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年前一支防治性病的医疗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 1年 8月 ,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全国民族卫生会议。会议明确了民族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是防治性病。为此 ,会议决定由中央卫生部会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抽调人员 ,组成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 ,前往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开展性病防治、巡回医疗、妇幼保健、卫生防疫和人员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性病服务的现状,为进一步提供更好的性病诊疗服务。方法:2015年对全国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应用SAS 9.2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157家医疗机构,结果显示近3年参加性病诊疗培训的医生和性病实验室培训的实验室人员的培训率分别为53.0%和44.6%。性病门诊和实验室规章制度建立较为完善,70.8%的性病门诊规章制度健全,94.0%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健全。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配备率为70.4%。78.4%的医疗机构同时开展了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5.7%没有开展任何梅毒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大多医疗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性病门诊干预服务,如设置性病防治宣传栏、张贴宣传画等。近3年梅毒实验室质量控制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结论: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性病规范服务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在性病治疗药物储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针对性病就诊者提供性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服务的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叶干运教授 ,192 4年 7月出生于北京 ,1948年 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留校任北大医院皮肤性病科助教、住院医师。1949年冬 ,参加北京市封闭妓院、为妓女诊治性病的工作。195 1年冬 ,中央卫生部会同民族事务委员会组建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 ,任命他为大队长 ,率队前往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开展性病防治和民族卫生工作达两年之久。回京后 ,奉调参加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的筹建工作。此后 ,一直在该所工作至今。先后担任主治医师、门诊部主任、防治研究组副组长、麻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顾问等职。5 0多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昆明市、县两级性病防治现状。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及《云南省性病防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中的"性病综合防治信息年度报表",对市、县两级性防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昆明市、县两级性病防治机构均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皮防所或社会事业局下设办公室承担。市级性病防治工作主要包括性病监测、临床诊疗、实验室管理、高危人群干预、信息平台管理、培训督导和社会组织管理,并承担全市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工作的技术指导。主要工作包括性病监测、实验室检测、高危人群干预、信息平台管理、培训督导和社会组织管理,无机构开展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技术指导工作;在编在岗性病防治专职人员2人,兼职17人。本科以上学历占57.9%,中职以上占26.3%,执业医师占42.1%;(2017—2019)年中央、省、市、县防治经费共投入597万元;市、县两级性病实验室均与艾滋病筛查或免疫检测实验室合用;全市中的性病诊疗机构能同时开展梅毒、淋球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滴虫、生殖器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试验的占33.3%。规范化性病示范门诊中能同时开展上述实验室项目的占23.5%;市、县两级每年均开展涵盖性病诊疗、实验室、质控和疫情报告的培训。2019年,昆明市有10个县(市)区提供梅毒治疗的15家医疗机构存在BP短缺。结论昆明市的性防体系建设虽然能够完成性病常规监测和检测工作,但应建立集预防控制、诊断治疗、随访管理于一体的性病防治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性病防治专业机构的医防合作体系,推动性病防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及血清固定与抵抗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梅毒包括I期、Ⅱ期及病期2年以内的潜伏梅毒,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性病及密螺旋体病专家会议推荐:苄星青霉素G240万U,一次剂量,每侧臀部肌注120万U为早期梅毒规范驱梅治疗方案之一,目前我国的早期梅毒治疗方案:苄星青霉素G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2~3次。2000年9月~2002年12月,我们用苄星青霉素治疗确诊  相似文献   

6.
在性病死灰复燃的30多年来,虽然梅毒的发展较其他性病晚,但其发展迅速,速度超过了其他性病,其危害也大大地增加.由于先天梅毒和晚期梅毒的急剧上升,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尽管当前的诊疗技术已有明显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防治不力,用药紊乱等),近年来却发觉本来容易治愈的一种性病出现了许多难题.不过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医患人员对梅毒诊治重视不够,治疗不规则,方法不讲究,复查不及时,随访不到位所造成的.因此,对梅毒的治疗关键是讲原则、循方案、重随访. 1 梅毒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是目前治疗梅毒的最佳方法,但在应用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简便可行、依从性好,且多项研究已证实其疗效,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同时阿奇霉素在梅毒预防控制的现场实施和用于治疗其他性病病原体合并感染有一定的优越性。近年来,出现基因突变引起的耐阿奇霉素的梅毒螺旋体,导致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失败,并在一定的网络中传播,影响它在梅毒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性病诊断标准的修订意见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我国卫生部在1991年随着《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的发布,制订了暂行《性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以便临床诊断和在监测系统中应用.7年来我国性病防治工作全面开展,监测系统逐渐完善,这些标准发挥了作用,但在临床和报病的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参考国外的性病诊断标准进行修订,使其更为科学和完善,以满足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需要.1996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1990年疾病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对大多数性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1],起到了规范的作用,也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梅毒是皮肤科常见的性传播疾病,青霉素是其特效治疗方法。该文解读了2015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性病指南中的梅毒患者青霉素过敏的处置措施,包括青霉素皮试的建议、步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和脱敏疗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梅毒流行和临床特点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2001年统计全国梅毒发病率为6.11/10万,在8种监测性病中构成比由1991年1.08%上升到2000年的9.33%[1]。众所周知,梅毒对人体危害严重,传染性强,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复杂,诊疗有一定的困难等,历来为人们重视,是性病防治中的重点。拟纵观当代梅毒流行和临床情况,复习建国前后防治梅毒经验,从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了解我国近期梅毒的特点,旨在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防治梅毒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现今的梅毒治疗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近2-3年,梅毒在我国发病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地区梅毒患者正在成倍增长。据全国26个性病监测城市报告,梅毒患者1993年为473例,1994年1122例,1995年2617例,1996年增加到4575例(发病率为12.4/10万),形势十分严峻。梅毒是可以治愈的性病,我国50年代主要用油剂青霉素治疗获得成功。青霉素从1943年开始到目前一直是系统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该药物抑制螺旋体细胞壁的合成,结果细胞膜突出,细胞经渗透溶解而破坏。半个多世纪以来,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和过去同样高,没有很快改变的证据。1…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梅毒的流行日趋上升 ,在正规的驱梅方案中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有效药物 ,但是 ,临床上往往有部分病人因过敏而改用其它药物。菌得治 (头孢曲松钠 )是新的不经肠胃而肌肉给药的头孢菌素 ,生物利用率高 ,副作用少等优点。我站性病门诊采用菌得治隔日给药的方式治疗早期梅毒 3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 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 ,我站性病门诊 ,随机选择 6 3例梅毒患者 ,其中失访 31例 ,能较完整地接受访问的 32例 ,其中 ,一期梅毒 19例 ,男 16例 ,女 3例 ;二期梅毒 13例 ,男 5例 ,女 8例。病程 8~ 45天 ,平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院皮肤科性病门诊就诊患者梅毒病原体感染的流行趋势和特征,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我院皮肤科性病门诊近5年就诊患者TRUST、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惠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梅毒及其他性病流行现状及趋势,为开展干预工作以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收集惠州市艾滋病监测性病门诊哨点男性就诊者相关信息,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性病门诊每年调查400人,共2000人,发现HIV抗体阳性21例(1.05%),梅毒64例(3.20%),HIV、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病等其他性病也有增加。结论:惠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男男同性恋就诊者HIV的检出率比较高,应加强性病门诊就诊者的HIV检测及监测。  相似文献   

15.
神经梅毒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可以发生在感染梅毒后的任何阶段,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且严重。因此,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神经梅毒显得尤为重要。2023年英国性健康与艾滋病协会(BASHH)发布了最新梅毒管理指南,其中关于神经梅毒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神经梅毒腰椎穿刺术的时机及治疗方案选择方面都明确提出了建议。本文主要解读BASHH梅毒管理指南中有关神经梅毒的分类、检测、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我国性病防治工作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惠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梅毒及其他性病流行现状及趋势,为开展干预工作以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收集惠州市艾滋病监测性病门诊哨点男性就诊者相关信息,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性病门诊每年调查400人,共2 000人,发现HIV抗体阳性21例(1.05%),梅毒64例(3.20%),HIV、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病等其他性病也有增加。结论:惠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男男同性恋就诊者HIV的检出率比较高,应加强性病门诊就诊者的HIV检测及监测。  相似文献   

17.
头孢三嗪治疗早期梅毒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995年 5月~ 1998年 10月用头孢三嗪治疗早期梅毒 5 4例 ,并与苄星青霉素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按病人在我科就诊的先后顺序 ,选取 5 4例依照卫生部防疫司编《性病防治手册》确诊的早期梅毒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7例 ,其中男 17例 ,女 10例 ,年龄 3~ 70岁。一期梅毒 15例 ,二期梅毒 12例。血清RPR滴度均 >1:8呈阳性。对照组 2 7例 ,其中男 18例 ,女 9例 ,年龄 2~ 72岁。一期梅毒14例 ,二期梅毒 13例 ,血清RPR均 >1:8呈阳性。排除条件 对头孢菌素类或青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抗梅毒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梅毒治疗有国家标准和部颁方案,目前仍首选青霉素.青霉素G是治疗神经梅毒和妊娠梅毒疗效肯定的唯一药物,国内近年的一些临床研究结果也显示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的抗梅毒效果相当好.对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治疗药物,一般推荐选用盐酸四环素、多西环素或红霉素,国内研究数据提示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有效,不过多数报告仍缺乏远期疗效观察,但不失为治疗梅毒的较理想替代药物,而近年国内用四环素族抗生素治疗梅毒的观察报告很少,难以进行评价,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梅毒有一定的效果,但还需更系统的对照研究证实.以上替代药物在疗效和治疗经验方面还难以与青霉素媲美,特别是缺乏远期的疗效观察,而且在治疗成本和病人的依从方面苄星青霉素肯定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30例姜仁惠袁阳黄良勋李娥姚桂芳我们自1990年8月至1993年6月采用美国雅培药厂生产的苄星青霉素注射液治疗早期梅毒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一、一般情况30例梅毒患者来自性病门诊的确诊病例,均系男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7~2011年珠海市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珠海市19个性病哨点医院2007~2011年全年上报的病例信息。结果:2007~2011年珠海市累计上报性病病例15 186例,年均发病率为203.55/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种构成上,衣原体感染报告数最多,占28.32%,其次为梅毒,梅毒与衣原体感染率每年增幅最大;性别分布上,男女比例1.45∶1,但有逐年缩小趋势;年龄分布上,20~34年龄段人群居多,占58.92%;职业分布上,工人、商业服务和家务待业者居多;香洲区为性病高发地区。结论:2007~2011年间,珠海市性病数逐年上升,尤其梅毒上升速度显著,应积极开展更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控制以梅毒为主的各种性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