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痹证”范畴。近年来,作者运用自拟桃仁独活乌头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1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1例,其中男37例,女1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5年;平均1年6个月;疗程最短7天,最长35天。本组患者都有感受风寒或腰骶部、臀部损伤史,均有一侧臀部疼痛,并向该侧大腿后侧及小腿后侧放射。2 诊断依据全部病例均符合干性坐骨神经痛诊断标准,有腰腿部感受风寒湿邪病史或外伤史,患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且有明显压痛点,患…  相似文献   

2.
临床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报道颇多,综合临床治愈率大多在60%左右,笔者采用SZD8701型微电脑针灸模拟仪治疗73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近期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73例。男42例,女31例;年龄32岁~68岁,平均49.6岁;病程2天~2个月。 症状: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的疼痛和/或麻木,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的疼痛和/或麻木,根性者腰部疼痛较显。 体征:沿坐骨神经通路上的压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  相似文献   

3.
齐刺治疗梨状肌损伤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状肌损伤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自 1 997年以来采用齐刺为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梨状肌损伤 44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44例患者均来自我科及骨科门诊 ,其中男性2 7例 ,女性 1 7例 ;年龄最大者 5 6岁 ,最小者 2 7岁 ;急性损伤者 1 2例 ,慢性损伤者 32例 ;病程 :急性者 1~ 3天 ,慢性者 1月~ 1年。急性损伤者多有外伤史 ,臀部剧烈疼痛不能用患侧臀部着力 ,坐下、下蹲时疼痛加剧 ,疼痛可向下放射至窝、踝部或达足底 ;慢性损伤者无明显外伤史 ,常见腰痛及小腿牵拉性痉挛痛或痛点。查体 :直腿抬高试验在 60角度…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全部为男性患者 ,其中年龄 1 8-3 0岁 1 5例 ,3 1~ 40岁 8例 ,41~ 5 0岁7例。病程最短两月 ,最长 4年 ,均单侧发病 ,外伤引起 1 5例 ,慢性劳损及风寒湿邪引起者 1 0例。1 .2 诊断要点 参照《临床综合症学》诊断 :臀部疼痛伴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放射痛。可因受凉劳累加重 ,查体可见 :臀部压痛明显 ,按压投影部位能扪及梨状包块并有压痛。慢性损伤者梨状肌条索状变硬 ,直腿抬高在 60度以内疼痛明显 ,超过60度疼痛减轻。本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 :后者有棘突压痛伴放射痛。2 治疗方法取穴 :梨状肌…  相似文献   

5.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运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辨证治疗患者93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93例患者中男51例,女42例;20~30岁53例,30~50岁40例;病程最长2年半,最短15天。 2 诊断依据 患者均有损伤或受凉病史,具有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散的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可有患肢麻木沉困不适,或腰臀部牵掣痛,重者不能行走,轻者屈曲位跛行,  相似文献   

6.
腘肌损伤在膝关节损伤性疾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往往因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使患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自1998年6月~2006年6月,作者采用手法配合局部封闭及小针刀疗法治疗该损伤29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90例,男148例,女142例。年龄22~75岁,平均50.5岁。病程2天~3年,平均3.5个月。有明显外伤史者36例,长时间久蹲史者201例,无明显原因者53例。新鲜损伤125例,陈旧性165例。均主诉有患膝疼痛不适,下蹲、上下楼梯及爬坡时疼痛重,其中67例患者有小腿后部痛。2治疗方法2.1手法治疗新鲜损伤先采用手法…  相似文献   

7.
急性腘绳肌损伤是体育运动中较常见的一种运动性损伤,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我们采用以推拿跟腱为主的方法,治疗了20例急性腘绳肌损伤,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2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0岁,均有典型的受伤史。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局部疼痛(占100%),疼痛向大腿后侧及小腿后非倒放射(占35%),步行疼痛和活动受限(占65%),局部有明确的压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 992年~ 1 998年采用红外线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 3 7例 ,方法简便、无痛苦 ,无副作用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皆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2 6例 ,女 1 1例 ;年龄 48~ 76岁 ,平均 63 2岁 ,病程 1 0天~ 5年。1 .2 诊断标准  (1 )压痛点 :见于腰椎棘突旁 ,坐骨孔、窝等坐骨神经分布区 ;(2 )疼痛 :侧腰或臀部开始 ,沿大腿后侧 ,窝小腿外侧向远端放射 ,持续痛或间歇痛 ,劳累或夜间更甚 ;(3 )跟腱反射减弱 ,小腿或足背外侧痛觉减弱 ;(4 )排除标准 :肿痛 ,腰间盘突出等器质性…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68年以来,用空气痛点封闭治疗胸肋综合征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8例中,男30例,女88例。年龄23-68岁。病程2天-3年,前胸部痛31例,腋肋部痛33例,后背及乳房部痛各2例。诊断依据:牵引性反应性疼痛为本病临床突出表现形式,疼痛多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加剧,病变部位躯体活动时疼痛加剧。体征:于自觉疼痛的范围内可找到局限性的小压痛点,局部可有隆起、肌紧张、索条状物或“痛性小结”。常位于锁骨下肌、胸大肌、前锯肌、背棘肌、肋间外肌等的肌腱、肌腹及其骨面附着处。经X光、心电图、化验等  相似文献   

10.
胡任 《四川中医》1993,11(1):28-29
近年来,笔者自拟仙甲通络汤治疗坐骨神经痛6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15岁。其中20岁以下1例,21~30岁12例,31~40岁29例,41~50岁23例,50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7年,半年以内者46例。诊断依据:①阵发性或持续性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散性疼痛。②沿坐骨神经走向臀中点、腘窝点、踝点等处有明显压痛。③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异常。④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11.
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 ,主要是指坐骨神经间质炎。多由病灶感染所致 ,寒冷、潮湿易诱发 ,临床多急性起病。坐骨神经痛在中医属“痛痹”范畴。笔者多年临床运用自拟中药麻芥蠲痛汤治疗本病 ,确有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36例 ,男 84例 ,女 5 2例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2 1岁 ,平均年龄 43岁 ;病程 1a以内者 112例 ,1a以上者 2 4例。临床表现为腰部酸疼不适 ,下肢疼痛难忍 ,疼痛由一侧腰或臀部开始 ,沿大腿后侧、窝、小腿外侧向远端放射 ,疼痛持续或间歇性加重 ,夜间尤甚 ,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 ,行走困难 ,跛行 ,伸肢及用力时…  相似文献   

12.
靳勇 《中医研究》2001,14(5):50-50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因急慢性损伤使梨状肌发生水肿、充血、痉挛及粘连并刺激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的以臀部疼痛为主 ,并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的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笔者根据梨状肌的解剖特点 ,采用针刺配合弹拨手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4例中 ,男 4 1例 ,女 2 3例 ,年龄 18~ 6 5岁 ;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2年。因外伤引起 39例 ,慢性劳损引起 2 5例 ;左侧发病 2 2例 ,右侧发病 4 2例。临床主要症状为臀部疼痛 ,部分伴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疼痛。查体可见 :臀部压痛明显 ,可触及条索状肌束 ,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直腿抬高…  相似文献   

13.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又称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或小关节综合征,为骨伤科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近2年来,我们采用手法治疗观察本病4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7例,女性12例;年龄20岁以下3例,21~30岁14例,31~40岁17例,41~50岁11例,50岁以上者4例;工人16例,农民21例,干部7例,其他5例.均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即感腰部疼痛,咳嗽、喷嚏、转侧时疼痛加重。腰部活动受限,站立、行走、转侧困难,骶棘肌、臀肌紧张,棘突或棘突旁有明显压痛,部分病人脊柱生理曲度有改变,并可出现臀部和大腿后侧放射痛;腰后伸试验(+),直腿抬高试验或(+)或(-),  相似文献   

14.
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由间接外力如闪、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成撕裂,或因风寒湿邪外袭留滞经脉,引起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臀部疼痛,为深在性酸胀痛,放射至患侧大腿后侧、小腿后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9岁.发现左小腿上段后侧肿物、肿胀感4年.患者于4年前发现左小腿后侧上段肿胀、包块,未经诊治.包块逐渐增大,偶有疼痛,经当地医院就诊,倾向诊断为肌纤维瘤.我院以同样诊断收入院.  相似文献   

16.
梨状肌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岩青 《中医正骨》2003,15(10):16-16
梨状肌综合征是骨科常见病 ,以往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 ,很少影像学证据。为此 ,作者观察了 3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超声特点。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年龄 2 8~ 5 9岁。左侧 17侧 ,右侧 13例。急性梨状肌损伤 2 2例 ,慢性 8例 ,均有急慢性外伤或受凉病史。 30例均有臀部疼痛 ,伴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放射痛 ,上床翻身时加重 ,严重者觉臀部有“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 ,不能入睡 ,影响日常生活 ,其中走路跛行的 12例。检查梨状肌处有压痛 ,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有沿下肢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17.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称为腰腿痛,属于“痹证”范围。本人采用温针、火罐、穴位注射三法结合治疗本病,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8,最大70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5年;原发性坐骨神经痛38例,继发性坐骨神经痛22例。2.诊断依据(1)患侧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酸楚。(2)患侧腰臀部及下肢后侧、小腿外侧,足背足趾疼痛、麻木。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997年间根据骨伤专家林如高验方“五生汤”。治疗儿童骨伤疾病819例,均收到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tiM床资料819例中男526例,女293例;最小3岁,最大12岁;小腿前内侧疼痛121例,小腿前外侧疼痛30例,脸部疼痛68例,膝关节疼痛45例,足部疼痛52例,以上儿童四肢疼痛病程最短3天,最长4个月,我们均予充分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和放射检查,未发现明显肿块或肿胀等,只有单纯疼痛或轻度压痛,我们予以“生长痛”或“无菌性炎症”的诊断;还有366例儿童四肢骨关节损伤,病程均不超过5天。药方组成:生地10克、生白芍10克、生黄茂…  相似文献   

19.
<正> 应用自拟复方红花乌头酒治疗关节炎、神经炎等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坐骨神经痛20例,病程3个月~10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病程4年。 诊断标准:坐骨神经痛多为一侧自腰骶经臀部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疼痛,向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足跖放射,弯腰、咳嗽时疼痛加剧,坐骨神经分布区有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血  相似文献   

20.
扭伤在日常生活及运动中最为常见 ,笔者从1 998年以来采用针刺加脉冲电流治疗扭伤 42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72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 45例 ,女 2 7例 ,主要为学生、运动员 ,年龄最小 1 1岁 ,最大 45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2个月。扭伤部位腰 1 1例 ,大腿后侧肌群 1 6例 ,小腿后侧肌群 1 3例 ,膝关节扭伤1 5例 ,踝关节扭伤 1 7例 ,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2例 ,对照组 3 0例。以上病例均有明显运动外伤史 ,局部功能障碍 ,疼痛或压痛。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取穴 :腰肌损伤取肾俞、秩边 ;大腿后侧肌群扭伤取殷门、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