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7%)显著低于对照组(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患者肝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40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2组均常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4周。结果从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肝功能的恢复、透明质酸的降低及腹水消退的时间等方面观察,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具有软坚开肺利水功效的复肝春3号方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肝硬化腹水诊断要求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肝春3号方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20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肝功能,腹部彩超等指标。结果: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相比(P0.0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2组治疗前后ALB、ALT、AST、TBIL均有所改善,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腹部超声比较:门静脉内径,脾厚治疗前、后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腹水减退方面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肝春3号方能有效消退患者腹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联合西医对症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护肝、利尿、输注白蛋白、调整饮食及抗感染等西医综合措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软肝消水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68.89%)及总有效率(91.11%)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42.22%)及总有效率(77.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AST、ALT及ALB三项肝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两组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时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7例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影像学、腹水消退时间和程度,远期随访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肝功能及影像学结果、缩短腹水消退时间、提高腹水消退程度、降低远期腹水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对比单纯西医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有效改善肝功能,加速腹水消退,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活血中药敷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治疗效果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等.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8%(2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2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阳活血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何氏肚脐贴"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利尿、保肝等西药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外敷"何氏肚脐贴"。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2组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患者症状、肝功能改善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何氏肚脐贴"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价值。方法:从2012年1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中随机选取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舒肝方剂,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肝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LT、LN、H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有利于改善肝功能,并缓解肝纤维化进程,建议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软肝化纤汤联合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软肝化纤汤联合利尿剂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腹水的改变情况。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在对症治疗和利尿剂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软肝化纤汤煎剂,对照组42例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腹水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2组肝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软肝化纤汤联合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较单纯应用西药组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在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的确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109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对照组42例予西医常规对症处理;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影像学、腹水消退时间、不同程度腹水疗效及远期随访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肝功能及影像学结果、缩短腹水消退时间,以及对重度腹水疗效、控制远期腹水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腹水消退迅速,且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疗效及尿量、腹围、体重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茵虎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虎汤。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腹部B超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6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腹部B超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茵虎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21,36(14)
目的 研究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均于2018年6月—2020年4月接受治疗,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选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等药物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炙甘草汤合猪苓汤治疗的为试验组,2组患者治疗周期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腹水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ALT、AST、PCⅢ、APTT、PT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TA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 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可有效缓解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1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合猪苓汤,观察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腹水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肝区疼痛消失时间、ALT、AST。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腹水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肝区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LT、AST相比,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应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4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以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除了对照组治疗方法之外,给以中药结肠透析,隔天1次,观察时间为2周,观察临床疗效,肝功能变化及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肾血流动力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能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肾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间在河源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研究。将60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接受西医治疗的为对照组,另一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 %高于对照组的7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