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综述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的临床应用试验,展望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与方向。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www.ncbi.nlm.nih.gov/pubmed)。检索时间:2002-01/2009-04。检索词:drug eluting stents,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coronary disease。计算机初检得到154篇文献,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研究目的与本研究无关的74篇,内容重复的研究53篇,保留27篇英文文献进一步分析。结果:理想的药物洗脱支架由支架平台,药物载体及药物3者协调构成。随着支架材料学和新型药物的开发,更加有效的支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最近,大量临床研究数据鼓励临床工作者将其应用于更多的挑战性冠状动脉病例,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多支血管病变等。然而,部分临床研究结果使药物支架引起的晚期血栓而造成的支架安全性问题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在药物支架的开发和应用中力求做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平衡。在新型的药物支架中,可降解支架,促进内皮愈合涂层支架更具发展前景。结论:心脏支架置入治疗给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多益处,尤其是减少了再狭窄和再次血运重建,但随着对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视,药物支架的研制将朝向高效低危发展,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支架断裂的预防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环人血管紧张素1~7(Ang1~7)、内皮细胞微颗粒CD31、单核细胞CD14CD1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40例,健康对照组50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75%~84%组,85%~94%组和95%~100%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患者分为4组:单支、双支、三支和四支病变组;再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4组:NYHAⅠ、Ⅱ、Ⅲ、Ⅳ级组;又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一步将患者分为3组:48%~58%组、36%~47%组和25%~35%组;根据6 min步行试验的步行距离又将患者分为3组:>450 m组、150~450 m组和<150 m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CD31和CD14CD16水平的变化,使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Ang1~7水平,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的水平。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冠状动脉狭窄75%~84%组Ang1~7(34.8±6.9)pg/mL、CD31(471±29)个/μL、CD14CD16(1.4±0.3)%、hs-CRP(1.7±0.8)mg/L分别与冠状动脉狭窄95%~100%组Ang1~7(9.1±0.4) pg/mL、CD31 (1554±40)个/μL、CD14CD16(5.9±0.8)%、hs-CRP(17.1±1.5) 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Ang1~7(38.7±7.9)pg/mL、CD31(496±30)个/μL、CD14CD16(2.1±0.7)%、hs-CRP(1.9±0.9)mg/L与分别冠状动脉四支病变组Ang1~7(11.2±2.0)pg/mL、CD31(1583±52)个/μL、CD14CD16(10.6±1.4)%、hs-CRP(14.9±1.9)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NYHAⅠ级组Ang1~7(38.5±2.7)pg/mL、CD31(511±32)个/μL、CD14CD16(1.7±0.5)%、hs-CRP(1.9±0.2)mg/L与分别NYHA Ⅳ级组Ang1~7(10.0±1.2)pg/mL、CD31(1598±49)个/μL、CD14CD16(12.1±1.4)%、hs-CRP(15.0±1.9)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LVEF 48%~58%组Ang1~7(32.9±6.8)pg/mL、CD31(385±28)个/μL、CD14CD16(2.9±0.8)%、hs-CRP(2.1±0.8)mg/L与分别LVEF 25%~35%组Ang1~7(9.5±2.0)pg/mL、CD31(1644±54)个/μL、CD14CD16(13.0±1.6)%、hs-CRP(14.1±2.0)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6 min步行试验>450 m组Ang1~7(36.4±7.1)pg/mL、CD31(561±30)个/μL、CD14CD16(1.9±0.5)%、hs-CRP(2.1±0.9)mg/L与分别6 min步行试验<150 m组Ang1~7(10.1±0.9)pg/mL、CD31(1338±41)个/μL、CD14CD16(7.2±0.9)%、hs-CRP(18.7±1.5)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 结论Ang1~7水平下降,CD31、CD14CD16和hs-CRP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影响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7例进行研究。患者入组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剂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阴性组(n=33)、单支病变组(n=31)、双支病变组(n=27)及三支病变组(n=16)。对比各组血管内中膜厚度(Intimate-media thickness,IMT))、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及硬度指数β(Lβ),并将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ROC法评估各指标诊断价值。结果:不同组患者IMT、PWV及Lβ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随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各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IMT、PWV及Lβ对冠状动脉心脏病均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联合诊断后灵敏度、特异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正>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而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冠心病日益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杀手,因此,针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越来受到学者关注。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脂蛋白酯酶基因(lipoprotein lipase,LPL)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110名健康人和102例冠心病患者LPL基因第6外显子和第6内含子的片段,采用温度调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扩增的片段进行了筛查,对筛查到的杂合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28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176名对照者的5个炎症因子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评估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 在受检测的5个炎症因子[乳腺癌易感基因1相关蛋白( BRCA1-associated protein,BRAP)、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中间a胰蛋白酶抑制因子H3、白细胞介素-15和环氧化酶-2]中,BRAP基因的270T/C及90A/G多态性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别为:x2=0.878,P>0.05;x2=0.776,P>0.05).冠心病组BRAP 270C等位基因和90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51%vs.21.31%,P=0.006;30.04% vs.21.31%,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RAP 270CC和90GG基因型携带者患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高于BRAP 270TT和90AA基因型携带者(分别为:OR=4.51,95%CI:1.41~14.45,P=0.011;OR=5.09,95%CI:1.60~16.26,P=0.006),且该关联独立于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风险因素之外.没有证据表明其余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相关.结论 BRAP基因内含子270T/C和外显子90A/G多态性可能是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风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静 《医学信息》2018,(4):154-155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我院诊治的22例CHD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22例CHD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脂检测,对比其血脂、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水平。结果 观察组TG、TC、LDL-C指标分别为(2.71±1.31)mmol/L、(6.54±2.14)mmol/L、(3.74±0.81)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79±0.14)mmol/L、(5.17±1.25)mmol/L、(2.27±0.41)mmol/L,观察组HDL-C为(2.73±0.85)mmol/L,低于对照组的(3.72±0.14)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分别为(1.01±0.17)g/L、(0.68±0.01)g/L,低于对照组的(1.35±0.26)g/L、(0.89±0.14)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D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能有效诊断患者的继发性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诊断价值明显,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中氧化型高密度脂蛋白(ox-HD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ox-HDL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ox-HDL/HDL-C)相较HDL-C对血浆HDL真实水平的代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4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4例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ox-HDL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实验组内ox-HDL、ox-HDL/HDL-C分别与Hcy、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ox-H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x-HDL与Gensini评分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0.335,P<0.01);oxHDL/HDL-C与Gensini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1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ox-HDL水平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相关。结论 ox-HDL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用ox-HDL及ox-HDL/HDL-C可以更好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冠心病患者血浆HDL-C的真实水平,ox-HDL可能会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虽然能够有效降低 LDL-C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者无法耐受。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血浆LDL-C紧密相关,抑制PCSK9可以有效降低LDL-C水平及ASCVD发生率。本文主要对PCSK9机制以及PCSK9抑制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 CI- CII基因簇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扩增突变系统(multiplex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multi- ARMS)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了2 0 3例患者和36 5名对照的apo E、CI、CII基因多态性;L INKAGE程序计算连锁不平衡系数D和D′。结果 病例组apo E基因E3/4基因型频率为0 .2 5 9、ε4等位基因型频率为0 .13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apo C 基因H2等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为0 .2 0 5 ,高于对照组的0 .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apo CII基因多态性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apo E、CI基因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D′=0 .6 72 ,P<0 .0 1) ,病例组ε4 - H2 - T1单倍型频率为5 .4 %高于对照组的0 .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调整混杂因素后,ε4、H2等位基因同时携带者吸烟呈显著的相乘交互作用,危险度(odds ratio,OR)及其95 %可信限(95 % confidenceinterval,95 % CI)为18. 3(2 .35~15 0 .81,P<0 .0 5 ) ,交互作用归因比(attributable proportions ofinteraction,API)为5 7.3% ;ε4、H2和多量饮酒三者间呈超相加作用,OR(95 % CI)为12 .7(2 .75 7~5 8.5 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方剂计量学方法探讨现代医家对冠心病医治过程中活血化瘀药物的运用规律.方法:对现代医家医治冠心病的临证处方中的活血化瘀药使用方剂计量学方法进行频数、构成比和同用度分析.探讨医治冠心病的高频活血化瘀药及临证处方中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规律.结果:高频活血化瘀药依次为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含有 2 味活血化瘀药的处方最多,占比高达 18.01%.平均每方含 2.36 味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的性味以苦、温、辛、甘为主,归经以肝经、心经、心包经为主.主要症状依次为胸闷,胸痛,心悸,怔仲、短气、气喘、胸痞、呕吐、头晕、恶心.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同用度指数高,其中以桃仁、红花同用度指数最大.丹参、姜黄的同用度指数最小.冠心病急性期活血化瘀药多以破血消徵为主,如三棱,莪术,土鳖虫.缓解期活血化瘀药以活血通络,养血和血为主,如当归,川芎,丹参.结论:本文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众多医家医治冠心病进行经验提取,剖析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规律,为该病辨证、分期、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脂蛋白酯酶基因 (lipoprotein lipase,L PL)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110名健康人和 10 2例冠心病患者 L PL 基因第 6外显子和第 6内含子的片段 ,采用温度调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扩增的片段进行了筛查 ,对筛查到的杂合片段进行序列测定 ,并与正常序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在L PL 基因第 6内含子中发现了 3个尚未报道的 SNP(42 12 t/ c、45 0 9t/ c、45 76 a/ c)。它们的频率在被检测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存在差异 ,其中 42 12 t/ c、45 76 a/ c两组间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补充了 L PL基因 SNPs的数据库信息。L PL基因 SNPs的研究可能对冠心病等复杂疾病机理的认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4种突变在中国人群中的频率,并探讨这些突变与脂代谢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209名正常人和203例CHD患者CETP基因相应片段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用HWE软件和SPSS软件分别进行遗传平衡检验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常对照组和CHD患者组中均未检出IVS14A和451Q突变基因。405V突变基因频率在正常人和CHD患者中分别为0.443和0.413,442G突变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分别为0.007和0.025,I405V和D442G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CHD患者组442G突变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43)。与无D442G突变的CHD患者相比,442G突变杂合子CHD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P=0.017;P=0.041)。结论:CETP基因IVS14A和451Q突变在中国人群中非常罕见,442G突变基因可能是中国人CHD的易感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背景:心血管支架作为一种异体物质,置入后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过程,主要表现在凝血系统的激活以及炎性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的显著升高。目的:总结探讨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炎症反应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心血管支架,C-反应蛋白,炎症反应,同时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2009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ardiovascular stent on plasma,c-reactive protein。结果与结论:药物涂层支架以金属支架为载体携带药物到达血管损伤局部,使药物在较长的时间内充分释放到血管壁内,减少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抗炎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抗迁移、抗增生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雷帕霉素、紫杉醇、放线菌素D等。支持内膜愈合的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雌二醇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可诱导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这对血管内皮的增生与再狭窄有重要影响。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如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对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可显著升高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所以应充分认识炎症反应及血浆C-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防止心血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早进行预防及干预,从而减少再狭窄率,提高介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疑似CHD的患者128例,患者均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获取心脏的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并以3D-STI对心脏三维全容积动态图进行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心肌质量(LVmas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三维LVEF(3D-LVEF),测量各组患者左心室整体长轴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AS)、GAS变化率(GAS rate)及三维左心室整体应变(3D-Strain),并分析3D-STI各参数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 128例患者中,27例冠状动脉正常(正常组)、32例冠状动脉轻度狭窄(轻度组)、37例冠状动脉中度狭窄(中度组)、32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重度组)。重度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国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基因多态性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 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的影响。方法用PCR-RFLP方法测定了55例新疆维吾尔族男性CHD患者及53名健康献血员apoE基因型。结果健康对照组及CHD组apoE等位基因E2、E3、E4的频率分别为0.047、0.820、0.132和0.027、0.773、0.2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CHD组不同等位基因携带者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发生的相对危险度E4>E3>E2,MI发生的年龄E4<E3<E2,E4携带者明显早于E2。结论携带E4等位基因的个体血清TC、LDL-C水平升高,CHD者MI发生的危险度增加,易早发MI。提示E4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一个遗传易患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MEF2A基因在中国人群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156例散发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及93名健康人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结果在SSCP泳动异常标本中进行DNA直接测序后发现1例患者MEF2A基因147130(C→A)错义突变(P431Q)、147191(G→T)同义变异以及147108-147128位点21个碱基缺失而导致了7个氨基酸(424QQQQQQQ430)丧失。另有两例患者仅在147108-147128位点发现上述同样的21个碱基缺失而无错义突变和同义变异的改变。健康对照组未发现此错义与缺失突变,却发现存在同样的同义变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在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存在新的突变,此突变可能为病理性突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汉族人群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155例冠心病患者及190名正常人PAI-l基因的4G/5G多态性,随访患者是否发生MACE,并分析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脉病变的关联.结果 (1)冠心病组4G/4G型频率(58/155,37.42%)明显高于对照组(52/190,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AI-1基因4G/4G型频率在MACE组(40/81,49.38%)均明显高于无MACE组(18/74,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冠心病患者中PAI-1基因4G/4G型频率在多支病变组(30/47,44.77%)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9/37,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PAI-l基因4G/4G基因型易患冠心病,易侵犯多支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选择素基因P213S多态性是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1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2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m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测定L-选择素基因多态性。结果冠心病组213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59%vs69.35%,P=0.006)。PP纯合子患冠心病的风险是SS纯合子的2.70倍(95%CI:1.07~6.81),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相关因素之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一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后分析,发现L-广选择素基因P213S多态性与病变血管支数及疾病程度无相关性。结论L-广选择素213P等位基因可能与我国汉族人冠心病的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主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艳教授(通讯作者)指导戴雯(第一作者)等于2014年在《Atherosclerosis》(2区,IF=3.971)发表了题为"The roles of a novel anti-inflammatory factor,milk fat globuleepidermal growth factor 8,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