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两种常见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其可选的临床药物仍有限,治疗效果尚不尽如人意。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新近发现和被认知的,具有生物标志物作用和生物学功能的非编码RNA。近年,circRNA在SLE和RA中的研究获得广泛关注,多种circRNAs被发现在SLE和RA患者中差异性表达,且circRNA可通过与microRNA等结合发挥其调控作用,进而参与SLE和RA发病。基于新近的研究报道,本文对circRNA在SLE和RA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长链非编码RNA (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的RNA分子,由RNA聚合酶Ⅱ( RNA polymeraseⅡ)加工合成,是基因组序列转录生成的产物。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LncRNA逐渐被发现并成为研究热点。 LncRNA作为新兴分子标志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密切相关。目前运用于功能性LncRNA筛查的分子高通量新一代测序方法高效且节源,并广泛应用于基因检测。 RNA?seq、 RIP?seq及CLIP?Seq此3种高通量测序在LncRNA中的研究运用已经报道,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技术特点以帮助发掘肿瘤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非编码RNA是指除mRNA、tRNA和rRNA以外,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它们在细菌、真菌和哺乳动物等许多生物体的重要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广泛的调控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非编码RNA既可作为癌基因,也可作为抑癌基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非编码RNA又有希望成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新靶点.作者综述了小干扰RNA和微小RNA等主要非编码RNA与肿瘤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形成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肾小球肾炎、皮肤炎、血栓形成,血管炎,癫痫和关节炎等。复杂的发病机理和多样的临床症状给SLE的诊断和监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仍然是SLE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挑战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为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蛋白质和代谢图谱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更安全有效的诊断SLE和判断病情。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SLE的发病机理,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环状RNA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们通常是稳定、丰富及保守的RNA分子,并表现出组织的特异性表达。环状RNA通常起到microRNA海绵、RNA结合蛋白隔离剂和转录调节因子的作用。大量证据表明环状RNA可参与关键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从而调控肿瘤的发生、进展和预后。而在唾液、外泌体和临床标准血样中检测出特异性环状RNA,将使它们成为肿瘤的潜在诊断或预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RNA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上,诊断丙型肝炎多采用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标志物抗HCV抗体及非特异性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HCV RNA),则是诊断HCV感染最直接、最可靠的指标。随着定量PCR的出现,人们将其用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中。我们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了HCV RNA,并与血清性标志物(抗HCV抗体、ALT)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粘蛋白抗原4(MUC4)是某些恶性肿瘤的分子标志物,可为肿瘤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关于MUC4基础与临床方面的研究有大量的报道,但在分子影像学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对近年来有关MUC4的基础及临床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回顾,以期促进恶性肿瘤分子影像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膀胱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相关分子病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学者发现了多个与肿瘤遗传学变化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并在肿瘤诊断、分类及预测疗效、预后等方面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相关性,我们就这些分子标记在膀胱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检测特异的分子靶点,灵敏度特异度高的分子标志物,已经逐步成为目前临床医生和临床检验实验室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由于目前用于临床上指导治疗及疗效预测,评估预后的成熟生物靶向标志物相对有限,已经建立的方法多需要通过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肿瘤早诊早治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环状RNA hsa_circ_0034398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42例SLE患者、36例正常对照者(HC)和4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环状RNA hsa_circ_0034398的表达水平。分析SLE患者血浆环状RNA hsa_circ_0034398的表达水平与实验室指标、治疗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浆环状RNA hsa_circ_0034398,以及联合血浆环状RNA hsa_circ_0034398与常规指标对SLE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1)血浆环状RNA hsa_circ_0034398在SLE疾病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C和RA疾病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76.5,P=0.005 2;U=591.0,P=0.009 4);(2)SLE疾病组血浆环状RNA hsa_circ_0034398表达水平与N%(rs=0.309 8,P=0.045 9)呈正相关,与M%(rs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量甲状腺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相继被发现。这些标志物也许可用来作为诊断的工具,或是预测患者的预后,甚至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比如在对甲状腺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后,某些分子标志物可以协助诊断,为肿瘤的危险程度分级,进而优化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术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结直肠癌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高[1-2]。因此,早期诊断可降低其死亡率。分子标志物不仅仅能提供诊断的依据,而且也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的靶点。高迁移率族蛋白3(high mobility group-box 3,HMGB3)属于高迁移率族蛋白家族,在DNA复制、转录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白血病的致病基因[3],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标志物[4]。微小RNA(microRNA,miRNA)  相似文献   

13.
肿瘤标志物作为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不仅可以用于肿瘤诊断和分型,对监测疾病复发和疗效判断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目前现有的检测方法没有达到理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新发现的许多膀胱癌的分子标志物如DNA/RNA类、蛋白质类和代谢产物类或多种标志物的组合为膀胱癌的检测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薛原  许以华 《现代免疫学》1993,13(4):221-222
本文应用免疫沉淀技术,通过对15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及23例抗Sm和(或)抗RNP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的RNR沉淀抗体谱的检测,观察到单一U_1RNA的沉淀抗体存在于66.7%MCTD患者,而82.6%抗Sm阳性的SLE患者血清能沉淀U_1,U_2,U_4,U_5和U_6RNA,因此根据U族RNA的沉淀抗体谱特征有助于SLE与MCT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基因组转录产物,其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广泛参与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调控。近来研究发现,ncRNA的表达失调与SLE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文对ncRNA与SLE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探索ncRNA在SLE中的作用提供新思路,为SL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环状RNA(circRNAs)作为HCC分子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RNA-seq)获取4例HCC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者(NC组)PBMCs中circRNAs的差异表达谱,GO/KEGG分析差异表达的circRNAs显著富集的潜在功能和信号通路;qRT-PCR对其中6种显著差异的circRNAs在72例HCC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PBMCs样本中再次验证;最后结合ROC曲线(ROC)评估circ_0000798作为HCC分子诊断标志物的潜力。结果 RNA-seq鉴定出HCC组较NC组共有58种显著差异的circRNAs(21种上调,37种下调);GO/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circRNAs多涉及免疫和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qRT-PCR结果表明circ_0000798在HCC患者PBMCs中表达显著高于NC组(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circ_0000798有潜力作为HCC分子诊断标志物。结论 HCC患者PBMCs中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_0000798有潜力作为HCC患者无创性诊断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至今已有三种不同品系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它们既有类似人类SLE共同的临床及免疫病理学表现,又有各自在遗传学标志、性别和胸腺对早发病的影响、免疫细胞异常等方面的不同.这提示SLE为一种发病原因和条件有各种不同但有某些共同的临床和免疫病理学表现的综合征,不象一个独立的疾病.SLE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的兴趣转向了对这些模型的各种免疫分子的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恶性胶质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以病理学检测确定肿瘤分期及恶性度.因为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方案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以胶质瘤相关分子标志物进行鉴别分类并评估其预后成为研究热点.肿瘤标志物在监测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临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为研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召凯  李苗  戚勋  李锡 《解剖科学进展》2021,27(3):371-373,377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参与许多细胞进程,如染色质重塑、转录和基因表达,并且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肿瘤预测、预后、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骨肉瘤是一种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的骨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综述了几种lncRNAs:如MEG3、HULC、TUG1等作为预测标志物,LUCAT1、FOXC2-AS1作为预后标记物以及MFI2、BCAR4等作为治疗靶点在骨肉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是一种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治疗窗口短、早期诊断缺乏、死亡及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早期诊断标志物缺乏,迫切需要寻找有效预防手段,积极诊断方法和快速救治措施。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无编码功能的分子。lncRNA参与增殖分化、凋亡自噬等生物学过程,于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表达。近年,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