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与生存率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比分析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应激程度、肺功能、生存质量、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应激程度、肺功能、生存质量、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以及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31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142例)和观察组(1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等影响最终疗效的指标与传统手术相比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生活质量总分(88.78±1.42)分;同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3%,生活质量总分(75.68±1.5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更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57例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先取左侧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游离并清扫区域内淋巴结,然后取平卧位行腹腔镜下胃游离并清扫淋巴结,利用剑突下小切口将胃制成管状胃,将其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所有患者组成观察组。另抽取本院同时期57例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组成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309.4±43.6)min,术中出血量(243±39.3)mL,术后住院(12.4±5.3)d,共清扫淋巴303枚,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功能性胃梗阻2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安全可靠,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殷勇 《吉林医学》2014,(21):4684-4685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组)50例和对照组(颈胸腹径路三切口根治术组)5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术成功率、扫清淋巴结数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扫清淋巴结数量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此设计进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明显减小创伤及并发症,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满意,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患者使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的效果。方法:收集食管癌患者共72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接受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结合胸内吻合术,观察组接受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除了手术操作时间更长以外,其余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能够显著改善其肺部功能,且并发症少,手术操作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常规三切口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进行食管癌切除术的83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三切口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部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胸部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再入ICU率、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部手术时间、胸部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胸部淋巴结清扫数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心肺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常规三切口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淋巴清扫彻底、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均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胸腹腔镜结合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胸腹腔镜结合食管癌切除术,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4.4%(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结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效果确切,在淋巴结清扫程度、并发症、下床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胸腔镜结合腹腔镜微创与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术后临床护理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进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取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异同。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包括疼痛评分、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多方面。结论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对食管癌进行切除手术的效果远远优于采用开胸手术方式的效果,建议广泛推广于临床手术的运用当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