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包括28例URSA患者,予低分子肝素(Fraxiparine 0.4-0.6ml/d或Enoxaparin 0.4-0.6ml/d iH)治疗至妊娠12w,于治疗前、3w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常规;15例未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URSA患者为对照组,于首次就诊(血HCG确认妊娠)及2~3w后(流产清宫前)检测以上项目。结果研究组保胎成功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33%(P〈0.05);使用低分子肝素后USRA患者外周血中总T细胞数比例为(66.9±5.6)%,较使用前(61.2±7.4)%升高(P〈0.05);NK细胞比例为(16.6±4.4)%,较使用前(19.4±7.3%)下降(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为(67.1±7.9)%,红细胞压积为(36.1±3.9)%,较使用前(70.7±7.8%)、(33.8±7.8%)均下降(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URSA有显著治疗效果,其作用机理除抗凝外,还可能直接降调URSA外周血中的NK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Tim-3)表达异常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选择31例URSA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Tim-3+细胞/CD4+细胞的比例,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蜕膜中Tim-3蛋白的相对含量,并以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im-3+细胞,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两组外周血PBMC、CD4+Tim-3+细胞及蜕膜组织中Tim-3 mRNA的表达。结果 URSA组中,PBMC中CD4+Tim-3+细胞/CD4+细胞为5.23±0.96%,蜕膜中Tim-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64±0.09,PBMC及蜕膜中Tim-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65±0.09及0.50±0.07,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是,URSA组CD4+Tim-3+细胞(Th1细胞)Tim-3 mRNA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Th1细胞Tim-3表达降低,Th1细胞过度活化可能参与了URSA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C57BL/6小鼠在感染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后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及其表面分子变化情况,将C57BL/6小鼠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n=5),分别尾静脉注射伯氏疟原虫混悬液和生理盐水;感染第6天(Day 6, D6)处死小鼠,取外周全血并制备免疫细胞悬液;FACS检测小鼠B细胞、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及其表面分子CXCR3、CD69、CD62L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疟原虫感染后,小鼠外周血B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7.28±0.57)%vs(44.49±4.31)%,P0.01],而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显著[(33.26±6.65)%vs(35.99±3.45)%、(17.86±5.34)%vs(14.61±3.86)%、(13.32±1.92)%vs(11.75±1.64)%,均P0.05];感染组B细胞和T细胞中CXCR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52±0.65)%vs(5.46±1.59)%、(25.44±5.67)%vs(12.45±0.23)%,均P0.05],而NK细胞中CXCR3表达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2.33±0.23)%vs(5.42±1.37)%,P0.05],CD8~+T细胞中CXCR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3±6.40)%vs(21.29±0.60)%,P0.05];在感染组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中CD6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5.89±1.89)%vs(1.68±0.56)%、(20.43±3.91)%vs(2.34±1.05)%、(34.58±1.67)%vs(5.28±1.04)%,均P0.001],而在B细胞中该指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83±2.24)%vs(15.29±15.12)%,P0.05];在感染组B细胞、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中CD62L的表达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2.62±5.73)%vs(92.32±0.49)%、(2.60±0.50)%vs(76.33±8.34)%、(1.80±0.51)%vs(88.07±2.63)%、(0.25±0.06)%vs(14.69±2.37)%,均P0.001]。综上,感染组小鼠外周血B细胞减少,B细胞和T细胞CXCR3表达水平升高,而NK细胞表达水平减少,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高表达CD69,而感染组B细胞、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低表达CD62L。这提示感染伯氏疟原虫后,小鼠的免疫应答处于低水平,可能机制是下调免疫细胞的CD62L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调节性淋巴细胞的比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URSA患者的妊娠状态将其分成4组,分别为未孕组67例,早期流产组23例;正常早孕且自愿要求人工终止妊娠的妇女组24例及正常未孕女性组66例为对照组。计划外妊娠要求URSA患者行清宫术后的新鲜蜕膜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比例,最终分析4组妇女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CD4+、CD25+等调节性T细胞对URSA患者的影响。结果正常早孕妇女外周血CD4+CD25 high T细胞高于正常未孕妇女及URSA流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URSA未孕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high T细胞也显著低于正常未孕女性及URSA流产组患者(P﹤0.01);URSA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CD4+、CD25high T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早孕组(P﹤0.01)。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正常妊娠中扮演重要角色,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可能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了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共收治老年支气管肺炎1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2组疗程均为10 d。分别对2组患者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19%和94.8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T细胞的百分比、CD4/CD8比例和NK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T细胞的百分比、CD4/CD8比例和NK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达频率及功能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多色流式技术检测14例HBV-ACLF患者和15例HBV-CHB(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3-CD56+)的表达频率和NK细胞表面CD107a的表达,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NK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收集20例HBV-ACLF患者、10例轻度CHB患者肝组织穿刺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检测肝组织中CD3和CD57抗原的表达.分析轻度CHB和HBV-ACLF患者肝脏NK细胞的表达频率及与肝损伤程度(TBIL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BV-ACLF患者与轻度CHB患者外周血NK细胞的表达频率和IFN-γ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7% ±5.3% vs 9.6%±3.3%和4.52% ±2.52% vs 9.06%±7.6%,P均>0.05),HBV-ACLF患者外周血CD107a表达(NK细胞的杀伤活性)要显著强于轻度CHB患者(52.1%±18.9% vs 30.9% ±12.4%,P<0.05).HBV-ACLF患者肝组织中CD57+NK细胞的表达频率显著高于轻度CHB患者(95.1±21.3/低倍镜视野 vs 9.5 ±10.6/低倍镜视野,P<0.01).肝脏CD57+NK细胞的表达频率与TBIL水平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36.结论 外周血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增强和肝脏中CD57+NK细胞大量募集可能是导致HBV-ACLF免疫性肝损伤加剧,肝细胞大量凋亡和坏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表达水平,探讨Fas/FasL系统与RSA的发病关系以及主动免疫治疗对RS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早孕期RSA患者12例,未孕期RSA患者15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表达水平,选择同期正常早孕妇女15例,正常未孕妇女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Fas、FasL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1)未孕组中,RSA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CD8+T细胞Fas的表达水平均比正常妇女高,NK细胞FasL表达水平比正常妇女低(P<0.05),CD8+T细胞FasL、CD4+T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早孕组中,RSA患者外周血NK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均比正常妇女低,CD8+T细胞Fas表达水平比正常妇女高(P<0.05),CD8+T细胞FasL、CD4+T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两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3)主动免疫治疗后RSA患者(早孕组和未孕组)外周血NK细胞和CD8+T细胞的Fas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FasL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外周血NK细胞和CD8+T细胞Fas表达升高,FasL表达不足是导致RSA发生的重要免疫学因素之一。(2)主动免疫治疗可能通过改变RSA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CD8+T细胞的Fas/FasL表达水平,改善细胞凋亡状态而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患者性激素与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诊疗的105例PCOS不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择75例同期就诊于我院的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2~4天抽血行性激素检查;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百分比。结果 PCOS不孕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05%±6.06%和6.53%±3.49%,P0.05);而NK细胞各亚群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NK与E2和T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384和0.333;P=0.007和0.021)。结论 PCOS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例异常增高与内分泌失调状态有关,而NK细胞活性异常可能促进PCOS病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在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妇女(URSA组)、20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URSA组妇女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表达率为(1.36±0.6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59±1.0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相比较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数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分期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特点,以及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ponse,CCyR)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4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急变期9例,慢性期3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初治慢性期、急变期CML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急变期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比值下降尤为突出(P<0.01);初治慢性期患者NK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而急变期患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对比,伊马替尼治疗首次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患者仅CD4+T细胞百分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后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大于12月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首次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而缓解后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大于12月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无改变(P>0.05);各组的NK细胞百分比无差异(P>0.05).初诊CML患者、急变期CD4+/CD8+的比值与BCR-ABLl/ABL1的比值呈负相关.结论 CM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且机体免疫功能与疾病分期密切相关.伊马替尼治疗初次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但长期应用抑制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外周血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老年SLE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30例健康老年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B细胞及NK细胞水平变化。将30例老年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一组静点泼尼松治疗,另一组口服MMF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SLE患者CD3+CD4+Th细胞明显降低(P<0.000 1),CD3+CD8+Ts细胞(CD3+CD8+抑制性T细胞)明显升高(P=0.000 3);老年SLE患者CD3-(CD16CD56)+NK、CD3+(CD16CD56)+NK细胞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 1),而CD3-CD19+B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 2)。老年SLE患者外周血CD3-CD19+B细胞与SLEDAI呈正相关性(P=0.003 4,R=0.267 8)。CD3+CD4+Th(P=0.071 0,R=0.315 0)、CD3+CD8+Ts(P=0.126,R=0.245 6)、NK(P=0.098 7,R=0.574 1)细胞与SLEDAI活动指数无明显相关性。单用激素组治疗后CD3-CD19+B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35 9)。MMF联合激素组,治疗后CD3+CD4+Th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2),CD3-CD19+B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0 1)。MMF联合激素组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优于单用激素组。结论:免疫细胞亚群的改变在老年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MMF优于单用激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CD4+T细胞表面NK相关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25例未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11例AIDS患者、15例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者和13例HIV抗体阴性健康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NKG2D、NKG2A和KIR3DL1的表达。结果 AIDS患者CD4+T细胞表面NKG2D表达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NKG2D表达的百分比与CD4+T细胞的绝对数量呈负相关(R=-0.352,P<0.05),与HI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426,P<0.05)。AIDS患者CD4+T表面NKG2A表达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NKG2A+NKG2D-表达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NKG2A表达的百分比与CD4+T细胞的绝对数量呈负相关(R=-0.432,P<0.01)。结论 HIV感染机体后,CD4+T细胞NK相关受体表达变化与疾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外周血中CD8~+NK细胞百分比的变化与表达CD107a的能力。方法选取未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的HIV慢性感染者,感染者按照CD4~+T细胞数量分成高、低2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CD8~+NK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和CD107a的表达量。结果 HIV感染者外周血中CD8~+NK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1 1),CD8~+NK细胞的百分比与病毒载量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541 9,P=0.045 3)。K562细胞系刺激后,CD4~+T细胞高组CD107a的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具有抗病毒作用的CD8~+NK细胞在HIV感染后百分比下降;CD8~+NK细胞水平高以及功能较强者HIV病毒水平相对降低,CD4~+T细胞数量相对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NK细胞是否存在差异,并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肺癌晚期患者共65例,其中包括小细胞肺癌14例,非小细胞肺癌51例以及20例健康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3-CD16+CD56+的表达情况。结果: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患者较健康对照NK细胞显著升高;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患者较健康对照NK细胞无显著变化;肺癌晚期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达的百分比与CD4+T细胞表达的百分比呈负相关性。结论: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NK细胞升高,天然免疫可能成为已严重受损的细胞免疫的有力补充,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徐州妇幼保健院对2009.03至2009.11就诊于门诊的20例URSA患者,采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通过体外增殖抑制实验计算抑制率来评价检测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CD25brightTr数量与功能的变化。结果主动免没治疗后URSA组外周血中CD4+ CD25brightTr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功能明显增强(P0.05)。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的妇女CD4+ CD25brightTr较妊娠失败者数量和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可提高外周血CD4+ CD25brightTr数量,使功能增强。CD4+CD25brightTr可能在调控母胎界面局部免疫耐受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前后外周血CD4、CD8、CD3、NK、B细胞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艾滋病患者CD4、CD8、CD3、NK、B细胞的表达情况,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比例、B细胞比例、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CD8+细胞比例、CD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NK细胞比例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CD4、CD8、CD3绝对计数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NK、CD4/CD8变化不明显,治疗后的B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明显低于正常人,经HAART治疗后免疫力有所升高,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主动免疫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反复流产3~6次的不孕患者(n=55),采用补体依赖细胞毒实验检测封闭抗体的水平,应用患者丈夫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患者做皮下免疫治疗,并随访妊娠结局;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55名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55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检测封闭抗体阴性后接受主动免疫治疗,其中已分娩41例,14例患者再次流产。主动免疫治疗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妊娠成功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显著多于妊娠失败者。结论主动免疫对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URSA的发生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温射频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高温射频(RFA)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可伸展锚状电极配合RF-2000射频治疗仪高温射频消融,治疗NSLC患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NK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含量的变化。采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治疗前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 细胞的百分率及CD4^ /CD8^ 细胞的比值降低,NK细胞的百分率和NK细胞杀伤活性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CD8^ 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治疗后免疫抑制减轻,CD3^ 、CD4^ 、NK细胞的百分率及CD4^ /CD8^ 细胞的比值明显升高,NK细胞杀伤活性也升高,而CD8^ 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的含量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别明显(P<0.01)。结论 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具有免疫激活作用,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外周血和胸水中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住院收治的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和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20例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胸水中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 Treg细胞占CD4+T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胸水中CD4+ CD25+ CD127- Treg细胞占CD4+T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在规则治疗1、3、7、14 d时,外周血和胸水中CD4+ CD25+ CD127- Treg细胞占CD4+T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均逐渐下降,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于治疗3 d时显著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胸水中CD4+ CD25+ CD127-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于治疗7 d时显著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结论: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制,且可作为判断肺结核患者的免疫状态、指导用药、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研究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和血清25-(OH)D3水平在学龄前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74例喘息组学龄前儿童和20例正常对照组学龄前儿童,其中喘息组根据有无特应征进行组内分组(特应征组和非特应征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T细胞及B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活性代谢产物25-(OH)D3浓度。喘息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5.81±2.8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7.71±2.4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组内比较,特应征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5.18±3.17)低于非特应征组(6.55±2.23,P<0.05);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T细胞及B细胞(22.13±5.79;34.53±5.42;9.92±2.95;65.84±4.98;20.87±4.06)比较,喘息组CD8+T细胞(29.51±8.43)、T细胞(60.76±9.4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26.86±8.73)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NK细胞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特应征组与非特应征组相比两组内之间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T细胞及B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喘息组血清25-(OH)D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特应征组与非特应征组两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血清25-(OH)D3水平的降低、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可能参与了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