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96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干预之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无明显区别,护理之后研究组产妇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护理干预之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区别,护理之后研究组产妇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妊娠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自然分娩产妇的焦虑以及抑郁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3-03—2014-12就诊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剖宫产率分别为2.0%、4.0%、52.0%,对照组为16.0%、16.0%、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6.0%,胎儿早产率12.0%,与对照组的20.0%、2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产妇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自我效能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下床磕绊率。结果 (1)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GSE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2)观察组产妇下床磕绊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下床磕绊率,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产前焦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2月就诊的产前焦虑患者94例,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纯母乳喂养率及干预前后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TCSQ)、简化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没有差异,干预后观察组STAI、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结果期望、自我效能期望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对照组低,新生儿阿氏评分、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62%较对照组74.47%高(P0.05)。结论正念减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降低产前焦虑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变其应对方式,改善其分娩结局,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整体干预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以期寻找合适的护理干预方法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方法纳入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进行心境评分,同时观察不同产褥时间抑郁发生率。结果经过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产妇SAS、SD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褥期内观察组产妇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整体护理可以改善产妇心理状况,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2-06—2015-12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220例剖宫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110)及对照组(n=110),对照组应用围手术期常规性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术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产后出血、产后抑郁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出血率、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剖宫产手术患者自我效能,改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及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2例UC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1)与干预组(n=41),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干预组则额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病耻感以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干预组病例的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IBD-SES)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病耻感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自我管理对哮喘患儿的哮喘控制效果、心理状况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管理方案,观察组47例患者给予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自我管理方案进行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度(PEF)、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评分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C-ACT评分、FEV1%和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HAMA、HAMD和SAS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自我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哮喘患儿的哮喘控制效果,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65例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69例孕产妇,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记录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产后出血率,同时记录两组孕产妇于住院当天及分娩前1天的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结果研究组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3天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应用于孕产妇,能有效改善其围产期的负性情绪,同时亦能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高危妊娠产妇应用曼陀罗绘画训练对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期间我科90例妊娠期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45例增加曼陀罗绘画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积极应对分值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困扰、睡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紊乱、睡眠质量、入睡时长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曼陀罗绘画训练可有效减轻高危妊娠产妇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对孕妇焦虑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的健康初产妇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训练,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妊娠结局。结果 (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的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后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情景模拟训练有利于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及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7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产后5天与3周后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产后出血率与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5天以及产后3周,观察组患者的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是临床效果显著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肺癌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对剖腹产手术产妇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行剖宫产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聚焦解决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心理应激、生理应激反应指标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减分值、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减分值均≥10分,且减分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血糖、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升高值低于目标控制值,且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有利于降低剖腹产手术产妇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反应,可作为剖宫产术产妇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euman健康系统模式的心理危机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3日~2月27日南阳市某定点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给予Neuman健康系统模式的心理危机干预,运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自我效能感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中焦虑、抑郁、躯体化、偏执4类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uman健康系统模式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促进感染患者康复,利于疫情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创伤性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6项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评分。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D-RISC、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心理韧性及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产前教育对产妇心理状况及妊娠结局,为保持产妇健康的心理状况,优化妊娠结局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观察组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口头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顺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经阴道生产、早产、过期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经产前教育后焦虑与抑郁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前与分娩一个月后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忧郁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教育对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心理状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明显改善初产妇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与此同时亦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初产妇焦虑与抑郁的程度缓解初产妇焦虑与抑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方法将52例PPD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正常分娩的无PPD产妇6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调查量表分析PP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将52例P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例)及对照组(n=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估治疗4周后的心理干预疗效。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精神障碍组患者人际关系、居住环境、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较差,生男孩思想观念重、发生角色冲突多,产褥感染较多(P<0.05);经过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观察组干预后4周的NOSIE量表评分中的社会能力、个人整洁以及社会兴趣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抑郁及迟缓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PPD的发生,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PPD患者的社会及心理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妊娠晚期孕妇心身状态、睡眠质量及分娩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妊娠晚期妇女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产前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以及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妇SAS(30.52±5.67)、SDS(30.26±8.76)、SCL-90(175.26±22.94)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AS(38.64±5.19)、SDS(39.42±8.59)、SCL-90(204.53±30.29)(P0.05);研究组孕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自然分娩比例(70.8%)显著高于对照组(56.7%)(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妊娠晚期妇女心身状态和睡眠质量,提高其自然分娩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