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呼吸科住院病例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通过查阅住院病历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郑州市某医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982例住院病例资料。统计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科住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住院病例982例,发生医院感染59例,感染率为6.01%,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22例,37.29%)。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47.67%),革兰阳性菌12株(13.96%),真菌33株(38.37%)。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0株,23.26%),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9株,10.47%),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22株,25.58%)。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100%,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在80.00%以上,对妥布霉素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2.50%~2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 83.33%,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50.00%,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四环素和替加环素均敏感。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均敏感。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有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不合理、住院时间、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应用与呼吸科住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61~78岁(OR=2.115)、住院时间≥15 d(OR=2.895)、合并基础疾病(OR=1.636)、有侵入性操作(OR=3.267)均是呼吸科住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呼吸科住院病例医院感染多发生在下呼吸道,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为主,对多数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而年龄61~78岁、住院时间≥15 d、合并基础疾病、有侵入性操作均是呼吸科住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感染者病原菌特征及耐药菌情况。方法 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病程及糖尿病足分级等信息并采集患者感染部位深部的组织样本用于微生物分离及鉴定培养,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糖尿病足患者3 144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2.13±6.42)岁,男性1 736例,女性1 408例;糖尿病病程4~19年,平均(8.52±1.57)年;糖尿病足病程(5.03±1.42)个月。 共分离出病原菌3 694株,革兰阳性菌共1 728株,占比46.78%,革兰阴性菌共1 832株,占比49.59%,真菌共134株,占比3.63%。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4.78%)、粪肠球菌(9.8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28%)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15.54%)、铜绿假单胞菌(7.01%)、奇异变形杆菌(6.52%)为主。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感染病原菌从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变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科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均未检出耐药株。肠球菌及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未检出耐药株。结论 海口市糖尿病足感染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革兰阳性菌占比降低而革兰阴性菌占比升高,不同病原菌的敏感抗菌药物不同。临床可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先进行经验性用药,在药敏试验结果明确后,再对药物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3.
马军  张险峰  徐杰  王秋波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594-1596
目的 分析血液科肿瘤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细菌种类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降低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锡市某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离自血液科肿瘤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非重复菌株培养及鉴定结果,采用Vitek MS质谱仪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病原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 464株非重复菌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711株,48.6%)和革兰阳性菌(720株,49.2%)。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243株,34.2%)、肺炎克雷伯菌(187株,26.3%)、铜绿假单胞菌(93株,13.0%),分离的革兰阳性菌居前3位的是人葡萄球菌(250株,34.7%)、表皮葡萄球菌(211株,29.3%)、溶血葡萄球菌(59株,8.2%)。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9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 8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敏感率均> 90%;人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药率均> 9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药率均> 90%;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达100%,对苯唑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均>90%。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为血液科肿瘤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碳青霉烯耐药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12所医院血液科粒缺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的临床资料、药敏结果,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数据,比较不同原发疾病病原菌分布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6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8株(22.2%),革兰阴性菌485株(77.8%),非发酵菌占革兰阴性菌的60.2%(292株)。淋巴瘤患者标本中分离革兰阳性菌构成比(35.0%)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4株,16.7%)、肺炎克雷伯菌(88株,14.1%)、鲍曼不动杆菌(62株,10.0%)、铜绿假单胞菌(56株,9.0%)、金黄色葡萄球菌(48株,7.7%)。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9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3%、8.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9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1.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粒缺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占多数,其中非发酵菌占50%以上,细菌耐药率整体低于CHINET全国医院大样本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南阳市胆道感染者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研究。方法 以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在南阳市2家三甲医院就诊的胆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胆汁及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鉴定及耐药性试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病原菌变化情况及耐药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300例胆道感染患者进行微生物培养。其中男性患者787例,女性患者513例。恶性肿瘤继发感染256例、胆囊结石伴急慢性胆囊炎507例,肝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546例,胆管狭窄伴感染9例,术后胆汁样本取样1 012例,术中取样288例。分离阳性801例,阳性率61.61%,共分离出病原菌1 0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88株(65.40%)。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43.02%)为主。革兰阳性菌以屎肠球菌(35.51%)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为主(58.33%)。5年间检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布无明显变化。主要革兰阴性菌5年间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主要革兰阳性菌5年间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无明显变化。5年间真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性为100%。结论 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种类较多,5年耐药性不断变迁,病原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医疗机构仍需要加强对病原菌的病程及耐药性的监测,避免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避免生命损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所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药敏结果,分析其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结果 2 687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痰培养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 01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 073株(68.73%),革兰阳性菌818株(27.12%),真菌125株(4.14%);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达71.73%,对庆大霉素耐药率>50%,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耐药率为<1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西丁与庆大霉素耐药率均>50%。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5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均<1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达78.1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均<1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100.00%),对苯唑西林耐药率>50%。主要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均<15%。结论 该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有所不同。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了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有助于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胆道疾病感染患者胆汁菌群分布特点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市某三甲医院确诊为胆道疾病感染的成年患者送检胆汁样本,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疾病类型、治疗方案等及对胆汁中病原菌进行培养和鉴定,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694例胆道疾病感染患者相关资料并获得胆汁病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资料。男性351例,女性343例;年龄27~68岁,平均(47.8±4.6)岁;良性疾病患者467例,包括胆囊结石135例、肝外胆管结石98例、胆囊炎91例、胆管炎74例、胆囊腺瘤69例。恶性患者227例,包括胆囊癌119例、胆管癌108例。694例患者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742株,其中混合感染42例,6例为3种病原菌感染,36例为2种病原菌感染。74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1%,革兰阳性菌占25.6%,真菌占5.3%。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革兰阳性菌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多见。不同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胆道疾病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9.3%、98.5%),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均<1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耐药率均为100%,粪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74.5%),两者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结论 胆道疾病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不同的患者胆道感染的胆汁菌群检出情况无明显差异,临床工作中需综合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术部位多重耐药(MDRO)菌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以2019—2020年焦作市某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情况、疾病患者情况,从医院病历信息系统中调取患者手术及术前相关检测指标、用药情况等内容,对出现发热、切口红肿、引流液异常等疑似感染症状体征患者采集感染部位生物样本用于病原学培养及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MDRO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MDRO菌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 82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共发生MDRO菌感染250例,感染率为3.2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6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14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9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34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6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3.578)、肿瘤(OR=4.135)、贫血(OR=4.701)、入住ICU(OR=5.045)、脏器穿孔(OR=2.414)、切口分类为Ⅱ或Ⅲ类(OR=2.284、3.013)、手术有风险(OR=5.135)、抗菌药物应用≥2种(OR=2.340)、抗菌药物疗程≥5 d(OR=4.759)、再手术(OR=2.036)是成年手术患者发生MDRO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年手术患者手术部位MDRO菌感染较为常见,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可根据以上因素加强围手术管理,减少MDRO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孟楠  张烁  屈燕馨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258-1261
目的 探讨骨科关节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为临床选取合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某医院病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骨科关节手术后患者病历资料、手术感染情况、感染部位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 798例骨科关节手术后患者共发现628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14%,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上呼吸道、泌尿道为主(78.82%)。628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645株病原菌,含354株革兰阴性菌、248株革兰阳性菌及43株真菌。骨科关节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68.99%)。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均超过75%,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耐药率高达100%。结论 骨科关节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不容乐观,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建议临床医师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针对性应用抗生素,以最大限度降低骨科关节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无痛胃镜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降低无痛胃镜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内江市某医院2015—2018年住院患者无痛胃镜并发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无痛胃镜并发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无痛胃镜受检者3 316例,其中男性1 976例,占59.6%,女性1 340例,占40.4%,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7.63 ± 7.59)岁,病程1~47个月,平均病程(6.2 ± 2.1)个月,中位数为7个月。102例为无痛胃镜并发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3.08%(102/3 316)。共分离出病原菌1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占65.22%,革兰阳性菌28株,占24.35%,真菌12株,占10.43%。主要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对大多数A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6岁(OR=14.984),胃镜时长>20 min(OR=14.761)及术后24 h内进食刺激性食物(OR=1.669)是无痛胃镜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无痛胃镜存在引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高龄、胃镜时长及术后刺激性食物均能增加术后呼吸道感染风险,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无痛胃镜并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体格检查及空腹静脉血采集,并采用灭菌棉拭子擦拭创面拭取分泌物用于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多重耐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5 12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MDROs感染情况分析,年龄35~85岁,平均(61.03±11.19)岁,糖尿病病程1~29年,平均(12.32±7.16)年。多重感染者210例,多重感染率为4.10%。共分离出265株MDROs,居于前3位的MDROs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9株(41.13%)、铜绿假单胞菌61株(23.02%)、大肠杆菌58株(21.89%)。主要的MDROs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100%耐药,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100%耐药,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物暴露史(OR=1.962)、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OR=1.970)、骨髓炎(OR=4.323)、神经缺血性伤口(OR=1.269)和抗菌药物疗程≥5 d(OR=1.487、3.274、1.602)是糖尿病足患者发生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抗菌药物暴露史、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骨髓炎、神经缺血性伤口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与发生MDROs感染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以及相关耐药性。方法以海口市某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研究期间所有剖宫产产妇进行回顾性资料收集及产后监测至出院,监测内容为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术后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展开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并发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012例剖宫产产妇纳入研究,其中年龄≤35岁2015例,占66.90%;有剖宫产史者占16.70%。术后并发感染146例,发生率为4.85%。分离培养出致病菌178株,以大肠埃希菌(52株,29.21%)、肺炎克雷伯菌(24株,13.48%)、金黄色葡萄球菌(39株,21.91%)为主,均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871)、妊娠期糖尿病(OR=2.532)、营养不良(OR=4.952)、手术指征项数>2项(OR=2.305)、留置导尿管时间>24 h(OR=2.161)、未应用抗菌药物(OR=1.767)是剖宫产产妇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可结合医院致病菌及耐药情况,合理给予预防用药,有效控制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细菌性脑膜炎儿童病例病原菌及耐药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本地区细菌性脑膜炎儿童病例诊断、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医院病原检测信息系统病历管理系统中明确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病例病原菌及耐药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2010-2019年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医院共诊断为细菌性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某医院手术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找出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泸州某医院手术室12619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资料,进行病原菌检测和细菌药敏试验,统计手术室MDRO感染发生情况,分析MDRO感染的菌种、科室分布、耐药情况和MDRO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为2.10%。MDRO感染占比较大的科室是普外科(34.28%)、骨科(23.78%)、泌尿外科(15.22%)。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中较常见的菌种是鲍曼不动杆菌(46.99%)、金黄色葡萄球菌(19.91%)、铜绿假单胞菌(12.0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完全耐药,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超过80.00%,仅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不超过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完全耐药,对红霉素、氯林可霉素的耐药率超过8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氨苄青霉素完全耐药,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超过80.00%,仅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不超过3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OR=5.943)、侵入性操作(OR=2.704)、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OR=2.244)、合并糖尿病(OR=1.955)是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泸州某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较高,可能受入住ICU、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产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调整及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铜陵市某妇幼专科医院的产妇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检测系统及产妇病案档案,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产妇产后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特征等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后感染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8 942名产妇年龄22~54岁,平均(27.83±5.42)岁,孕周26+6至42+1周,平均孕周(39.21±1.29)周。112例产妇产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59%,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系统,分别占41.96%、20.54%、19.64%、11.61%。112例感染者中共检出126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28.57%)、肺炎克雷伯菌(19.84%)、粪肠球菌(19.05%)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2.70%)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3.873)、合并妊娠期糖尿病(OR=3.232)、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3.016)、产后出血(OR=2.702)、瘢痕子宫(OR=7.862)、前置胎盘阴道反复出血(OR=6.322)、胎膜早破(OR=3.177)、侵入性操作(OR=7.721)、分娩时长≥8 h(OR=2.344)、分娩后血红蛋白<90 g/L(OR=4.238)是产妇发生产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以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年龄、妊娠合并症、产后出血、瘢痕子宫、前置胎盘阴道反复出血、胎膜早破、侵入性操作、分娩时长、分娩后血红蛋白与产妇产后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析6~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9年郑州市某医院全年收治的6~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组)和健康儿童(对照组)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对2组儿童的体质指数(BMI)、家族哮喘史、饲养宠物、家中使用地毯、家人吸烟、室内居住环境、个人食物过敏史、上呼吸道感染史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观察组)176例、健康儿童473人进行调查。观察组男、女童分别占54.55%、45.45%,对照组分别占59.41%、40.59%,2组儿童年龄、性别构成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OR=3.537,2.956)、家族哮喘史(OR=4.536)、家人吸烟(OR=3.764)、室内居住环境有霉斑(OR=3.679)、个人食物过敏史(OR=4.403)、上呼吸道感染史(OR=7.043)的6~14岁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风险更高。结论 家族哮喘史、肥胖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密切相关,个人食物过敏史、上呼吸道感染史为儿童支气管哮喘高危因素,家人吸烟、居住环境有霉斑等均与此年龄段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因此家庭及社会应加强危险因素的防控,远离哮喘过敏源与诱因,预防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住院新生儿院内肺部感染(PI)现状,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 方法 对广安市某医院病历管理信息系统中2010—2019年儿科收治的所有住院新生儿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住院新生儿院内PI发生情况、病原菌及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15—2019年广安市某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住院新生儿5 673例,男女性别比为1.11∶1,胎龄34~41周占64.93%,出生体重2.5~3.8 kg占77.31%,住院时间>7 d占60.16%,自然分娩占54.83%,Apgar 评分8~10占88.38%,发生院内PI感染185例,感染率为3.28%,分离培养出232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164株,占70.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2.5 kg(OR=3.593)、胎龄<34周(OR=2.653)、住院时间>7 d(OR=1.941)、Apgar 评分<7分(OR=2.440)、侵入性操作(OR=3.323)、剖宫产(OR=2.492)是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发生院内PI危险因素。 结论 广安市存在住院新生儿院内PI情况,感染发生风险与较多因素相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医院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对策,降低甚至预防住院新生儿肺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