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流程化管理在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自2018年1月起对外来器械灭菌包实施流程化管理,将2017年设为实施前,2018年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外来器械灭菌包有342个,实施后有356个,比较实施前后外来器械包的清洗和灭菌不合格数量,每月消毒供应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后,外来器械包清洗和灭菌不合格率明显降低;器械护士对消毒供应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器械实行流程化管理,能够提高器械消毒质量,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17年11月开始逐步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从设备配置、建筑布局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按计划、步骤实施,对诊疗器械消毒、器具消毒、灭菌等多环节进行监控、改善,与多部门加强沟通合作。结果:抽检2017年11月~2018年5月门诊手术器械和妇科检查器械高压灭菌物品共100件,全部合格,合格率100%;卫生学监测抽检200件,全部合格,合格率100%;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能大幅提升灭菌成功率,提高器械清洗消毒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方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卫生标准》,对10所二级医院重复使用诊疗器械清洗灭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10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均未实现集中管理,器械清洗地点均在使用科室,清洗质量差,缺乏基本的清洗消毒设备,清洁剂、润滑剂配备不符合要求,无水处理系统,清洗灭菌监测不到位。结论: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国家卫计委要求差距很大,主要是设备投入的不足,应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尽快实现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督导的效果。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特于2017年1月起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督导。实施护理质量督导前后分别选取160件物品实施研究,比较实施护理质量督导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结果:实施护理质量督导后物品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等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督导,可提高物品清洗和包装及灭菌质量,为临床医疗质量把好关,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建立ISO9001质量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规范和ISO9001标准建立供应室质量体系,比较实施ISO9001前后的消毒供应服务质量、灭菌物品供应服务效率、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的情况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95.2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3.51%(P0.05);与医护人员沟通的服务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灭菌物品的供应效率明显好于实施前(P0.05);消毒供应工作质量明显好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ISO9001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方法: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建立完善规章制度,重视员工专业技能培训,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流程环节质控.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消毒供应室在保证无菌物品质量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流程细节管理,确保无菌物品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循证医学理论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2018年5月~2019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作为观察组(实施循证医学理论管理),对比两组器械管理质量、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器械管理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医学理论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高管理质量及器械清洗、包装、灭菌合格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消毒供应室集中式管理模式转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影响消毒供应室集中式管理模式转变的因素,结合其相关证据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循证护理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清洗、灭菌、包装质量以及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管理实施后毒供应室清洗、灭菌、包装质量以及工作人员满意度显著优于实施前,前后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在消毒供应室集中式管理模式转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清洗灭菌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清洗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从而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1200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0件器械物品,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从而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清洗灭菌的规范化管理。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为98.00%,器械使用满意度为97.00%,对照组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为85.00%,器械使用满意度为83.00%,观察组的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与器械使用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包装、灭菌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确保各环节操作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性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供应室于2014年5月~2016年2月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随机抽取经过消毒灭菌处理的无菌物品800份,对物品的清洗、包装以及灭菌质量进行分析,随机抽取85例临床医护人员,调查供应室的满意度,分析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实施前后800份无菌包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的不合格率。结果:供应室实施持续质量管理之前,医院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率2.62%、包装质量不合格率3.65%、灭菌质量不合格率0.83%均高于实施持续质量管理之后清洗质量不合格率0.74%、包装质量不合格率0.93%、灭菌质量不合格率0.18%,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满意率为72.94%(62/85),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后满意率为94.12%(80/85),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可显著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供应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随着《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的深入贯彻,CSSD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合理的布局,先进的设备材料,有效的消毒与灭菌技术实施,可提高人员素质及科学管理,培养造就~支高水平(CSSD)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实施标准化操作规程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提高管理效果,保障患者安全,特于2017年1月对外来器械实施标准化操作规程管理。实施前后分别选取500件外来器械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质量合格率及灭菌质量合格率,统计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质量合格率及灭菌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因外来器械所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实施标准化操作规程管理可提高外来器械清洗和包装及灭菌质量,提高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避免或降低因外来器械管理不当所致不良事件,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消毒与灭菌质量管理的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的3个标准规范各工作流程。结果:搞好医院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消毒与灭菌质量管理可确保每一件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从而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环使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方案。方法:于2015年6月采用自制问卷对浙江省杭州市的13所二甲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情况进行调查;2015年7月~2016年5月对调查的13所医院(妇科、外科、骨科、五官科)科室循环使用医疗器械的消毒实施强化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并对实施前后的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进行分析、调查医护人员对消毒后医疗器械的满意度。结果:基层消毒供应中心存在工作人员老龄化、人员配备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及质量管理薄弱等问题。消毒供应室实施强化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后工作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对消毒后医疗器械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对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强化全程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改善和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随机抽样接收外来医疗器械130件,消毒供应中心按照规范化流程管理所有医疗器械,观察干预前后医疗器械清洗、包装、灭菌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清洗质量目测合格率及5倍放大镜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包装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灭菌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实施规范化管理,可提高清洗、包装、灭菌等环节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保证患者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性。方法:医院自2016年8月起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2016年8月~2017年7月为实施后,2015年9月~2016年7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包装月抽查合格率、高压灭菌效果合格率、清洁抽查合格率、卫生学检查合格率等。结果:实施前消毒供应室的器械清洁度和待消毒物品月包装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卫生学检测合格率、高压灭菌效果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共有医务人员22名,2017年6月~2018年6月实施集中管理标准化流程为实施后,2016年6月~2017年5月实施分散式管理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的工作考核成绩,统计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洗涤抽查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卫生学检查合格率、器械清洗质量。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洗涤、包装、卫生学检查、器械清洗质量等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实施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清洗、灭菌、包装等一系列工作质量,改善医院的环境和卫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物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再生物品清洗质量的管理,确保物品灭菌质量,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规范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清洗、监测工作,制定严格的物品清洗质量标准。结果:提高了再生物品清洗、消毒质量,为医疗物品最终达到灭菌要求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清洗质量管理,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后,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6~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为实施前;2018年2~8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之前提出的整改措施,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质量合格率。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合理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通过总结分析安全隐患,加强器械收回清洗灭菌等工作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各科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回收过程的感染控制.方法:制定感染控制的程序,贯彻实施感染控制管理.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储存发放和回收控制等管理,可以确保可靠的无菌物品质量.实施密封回收,可避免污染扩散、严格的清洗,可保证消毒与灭菌效果 正确的包装,不仅满足了灭菌要求,也便于储存和安全输送 合格的灭菌质量,保证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性 无菌储存发放及安全的收送控制,可有效防止无菌物品损坏和再污染.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收送过程感染控制程序,可明显提高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