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建立非创伤性检查血管狭窄程度判别标准,为临床提供颈动脉斑块治疗的可靠依据。方法:对44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MRI证实的,均行磁共振增强血管成像(CE-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并进行比较,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4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颈动脉斑块32例,颈动脉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MRA和DSA对颈动脉斑块的检出,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MRA对粥样硬化斑块致颈动脉狭窄的检测上已基本接近DSA,完全可替代有创的DSA技术,预测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风险,指导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实现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为临床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马俊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387-3388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和DSA检查.结果:DSA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18例,颈椎动脉狭窄35例.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斑块35例,动脉狭窄16例.结论: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对颅外段斑块的检出高,适用于对发生脑梗死的高危人群常规应用了解斑块性质及动脉硬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行DSA检查详细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致死和致残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是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动脉狭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颈动脉斑块破裂和继发的血栓形成是比动脉狭窄更重要的卒中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来颈动脉斑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颈动脉斑块与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对40例患有脑梗死患者进行CTA扫描并于无脑梗死病史的40例志愿者进行CTA对比。结果40例脑梗死组患者,检出动脉斑块并狭窄80处,其中颈动脉狭窄65血b40例对照组20例检出动脉硬化斑块,其中颈动脉斑块并狭窄10处。结论颈动脉斑块并颈动脉狭窄是脑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CTA在显示动脉斑块并颈动脉狭窄方面较为直观,在早期预防颈动脉狭窄和脑梗死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高度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行TCD、颈动脉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效能。结果:80例患者经DSA检测出血管狭窄68例,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为63例,两种方法检测血管狭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DSA诊断作为"金标准",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91.25%、灵敏度为91.18%、特异度为91.67%、阳性预测值为98.41%、阴性预测值为64.71%。结论: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为临床诊断、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非常普遍,甚至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斑块增大,导致颈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升高。收集我院2001年2月至2008年4月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16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就颈动脉走形与斑块形成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分别对缺血性脑梗死141例,短暂性脑缺血71例,非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08例病患的临床特征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用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短暂性脑缺血组,而短暂性脑缺血组内中膜厚度又明显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组;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组(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颈动脉血管异常、软斑和溃疡斑明显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组,而扁平斑和硬斑则远远低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组。总体斑块发生率缺血性脑血管组明显比非缺血性脑血管组高。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比非脑血管病患者高,斑块颈与动脉狭窄有很大关系,不稳定性斑块的脱落是脑梗死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及DS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患者组,75例未发生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经颈部血管彩超及DSA检查。结果二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及椎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81%,对照组仅有13%。颈动脉斑块最常见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动脉颅内段,椎动脉以起始段多见,其次为基底动脉分布,多以病灶同侧多见,易形成血管狭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病存在关联性:联合颈部血管彩超与DSA能早期准确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了解斑块的狭窄率,对预防或治疗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颈动脉斑块面积、脑血管事件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与观察组(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各45例。对比两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不良反应发生率、脑血管事件复发率。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③随访6个月,观察组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联合使用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治疗能有效缩小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厚度,有助于减少脑血管事件复发,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赵刚  査云飞 《河北医药》2015,(7):1083-1088
脑卒中是人类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首要致残原因[1],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多见。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病因主要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受多种因素影响破裂、脱落,形成栓子,栓塞血管[2]。因此,对颈动脉的早期进行影像学检查,通过检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了解血管管腔是否存在狭窄、分析斑块的性质等,对临床的诊断和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超声、CT、MRI等,阐述各种影像学检测方法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识别及对血管腔狭窄程度判断的应用。方法采用高分辨彩超,对458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检查,观测其回声性质、大小、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参数。结果458例中133例为软斑,68例为硬斑,120例为扁平斑,137例为混合斑。颈总动脉分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为斑块的好发部位,左侧斑块231例,右侧斑块227例。左右两侧发生斑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管腔狭窄44例中,轻度狭窄16例,中度狭窄23例,重度狭窄5例。结论高分辨率彩超能早期发现并准确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客观依据,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血管内径测量,内膜-中膜厚度(IMT)测量,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和血管狭窄情况,并与我院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对照。结果病变组IMT增厚6例(10.0%);斑块形成者37例(61.7%),其中软斑9例、硬斑17例、混合斑11例;颈动脉狭窄13例(21.6%),其中轻度狭窄4例,明显狭窄6例,1例患者出现左颈动脉的闭塞。对照组IMT增厚6例(10.0%),斑块形成者2例(3.3%),管腔轻度狭窄1例,无管腔明显狭窄及闭塞病例;病变组与对照组CCA分别为(6.88±0.81)mm、(6.01±0.54)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与对照组EDV分别为(22.63±6.03)mm、(27.14±5.98)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与对照组PSV分别为(56.14±5.33)mm、(77.54±21.53)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呈线性关系,彩超作为一种无创检测,简单易行,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颈总动脉中下交界处动脉硬化斑块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景亮 《河北医药》2009,31(9):1094-109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大中动脉系统的病变,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应用颈动脉穿刺输注药物,可达到溶栓降粘,改善脑微循环,保护和逆转半暗带,恢复脑功能的作用。疗效优于其他常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13例经CT和(或)MRI确诊脑梗死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旨在探讨颈总动脉中下交界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颈动脉局部穿刺点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动脉硬化的明显特征,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与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显著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本文对142例女性的颈动脉病变与高血压病、年龄及血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检查颈动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方法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70%TIA患者178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类型,并随访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178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随访18.2个月,发生血栓栓塞性脑梗死15例,其中无斑块组年发生率1.9%,稳定性斑块组为5.7%,不稳定斑块组为12.5%,后者明显高于前两组。结论采用彩超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有助于预测TIA患者脑梗塞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DSA与B超诊断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与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优势。方法对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SA检查以及B超观察及对比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的情况,分析影像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DSA检出颅外颈动脉病变者69例(检出率86.67%),受累动脉132支,颈动脉狭窄伴斑块75支,颅内动脉狭窄32支,其他颅外动脉狭窄25支,颈动脉狭窄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不同受累动脉的狭窄程度分布:狭窄1级52支,2级41支,3级26支,4级13支。B超检出颈动脉狭窄(斑块)61例(检出率76.7%),CCA16例,BIF35例,ICA20例,管腔确定为管腔狭窄23例,管腔明显狭窄30例,血管完全闭塞8例。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利用DSA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比B超具有检查广泛性、确切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因素,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级别及患病年限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2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斑块部位、范围、数量及回声特点等,估测斑块处的管腔内径有否狭窄及其程度。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患高血压年限及高血压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6例高血压患者有179例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66.8%,且与性别和年龄有显著相关性,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升高而升高;与高血压级别和患病年限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受性别和年龄影响,高血压级别和患病年限对其无明显影响。因此对男性和高龄的高血压患者应早期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测及药物干预,对于预防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超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某院接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2例分为正常组16例和病变组96例,病变组中再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各组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数目和血管内中膜厚度进行比对。结果:同正常组相比,病变组的斑块数目、斑块面积和血管内中膜厚度3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且3项数据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不断增加;重度病变组的颈动脉狭窄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颈动脉硬化形成斑块也在不断增多,采用颈动脉斑块超声能够对冠状动脉病变起到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其斑块存在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等相关信息.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为63.7%,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斑块检出率为5%,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组的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前颈动脉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也是用以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间接指标,颈动脉双功能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性、无创性,可重复检查及直观简便等特点,已得到临床的共识,现将我科对50例颈动脉软斑块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