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比值(sT-NFR-P55/TNFα)变化在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创伤MODS生存组和MODS死亡组血浆sTNFR-P55和TNFα的浓度,观察血浆sTNFR-P55/TNFα比值变化及主要器官功能受损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创伤MODS各组患者sTNFR-P55/TNFα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MODS死亡组低于MODS生存组(P<0.01).创伤MODS患者sTNFR-P55/TNFα与主要器官功能受损指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创伤MODS患者血sTNFR-P55浓度升高幅度不如TNFα.sTNFR-P55/TNFα比值可作为判断MODS患者器官功能不全程度及预后转归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 P55)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比值(sT NFR P55/TNFα)变化在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创伤 MODS生存组和MODS死亡组血浆sTNFR P55和TNFα的浓度,观察血浆sTNFR P55/TNFα比值变化及主要器 官功能受损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创伤MODS各组患者sTNFR P55/TNFα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且MODS死亡组低于MODS生存组(P<0.01)。创伤MODS患者sTNFR P55/TNFα与主要器官功能受 损指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创伤MODS患者血sTNFR P55浓度升高幅度不如TNFα。sTNFR P55/TNFα比值 可作为判断MODS患者器官功能不全程度及预后转归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3.
可溶性CD_(14)和可溶性TNFR-p55与创伤MODS诊断和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通过分别与内毒素(LP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无效结合,拮抗LPS和TNFα的病理作用。sCD14和sTNFR-p55在诊断和干预创伤MODS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犬中血浆内毒素(LPS)及其受体CD14的变化,探讨HVHF防治MODS的作用机制。方法 12只Beagle 犬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灌注+内毒素血症建立MODS模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HVHF组(n=6)和MODS组(n=6),HVHF组在LPS注射完毕后给于HVHF治疗24h。分别于术前(T1)、LPS注射前(T2)、LPS注射完后0 h(T3),3 h(T4),6 h(T5),9 h(T6),12 h(T7),15 h(T8)及24 h(T9),观察血浆LPS及其受体CD14、器官功能指标变化。LPS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测定。CD14采用ELISA测定。统计学方法各时间点前后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 HVHF治疗后血浆LPS及CD14明显下降,在T4-9时间点明显低于MODS组(P<0.01)。超滤液中能检测出CD14,SC为(0.81±0.09)。超滤液中未能检测出LPS。HVHF组主要器官功能明显改善,平均动脉压在T4-9时间点显著高于MODS组(P<0.0l)。动脉血氧分压逐渐升高,与MODS组在T4-9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VHF治疗后肌酐、尿素氮逐渐下降,与MODS组在T4-9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 HVHF能改善主要器官功能、降低血浆LPS及CD14峰值,有效遏制过度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LPS、TNF的变化及与MODS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目的 探讨血浆内毒素 (LPS)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 (AOPP)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浊度法及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 46例中重度AOPP患者血浆LPS和TNF水平的变化 ,比较MODS组、非MODS组及正常对照组LPS及TNF的变化。结果  46例患者血浆LPS及TNF水平均明显升高 ,较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 (P均 <0 0 1) ,且血浆高水平持续较长时间 ,MODS组升高的峰值较非MODS组更显著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中重度AOPP的早期即可有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内毒素可能是导致炎性介质产生和释放的重要机制 ,是有机磷中毒机制的重要组成之一。血浆LPS与TNF的高水平可能参与了中重度AOPP后MOD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毒素 (LPS)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重型脑外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浊度法及放免法动态监测68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血浆LPS及TNF的水平变化 ,观察其与MODS发生的关系。结果 :68例患者血浆LPS及TN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导致的血浆高水平LPS与TNF参与了MODS的发病过程 ,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创伤、包括大手术后患者出现高血糖,临床缺乏足够重视和干预,检验科工作人员对创伤糖代谢障碍实验室诊断及其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nction syndrom,MOD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认识不够.MODS指创伤、包括大手术后患者伤24小时后2种或2种以上器官连续或序贯出现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晚期死亡率高达70%以上,而在传统MODS实验室诊断中,往往很少考虑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和衰竭导致的糖代谢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血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本院创伤ICU患者病历1156份,根据住院期间血糖最高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小于或等于6.1mmol/L)和血糖升高组(大于6.1mmol/L)。统计不同血糖水平组MODS发生率和感染率率变化。结果:(1)本院ICU创伤患者1156例血糖正常370例,占32.01%,血糖升高786例,占67.99%,严重创伤患者血糖升高百分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百分率(P<0.01)。(2)血糖正常组370例出现MODS22例,MODS发生率为5.95%;血糖升高组786例出现MODS254例,MODS发生率为32.32%,血糖升高组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3)血糖正常组370例发生感染56例,感染率为15.14%,血糖升高组786例发生感染463例,感染率为58.91%,血糖升高组感染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严重创伤高血糖反应与MODS、感染明显相关,血糖升高可作为创伤后MODS早期诊断指标,改善糖代谢障碍对预防和治疗创伤后感染及MODS,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创伤后氧代谢变化及其对组织细胞代谢状况的评价,探讨创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中氧代谢监测的价值。方法选择武汉同济医院救治的146例各类创伤患者。采集相关氧代谢检测数据和计算参数,比较危伤组与重伤组,MODS组与非MODS(NMODS)组。存活组与死亡组各指标的变化水平,以轻伤组相应指标测定结果作为对照。并与修正创伤评分(RT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创伤与损伤严重度评分(TRISSRTs)法对Ps伤情或预后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氧代谢水平在创伤后即发生异常,与创伤严重度评分(ISS)、RTS、损伤器官部位与数量、低血容量性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是否并发呼吸系统合并症等有关;并发MODS患者氧代谢水平变化更为明显,与轻伤对照组和NMODS组比较相关氧代谢比值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死亡组乏氧代谢指标常呈持续恶化趋势,其代谢水平改变越显著,预示器官功能损害程度越严重,往往于死亡前达到峰值。结论氧代谢水平变化与创伤并发MOD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组织细胞氧代谢状况对MODS发病过程具有一定的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比值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收治的100例SIRS患儿,依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另以30例健康儿童作正常对照。检测AST/ALT比值,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评分)。结果:MODS组AST/ALT比值、APACHE评分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MODS组(P〈0.05);随着病情的轻、中、重度变化,MODS组AST/ALT比值显著增高,APACHE评分和病死率亦显著增高,重度MODS组APACHE评分最高,预后最差(P〈0.05);AST/ALT比值介于1.3±0.7和2.8±0.8之间时,患儿预后尚好;AST/ALT比值〈1.3±0.7或〉2.8±0.8时,预后欠佳。结论:AST/ALT在SIRS患儿的发病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并影响预后,其可作为判断SIRS预后的简易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入住ICU多发性创伤患者68例,检测凝血功能与血小板计数,记录伤后生命体征及器官功能变化进行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结果:多发性创伤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凝血功能改变,凝血功能改变明显者其APACHE评分也越高,病情越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越高。死亡组D-二聚体(D-dimer)明显高于生存组,PLT明显低于生存组,TT、APTT、PT明显较生存组延长。结论:监测多发性创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变化,对评估伤情、判断预后和指导早期治疗,以减少MODS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MDSCs)的表达在诊断MODS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集66例MODS患者、78例非MODS患者和3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以CD14-CD11b+CD33+作为MDSCs的标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的表达;以MODS评分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患者MDSCs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和IL-10和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MODS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细胞表达为(11.84±2.18)%明显高于非MODS组的(6.52±0.37)%和健康对照组的(1.18±0.22)%(P0.05);MODS患者死亡组(15.66±1.68)%较存活组(9.48±1.56)%明显升高(P0.05)。MODS患者血清IL-10、TNF-α水平较非MODS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ODS患者中死亡组血清IL-10、TNF-α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MODS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细胞表达率与TNF-α水平和MODS评分成正相关(r分别为0.342 6、0.387 9,P0.05)。结论外周血MDSCs水平变化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作失血创伤 内毒素 (LPS)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大鼠模型 ,以研究大鼠的胃粘膜内pH (pHi)值在联合应用山莨菪碱 ( 6 5 4- 2 )及地塞米松(DM)治疗MODS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 40只 ,制成失血创伤 LPS感染的动物模型之后 ,随机分为 2组 :①治疗组 ( 15只 )联用 6 5 4- 2 ( 8mg/kg)及DM ( 10mg/kg)进行救治 ;②模型 (MODS)组 ( 15只 )仅应用相应剂量生理盐水 (NS) ;其他大鼠做正常对照组。三组动物于 2 4h后抽取动脉血 ,剖腹抽取胃液。利用Herderson -Hasseelbalch方程计算出pHi。结果 :MODS组大鼠pHi=6 9± 0 10 ,治疗组大鼠的pHi=7 3± 0 10。结论 :治疗组大鼠的pHi逆转并趋于正常值可能是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能够减轻MODS大鼠胃粘膜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高血糖患者血内毒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观察创伤MODS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组死亡率变化,测定创伤MODS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组血内毒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含量,计算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创伤MODS高血糖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创伤MODS正常血糖组(P<0.01);创伤MODS高血糖组血内毒素含量、HOMA-IR指数明显高于创伤MODS正常血糖组,创伤MODS高血糖组HOMA-β指数明显低于创伤MODS正常血糖组。结论:创伤MODS合并高血糖患者预后不良,内毒素在创伤MODS患者高血糖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严重创伤患者血糖和外周血象与MODS及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血糖与外周血象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及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本院创伤ICU患者病历1156份,根据住院期间血糖最高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6.1mmol/L)和血糖升高组(>6.1mmol/L)。统计不同血糖水平组的外周血象及MODS发生率和感染率。结果(1)1156例中血糖正常370例(32.01%),血糖升高786例(67.99%),严重创伤患者血糖升高百分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百分率(P<0.01)。(2)血糖升高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与血糖正常组无显著差别。(3)血糖正常组370例出现MODS 22例,MODS发生率为5.95%;血糖升高组786例出现MODS 254例,MODS发生率为32.32%,血糖升高组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4)血糖正常组370例发生感染56例,感染率为15.14%;血糖升高组786例发生感染463例,感染率为58.91%,血糖升高组感染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严重创伤高血糖反应与外周血白细胞、MODS、感染明显相关,血糖升高可作为创伤后MODS早期诊断指标,改善糖代谢障碍对预防和治疗创伤后感染及MODS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肝硬化患者血中内毒素结合蛋白(LBP)、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及可溶性sCD14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质显色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5例肝硬化患者血中内毒素脂多糖(LPS)、LBP、BPI和sCD14水平,并以15例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结果:肝功能为A级、B级和C级的肝蘸化患者其血中LPS、LBP、BPI和sCD14水平均明显高于献血员;肝硬化死亡息者的LPS、LBP、BPI和sCD14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结论:肝硬化患者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时,血清LBP和sCD14水平升高和BPI相对不足,可显著提高机体对LPS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创伤糖代谢障碍与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有关。创伤糖代谢障碍涉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可作为创伤MODS早期诊断指标,极化液个体化治疗通过补糖、降低高血糖以及抗炎作用,可作为创伤MODS重要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占科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6):481-482,592
长期以来,创伤、包括大手术后患者出现高血糖,临床缺乏足够重视和干预.检验科工作人员对创伤糖代谢障碍实验室诊断及其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nction syndrom,MOD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认识不够。MODS指创伤、包括大手术后患者伤24小时后2种或2种以上器官连续或序贯出现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晚期死亡率高达70%以上.而在传统MODS实验室诊断中,往往很少考虑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和衰竭导致的糖代谢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感染患者与急性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血浆中AT -Ⅲ活性变化 ,探讨AT -Ⅲ活性变化对预测急性感染MODS发生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感染患者 136例 ,将其分为 2组 ,非MODS组 10 8例 ,MODS组 2 8例。应用凝血酶凝胶空斑方法测定血浆中AT -Ⅲ活性。结果 正常人组为 90 3± 2 6 4,急性感染组为 71 2 9± 8 5 9,非MODS组为 76 12± 10 2 1,MODS组为 5 4 2 1± 5 14;急性感染组AT -Ⅲ活性低于正常人组 (P <0 0 5 ) ,MODS组AT -Ⅲ活性明显低于非MODS组 (P <0 0 1)。结论 急性感染早期AT -Ⅲ活性开始降低 ,MODS发生时AT -Ⅲ活性明显降低 ,AT -Ⅲ活性测定具有预测急性感染MODS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创伤死亡患者空腹血糖变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和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查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2月我院住院 3 5 7份创伤死亡患者病历 ,根据空腹血糖含量分为正常血糖组 (3 .5~ 6.1mmol/L)、轻度高血糖组 (6.1~ 8.0mmol/L)、中度高血糖组 (8.0~ 11.0mmol/L)和重度高血糖组 (>11.0mmol/L)。统计不同水平血糖患者发生MODS例数和院内存活天数 ,并分别计算创伤MODS死亡患者空腹血糖与MODS定量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  (1) 3 5 7例创伤死亡患者正常空腹血糖 3 1例 (8.68% ) ,轻度高血糖 76例 (2 1.2 9% )、中度高血糖 10 5例 (2 9.41% )、重度高血糖 14 5例 (4 0 .62 % ) ,创伤死亡患者高血糖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率 (P <0 .0 1)。 (2 )正常血糖组3 1例、轻度高血糖组 76例、中度高血糖组 10 5例和重度高血糖组 14 5例中 ,出现MODS例数分别为 5例 (16.13 % )、3 2例 (4 2 .11% )、82例 (78.10 % )和 117例 (80 .69% ) ,高血糖各组MO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 (P <0 .0 1)。 (3 )正常血糖组 3 1例、轻度高血糖组 76例、中度高血糖组 10 5例和重度高血糖组 14 5例中 3天内死亡例数分别为 2 6例 (83 .87% )、3 3例 (4 3 .42 % )、3 8例 (3 6.2 0 % )和 43例 (2 9.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