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的先天性巨结肠术前灌肠技巧.方法 将48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按常规回流灌肠技术灌肠;观察组灌肠前30min使用开塞露通便后再按常规回流灌肠技术灌肠.对比2组患儿灌肠前排便情况、平均灌肠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灌肠前排便情况、每日结肠灌洗时间、每次结肠灌洗所需要生理盐水量、灌肠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前使用开塞露通便使灌肠时间缩短,灌洗所需要生理盐水量减少,不仅减少了堵管、副损伤、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心理负担,同时降低了护士劳动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柄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粪便嵌塞的疗效。方法:采用长柄开塞露灌肠。结果:36例粪便嵌塞患者经长柄甘油灌肠剂灌肠后均在5~15分钟排出大便。结论:长柄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粪便嵌塞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式灌肠膏在临床灌肠中的应用。方法:将840例需行灌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0例,分别采用新式灌肠膏和液体石蜡进行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观评价指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主观感受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灌肠膏可减轻保留灌肠对肛门的刺激,减少不适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治疗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无痛的灌肠方法。方法:选择20例无其他并发症的结肠炎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传统法(常规灌肠法)和改良法(改进后方法)灌肠。结果:改良法肛管插入不适、注入药液时不适、灌肠后腹部不适、灌肠后有明显便意感、药液保留时间〉4h、灌肠后脉搏加快〉10次,min、灌肠后收缩压增加〉10mmHg等评价指标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灌肠法的改进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红藤灌肠液灌肠联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以红藤灌肠液灌肠qd联合SASP1.0g qid,对照组予以SASP1.0g qid,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红藤灌肠液灌肠联合SASP疗效明显优于SASP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红藤灌肠液灌肠联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以红藤灌肠液灌肠qd联合SASP1.0gqid,对照组予以SASP1.0gqid,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红藤灌肠液灌肠联合SASP疗效明显优于SASP治疗。  相似文献   

7.
自拟灌肠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1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灌肠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117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使用自拟灌肠汤保留灌肠治疗,同时口服甲氰咪胍与山莨菪碱片,并进行临床观察和乙状结肠镜检查。结果痊愈67例,好转4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16%。结论该灌肠汤对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率,分析中药灌肠对慢性肾衰竭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疗效情况。方法:收集慢性肾衰竭病例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2例,灌肠组4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灌肠纽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灌肠,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血肌酐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肌酐较入院时总体上有所升高,而灌肠组治疗较入院时有所下降;慢性肾衰越旱期使用中药灌肠疗效越好;慢性肾衰不同证型中药灌肠疗效不同。结论:中药灌肠能通过降低血肌酐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应尽早期辨证使用中药灌肠。  相似文献   

9.
中药灌肠法述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灌肠疗法又称直肠给药法,其历史可谓久远,从古希腊人古埃及人的营养性灌肠到现在的药物性灌肠,其间历经千年,目前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视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空气灌肠复位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102 例和93 例,观察和比较2 组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空气灌肠组在复位成功率、平均复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稍少于水压灌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疗效相当,都可以作为临床医生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但是在选择的时候还是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开塞露、软皂水两种灌肠液在脑卒中便秘灌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灌肠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8例,对比使用软皂水和开塞露灌肠疗效、病人、护士满意度。结果:开塞露灌肠组的有效率、护士满意度、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软皂水灌肠组。结论:开塞露灌肠操作简单、取材容易,疗效确切,适用于脑卒中便秘患者灌肠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影响中药灌肠技术的灌肠器具、灌肠时间、插管深度、药液温度、给药速度、药液剂量、灌肠时间及灌肠后患者体位及药液保留时间等因素做一综述,探索中药灌肠技术的优化方案,以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李进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460-1461
目的 观察自拟柴芩灌肠液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灌肠液灌肠,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柴芩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药物肠道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之一,以肾康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前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嘱患者灌肠前排便,以37~39℃的药液缓慢的滴入肠内,灌肠时应避开妇女月经期,同时应作好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15.
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书丽 《陕西中医》2007,28(8):973-974
目的:观察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应用灌肠方(生大黄、白花蛇舌草、生牡蛎、制附子)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7例。结果: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尿量增加,Bun、Scr下降,总有效率89.5%。结论:本方对本病具有降低尿素氮及肌酐的含量,改善症状和泄浊排毒,逐瘀通腹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灌肠可分为清洁灌汤和保留灌肠。清洁灌肠是通过灌肠导泻以清除肠道内食物残渣或有毒物质。保留灌肠多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贾丽丹  张晓宇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43+45-43,45
目的:探讨清热灌肠液灌肠对小儿肺炎发热的影响,对比清热灌肠液灌肠和口服安瑞克降温的效果。方法:将60名肺炎发热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清洁灌肠后进行清热灌肠液灌肠,对照组清洁灌肠并口服小儿安瑞克。灌肠后监测体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降温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灌肠液灌肠可以降低肺炎发热患儿体温,且效果优于口服小儿安瑞克。  相似文献   

18.
黄桂灌肠剂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究黄桂灌肠剂的抗炎、抑菌及活血化瘀药效。方法 ①抗炎试验 :将雌性SD大鼠 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妇消炎栓组、大剂量黄桂灌肠剂组、小剂量黄桂灌肠剂组 4组 ,每组 1 0只 ,制成子宫炎症模型后 ,各组分别用灭菌注射用水、康妇消炎栓 (60ml kg)、大剂量黄桂灌肠剂 (60ml kg)、小剂量黄桂灌肠剂 (1 5ml kg)灌肠 ,观察子宫炎症变化情况。②抑菌试验 :SD大鼠 40只 ,每组 1 0只腹腔内注射大肠杆菌制成感染模型 ,各组用药同抗炎试验 ,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情况。③活血化瘀试验 :健康家兔 1 0只 ,耳静脉注射 1 0 %高分子右旋糖酐 ,制成血瘀模型 ,先测定全血黏度 ,以大剂量黄桂灌肠剂灌肠后 ,再测全血黏度 ,观察血黏度的变化。结果 ①抗炎试验 :对大鼠子宫炎症的抑制率对照组、康妇消炎栓组、大剂量黄桂灌肠剂组、小剂量黄桂灌肠剂组分别为 0、2 2 .0 0 %、3 1 .1 0 %、2 4.2 4%。②抑菌试验 :对照组、康妇消炎栓组、大剂量黄桂灌肠剂组、小剂量黄桂灌肠剂组大鼠的死亡数依次为 9、3、3、4。③活血化瘀试验 :黄桂灌肠剂给药后全血黏度较给药前明显下降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黄桂灌肠剂有明显的抗炎、抑菌及活血化瘀作用 ,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复方诺氟沙星灌肠液合锡类散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病例分成对照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和治疗组(复方诺氟沙星灌肠液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均以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有效率为87.5%。[结论]用复方诺氟沙星灌肠液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治疗棘手,中药灌肠治疗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研究活跃,现从辨证论治灌肠、专方专药灌肠、基本方加减灌肠、中药联合西药灌肠、中药内服加灌肠等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