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芪四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制剂以及他汀类药物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四物汤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以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8.1%,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四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气虚血瘀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片,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降压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用药后的舒张压值、收缩压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而两组舒张压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P0.05);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都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收缩压,改善其症状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比单纯服用西药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将其分为2组:常规西药治疗41例作为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41例作为观察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胸闷、胸痛、气短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积分优于对照组;心电图导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能加快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周飞 《国医论坛》2019,34(3):39-4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33/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为77.5%(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21/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佐治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246例分为两组各12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口服,研究组辅以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5.12%、对照组7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效果较好,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气活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消心痛片、心痛定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气活络汤。2组治疗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6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用血栓通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加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痹一号[1]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方法:将92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心痹一号方加味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为91.30%,对照组均为75.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59%,对照组为57.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缓解、中医证候改善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痹一号方加味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穴位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及生活质量(SIS)评分。结果: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CSS评分高于观察组,SIS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4.36%低于观察组92.3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加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类方药。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以及冠状动脉中斑块类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略高于对照组的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8个疗程末,两组患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1个疗程末,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稳定斑块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稳定斑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仅为74.42%,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刘耀武 《新中医》2019,51(2):76-7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分级、血脂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94.55%、87.27%,对照组为76.36%、70.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05);除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外,观察组其余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栓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69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予消栓通脉丸口服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3例单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0.6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9.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通脉丸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和硝酸甘油用量。结果:对照组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58.3%、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8.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76.7%,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3%,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可明显患者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降低硝酸甘油的服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38例疗效分析。方法:将76例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3.6%,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3.6%,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5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夏橘化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夏橘化瘀胶囊。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9.1%,对照组总有效率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4.8%,对照组总有效率6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夏橘化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及血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患者采取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78例患者采用丹参滴丸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0.25%,有效率29.49%,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显效率39.74%,有效率30.77%,总有效率70.51%;比较两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贾珍军 《北京中医药》2007,26(9):587-589
目的 观察常规西药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寒凝型稳定性心绞痛45例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症状和心电图的客观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与心电图改变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虚寒凝型稳定性心绞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