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不同时段的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护理人员,观察组为2017年6月~2018年5月的护理人员。分析对照组护理人员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于观察组护理人员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质量及其护理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综合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中医护理技术,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评分为(90.35±2.85)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为(95.40±2.83)分、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评分为(96.30±2.25)分、中医特色护理评分为(95.65±2.85)分、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评分为(96.50±3.20)分、护士中医知识考核落实情况评分为(96.85±2.95)分、开展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情况评分为(97.55±1.8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为98.0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技术用于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药特色护理评价的构建与实施效果,以促进中医护理发展。方法:设2018年4~12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72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设2019年4~12月采用中医药特色护理评价的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中医综合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护理技术和技巧评分为(94.32±3.33)分,高于对照组的(74.66±3.42)分;操作水平评分为(95.21±2.34)分,高于对照组的(77.52±2.18)分;理论考核评分为(94.28±3.47)分,高于对照组的(78.78±3.67)分(P0.05);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34%(P0.05)。结论:中医药特色护理评价体系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资源管理对提高妇科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2018年4月妇科管理开始优化护理资源管理,将2018年4月~2019年6月设为实施后,2017年1月~2018年3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优化护理资源后,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文书填写、知识宣教、消毒隔离和综合护理质量评分分别是(91.29±2.21)分、(88.30±4.28)分、(91.65±5.43)分、(93.78±6.34)分和(92.22±5.12)分,均得到很大提升(P0.05);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为94.74%,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6.32%(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95%,高于实施前的74.32%(P0.05)。结论:妇科管理实行优化护理资源管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镜术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关节镜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观察出院前2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试验组为(74.23±21.54)分,对照组为(65.17±13.33)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膝关节镜术后中医护理有助于改善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护理质量评价运用于中医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46名临床护理人员,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常规中医护理管理(常规组)及护理质量评价管理(研究组),比较2组护理人员提高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医务人员及患者对研究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质量评价运用于中医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质评在中医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医院护理部自2019年开始试行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新标准,观察护理质量的改进,将2018年的20名护理人员设为实施前,将2019年的20名护理人员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中医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新标准的开展,使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实施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护理质量评分法前,护理质量的综合评分为(80.56±3.16)分,实施护理质量评分法后,护理质量的综合评分为(98.29±4.93)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护理管理中,通过使用护理质量评价法,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300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患者分为试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护理层级管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提高护理质量中应用护理层级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节护理人员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应用多功能自助服务终端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护理管理中使用多功能自助服务终端,将2017年4月~2018年6月设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3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为(94.21±2.94)分,高于实施前的(83.42±4.38)分(P0.05);患者办卡、缴费、打印报告单、预约等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6.15%和95.40%,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采用多功能自助服务终端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肛肠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情况。方法:医院肛肠科于2023年1月开始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管理,将2022年9—12月的15名护理人员和10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3年1—4月的15名护理人员和10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肛肠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频次、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治疗患者比例、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开展种类数目及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管理满意率情况。结果:实施后中医技术使用频次为(112.07±5.39)次/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患者比例90.00%,肛肠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开展种类数目(5.33±1.33)种/月,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管理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管理后,肛肠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情况明显改善,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质化管理用于内分泌科护理的作用。方法:对医院内分泌科2018~2019年的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将2018年设为实施前,2019年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护士13名,患者40例。实施前实行常规护理,实施后实行同质化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包括护士综合素质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护理缺陷发生率、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分为(90.76±3.89)分,高于实施前的(82.54±3.16)分(P0.05);护理质量评分为(98.76±3.89)分,高于实施前的(91.54±3.16)分(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1.53±7.32)分,高于实施前的(84.11±6.94)分(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5%,低于实施前的15%;患者满意度为100%,高于实施前的85%(P0.05)。结论:同质化管理用于内分泌科护理,可明显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护理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且可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护患纠纷和患者投诉率,提高管理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促进肾内科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发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医院肾内科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专科专病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SAS和SD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实施(97.83±4.24)分、中医专科专病护理路径(36.86±1.35)分、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开展(98.53±4.39)分、中医护理技术开展(96.77±3.2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9.71±1.55)分,SDS评分为(51.46±2.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内科中医专科专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方法:2014年1~6月对绍兴市中医院实施中医治疗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查房模式进行管理,采用实施前后自身对照法,将2013年7~12月实施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前作为对比观察比较。结果: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实施后的护士各项考核成绩评分及各项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评分(P0.05),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实施后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也显著高于实施前评价(P0.01),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中医护理查房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士专业技能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2月起在医院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将各项护理内容进行量化评价,并对制度进行调整,围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设置多项管理制度,通过具体的评分情况来评价中医护理管理质量,并根据评分结果不定期安排培训,促进中医特色护理的进步,在实施前后对护士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能力评价,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病情观察、情志干预、认知干预、护理技巧、环境管理等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建立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有效提高中医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了护士的工作能力,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吴云平  蒋艳君  施春芳 《新中医》2020,52(17):150-152
目的:观察中医老年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评价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收的老年患者(80例)、工作人员(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为基准,分为试验组(患者40例、工作人员25例,实施中医护理质量评价管理)、对照组(患者40例、工作人员25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2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估。结果:2组工作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方案、理论知识、特殊护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工作人员护理技巧、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老年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评价的效果显著,既可改善护理满意度,又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表单用于推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医院推拿科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表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情况和护理人员考核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重症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细节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健康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成绩得分为(97.45±2.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7.96±3.52)分;操作成绩为(98.25±1.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14±1.78)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96.89±2.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2±4.26)分(P0.05);护理不良事件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结论:推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表单可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联合四磨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0例患儿。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接受中医护理联合四磨汤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中医症状评分为(2.01±0.57)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的评分(1.09±0.13)分,2组评分相比较(P 0.0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的评分(P 0.05),其中,参照组满意度为82.35%,而研究组满意度为94.12%,2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护理联合四磨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ICU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2018年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起实施中医特色护理,2017年收治的32例患者为实施前,2018年收治的32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用于ICU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医优势与特色专科护理在外科的创新性实践效果。方法:医院自2021年1月起对外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将2020年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外科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实施前后外科护士的中医护理技术水平评分及实施前后患者对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外科的综合护理能力、中西医护理实践、护理服务能力、持续质量改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外科护士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评分、中医护理操作能力评分、中医综合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对外科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8.8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把握外科护理工作特点,发挥中医优势与特色专科护理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外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