12周,观察组VAS疼痛评分(3.38±0.71)分、(1.02±0.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70±0.62)分、(4.60±0.86)分;观察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87.01±3.35)°、(115.27±6.47)°高于对照组(83.82±4.02)°、(92.00±6.40)°;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64.05±5.73)分、(66.38±7.24)分高于对照组(59.84±6.02)分、(61.79±7.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佩戴支具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改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快速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陆红霞  吴春花 《全科护理》2020,18(15):1865-1867
[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椎间盘突出症行脊柱微创手术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在医院康复中心进行康复锻炼的脊柱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病人均给予1级、2级康复护理,其中对照组病人出院后未实施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病人出院后继续给予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6个月康复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病人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病人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脊柱微创手术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有利于功能恢复,改善腰椎功能及脊髓神经功能,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功能锻炼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某三级医院骨科住院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下肢功能锻炼方案。于出院前、出院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量表得分。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8.57%。结果出院12周后,干预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得分为(13.96±3.81)分,低于对照组的(17.04±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2,P<0.01);出院12周后,干预组患者JOA下腰痛评分量表得分为(25.28±3.19)分,高于对照组的(22.76±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5,P<0.01)。结论下肢功能锻炼方案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躯体功能状况,且容易掌握、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更适合脑卒中病人的居家护理模式。[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强健康宣教、改善居家环境等护理措施,护理4周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焦虑心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4周后,观察组护理后CSS评分(12.75分±4.16分)、SAS评分(30.80分±5.01分)低于对照组(20.82分±5.10分,50.38分±5.79分),总体健康评分(80.25分±13.60分)高于对照组(64.35分±13.01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改善居家环境等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与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腘窝囊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行关节镜治疗的腘窝囊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在出院时对病人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8.00分±5.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分±4.52分(P0.05);观察组病人VAS评分为1.00分±1.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分±2.46分(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关节镜治疗腘窝囊肿病人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20.
李嘉仪 《全科护理》2021,19(14):1934-193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躯体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病人术后均予以传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传统康复护理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训练,均持续8周.比较两组病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核心肌耐力水平、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O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JOA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腹肌等长肌、背肌等长肌耐力测试时间均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术后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改善病人躯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