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掌握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该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发生于2011年6月-2016年5月的中药注射剂ADR,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8种中药注射剂导致135例ADR,其中男性50例、女性85例;主要为清热解毒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存在与中药注射剂、抗生素、生物制品等药物联用,超剂量使用和配液不当等不合理用药;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多;所有ADR患者均痊愈。结论 审慎合理用药,规范临床使用操作,开展临床再评价工作,是降低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安全合理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总结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因使用中药注射剂致ADR 17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布广泛且以老年人居多,女性多于男性,引发ADR例数最多的为注射用血塞通,有32例,构成比为18.18%。由西医师开具医嘱的为118例,占67.05%。已知一般的ADR有101例(57.39%),累及器官或(和)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82例(41.41%)。用药后11~30 min内发生ADR最为常见,构成比为32.95%。共发现严重不良反应5例,占全部ADR的2.84%。结论 应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密切观察,做好防范措施,同时应做好不良反应监测,规范医生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筛选符合要求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相关信息,结合指南和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要求的报告有204份,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涉及药品共有12种,分为3大类,其中活血化瘀类占比最大(85.5%);有51.5%存在药品联用情况;男性居多(61.8%),高峰年龄段为60~70岁(25.0%);不良反应多在用药第1天(72.1%)出现;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29.6%),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23.5%)和心血管系统损害(13.6%)。结论 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 调查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提高合理应用水平,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06年4月~2014年6月收集的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80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调查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80例报告中,涉及活血祛瘀注射剂品种13种,95%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在用药后第1~7天内,一般的不良反应事件59例,新的不良反应事件19例,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2例,发生类型以皮肤黏膜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多(60.00%)。2种及以上中药注射剂联用的17例(21.25%),超功能主治使用的19例(23.75%),超剂量使用的14例(17.50%),超浓度使用的21例(26.25%),不合理选用溶媒的9例(11.25%),超疗程使用1例(1.25%)。结论:应加强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本药及规避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调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上报的莫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调取莫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8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使用静脉制剂为主(71.95%),所有不良反应报告中有39例(47.56%)发生在用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黏膜(31.71%)、胃肠系统(30.49%)及神经系统(13.41%),多数不良反应在7天内消失。结论:应加强临床医师使用莫西沙星的规范性,提高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讨超说明书用药与ADR的关系,为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两家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病历,统计并循证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汇总分析ADR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程度的超说明书用药与ADR的关系。结果:以ADR因果关系判断为“很可能有关”和“可能有关”的报告确认为中药注射剂所致ADR,中药注射剂的ADR发生率为1.6%(54/3 380),病区、超说明书使用与联用中药注射剂是ADR的影响因素。其中不合理用药显著性地增加ADRs的发生率(P<0.01)。结论:超说明书使用和(或)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会增加ADR的发生概率;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超出说明书的范畴越大,ADR的发生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其安全评价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集的135例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ADR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31例ADR报告中,舒血宁注射液病例数最多(29例);多在用药30 min内发生(107例,81.68%);患者原患疾病多为神经系统性疾病(48.85%)、循环系统疾病(28.00%);不良反应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以全身性损害最多(42例,17.87%)。 结论:临床应重视对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和报告,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工作,促进该类药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与规律,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及时预防与处理ADR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报告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报告206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共涉及28个品种,男性88例,女性118例,年龄>60岁患者最多(62.62%);ADR排名前3的注射剂分别是华蟾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最高;用药30 min内即发生的ADR最多(23.79%),中药及2种以上中药联用致ADR占35.44%,ADR临床表现以累及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35.83%)。结论 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联合用药等多种因素相关。沟通、反馈药品ADR发生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临床医生重视药品ADR,确保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A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0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荆门市石化医院上报的680例儿童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资料,根据AS诊断标准分为AS组(128例)和非AS组(552例),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严重过敏反应的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发生AS占ADR的18.82%,49.22%发生在首次用药30 min内,绝大部分患者经停药、吸氧、抗过敏等干预后其过敏症状逐渐改善,最后均痊愈出院。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过敏史、入住ICU、肾功能、联合用药种类数、联合中药注射剂、超剂量用药、输液浓度和预处理与A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预处理(输液前后冲管)、肌酐清除率<30 mL/min、入住ICU、输液浓度>1mg/mL、联用中药注射剂、超剂量用药和年龄<3岁是儿童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实践中应重点关注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以保证儿童患者使用喜炎平注射液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2~2015年发生的152例中药注射剂所致ADR/ADE的相关信息,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并就ADR/ADE的发生机制进行讨论。 结果: 152例发生ADR/ADE的患者,男性74例(48.7%),女性78例(51.3%)。婴幼儿及少儿患者(≤14岁)占20.4%,中老年患者(≥45岁)占64.5%。引发ADR/ADE例数最多的药品为热毒宁注射液(19例)和注射用血栓通(19例)。中药注射剂引发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45.7%)。结论:临床医生应辨证施治,加强对重点人群(未成年患者和老年患者)的用药监测。同时,应熟悉中药注射剂所致ADR/ADE的发生规律,掌握其处理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院73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婕  程乐 《中国药师》2015,(12):2119-2122
摘 要 目的: 探讨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1日~2014年8月1日上报的因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由碳青霉烯类引起的不良反应共73例。发生不良反应的男女例数相当,80岁以上人群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多。用药第1天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多。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用药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对于肾功能减退、患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统计云浮市人民医院2017-2019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例数,探讨ADR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云浮市人民医院上报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菌药物相关的ADR的病例,统计发生ADR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ADR发生的时间、ADR的类型、ADR涉及的具体表现等。结果 2017-2019年本院共上报抗菌药物ADR 97例,共涉及11种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其中严重ADR 8例,上报的ADR给药途径绝大部分为静脉给药,经停药对症治疗后基本上都能好转,仅1例未见好转。结论 作为本地区最大的三甲医院,收治患者众多,抗菌药物使用量大,但本院的抗菌药物ADR上报例数相对少于国内同样规模的医院,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对人体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ADR值得引起重视,应加强ADR的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2020—2021年徐州市中心医院抗肿瘤药物严重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徐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抗肿瘤药物严重ADR患者一般情况、抗肿瘤药物种类及分布、严重ADR的发生时间和给药途径、累及系统或器官以及严重程度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抗肿瘤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19例患者共接受538例次抗肿瘤药物治疗,共90例患者在化疗过程发生195例次严重ADR,其中男性39例发生75例次严重ADR,女性51例发生120例次严重ADR。严重ADR以累及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最多,分别为107例次(54.87%)和49例次(25.13%);Ⅲ级和Ⅳ级ADR分别为136例次(69.74%)和59例次(30.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DR和非ADR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合并肝功能损害、合并肾功能损害、合并慢性病、单次给药、给药途径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合并慢性病、单次给药、给药途径是造成肿瘤患者发生抗肿瘤药物严重A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合并风险因素的肿瘤患者需在给予抗肿瘤药物治疗前进行严重ADR综合评估和药师咨询,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药浓度和严重ADR情况,以达到减少严重ADR发生和减轻其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对策。方法 调查2013年1月—12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70例患者,对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以男性患者居多,发生时间主要在用药20 min内,ADR病例受累器官系统主要以皮肤及其他多个器官系统综合为主。结论 临床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ADR的预防措施和采取有效的对策,对减少患者发生ADR有一定帮助。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医学观察期中医治疗方案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有关9种中药方剂导致的ADR病例,对涉及的文献资料进行性别、年龄、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治疗转归、关联性评价等资料的提取与统计分析。结果 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61篇文献,提取病例70例,涉及到5种中药方剂。男女比例未有明显偏向,年龄跨度大,发生时间大多发生在1 d以内,累及系统/器官广泛,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治疗药物以抗组胺药和激素药为主,其他药物多为对症治疗,转归时间以1 h内最多,占47%。结论 医学观察期的中医治疗方案ADR发生人群分布广泛,未见明显特征,应用时应加强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杏翠  陈晶  徐小薇 《中国药事》2017,31(11):1353-1358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门诊药房药品破损情况,为降低药品报损率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16年度东院门诊药房破损药品数据,对破损药品种类、金额、数量及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月平均药品报损金额为1325.88元,工作流程中各个环节均有报损,人为操作不当、机器压坏及自制制剂包封不严是导致药品破损的主要原因。结论:为减少药品报损数量,应对易损药品加强管理;发药机遇到故障应及时维修,减少机器对药品的进一步损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11-2014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数据,采用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药物利用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2014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品种基本稳定;4年来艾迪注射液的DDDs居首位,DDC基本稳定不变,并且DDC值均较高;消癌平注射液的DUI居首位;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基本合理,呈不断增长趋势,应加强监管,保证合理、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15年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对2001~2015年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信息通报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中国药物警戒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对69期信息通报中被通报的药物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报发布的期数和药品种类呈上升趋势,对不同品种的不同类型ADR,国家采用多种灵活的管理措施来控制药品风险。通报的西药中,抗微生物药物所占比例最大。69期中被通报的中药有26种,其中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尤其受到关注。此外,全球药品的最新安全性信息通报也为我国药品的临床使用风险控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所有通报的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最多,严重ADR以过敏性休克居多。结论:我国的ADR通报工作在指导医药生产、使用单位对于药品风险的认识和管控中的作用已经凸显。如能在ADR通报的基础上,加强高风险品种的主动监测,同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针对中国的情况制定药品风险管理指南,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药物警戒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莫文娟 《中国药事》2019,33(5):586-593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不良反应现状,探析风险防控措施,为降低抗感染药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昆山市2015年-2017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总结。结果:3年中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平均占同期报告总数的47.97%,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平均占20.87%。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主要来自静脉注射给药,占84.72%。医疗机构为主要上报单位的报告占90.83%。结论:应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修订完善配套法规,拓宽不良反应监测模式,全方位健全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以有效降低抗感染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抚顺市中医院心病科2016—2018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18年抚顺市中医院心病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药品排序比(B/A);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心病科2016—2018年使用金额排前3位的中药注射剂各100例,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金额占比较高,但呈下降趋势。其中丹红注射液的使用金额稳居第1位。注射用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的DDDs均居前3位,显示较高的使用率。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DDC值偏高,居前3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B/A接近于1.00。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疗程不适宜、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等情况。结论抚顺市中医院心内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药师需积极干预,继续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合理用药宣教等工作,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