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能级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方法:医院于2018年1月开始对手术室工作实行能级管理,根据能级管理评定、分级、职责、绩效等对手术室护士的能级进行划分,根据不同分工,使手术室护士互相协作,以提升手术室管理水平。比较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等。结果:实行能级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等评分均高于实行前(P0.05)。结论:能级管理用于手术室管理,能够促进手术室工作的进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医生、护士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便捷性。方法:依托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平台,将临床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放射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护理信息系统平台。结果:护理信息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数据安全,减少了无效统计,使护理质量评价更加有效,提升了工作质量。结论: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使临床护理工作更便捷,实现无纸化、无线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提高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等作为其绩效考核体制。结果:实施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护士绩效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中开展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能够使护理人员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仪器设备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同时研究相关管理方法,提高医院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方法:针对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仪器设备质量所存在的问题,规范化管理仪器设备,同时成立培训、考核小组,加强对手术室人员的培训。通过问卷调查表,调查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实施管理前后的护士考核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经实施管理后,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护士考核得分较管理前明显提高(P0.05);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管理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可有利于提高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避免因操作失误等致仪器设备损坏,从而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医生对手术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5S管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5S管理模式,以2016年7~12月护士的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1~6月护士的工作情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医生、患者对两组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在手术配合、应急处理、安全护理、器械管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5S管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改善了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建立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妇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实施后,此期间收治患者128例,于此时段内开展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建立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选择2016年为实施前,此期间收治患者128例,未建立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比较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建立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可提高医院妇科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获得患者好评。同时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可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研究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方法:针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质量存在的问题,规范化管理仪器设备,成立培训与考核小组,加强对手术室人员的培训。调查手术室实施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情况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结论:加强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避免因操作失误等导致仪器设备损坏,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医生对手术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医院手术室的1000例患者,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再选取2016年医院手术的1000例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而医生和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相关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以降低相应的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效果,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标准化管理框架在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中的作用。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对手术室管理方案进行调整,构建标准化管理框架,内容包括建立分级标准、手术预约标准、手术识别标准、安全核查标准等,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手术接台时间、护士日工作时长、首台手术开台延迟时间,并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手术接台时间、护士日工作时长、首台手术开台延迟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标准化管理框架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能够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改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软技能培训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1月,自2017年1月起针对手术室全体护士进行软技能培训,重视护士的软技能提升,充分发挥护士长的领头羊作用,加强团队沟通、完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环境,比较进行软技能培训前后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软技能培训后,手术室的接台效率、手术效率、手术质量、手术安全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与实施前相比在实施软技能培训后,手术室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重视手术室护士的软技能培训,提升护士的软技能水平,能够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改善了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片区化绩效分配方案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医院对手术室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实施片区化绩效分配方案,所有手术室护士均参与研究,将护士的绩效考核划分为工作量、岗位、能级3个部分,每个部分实行具体的量化指标,为实施后;统计并比较实施前(2018年)和实施后手术室工作数据,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不同时期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室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团队协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片区化绩效分配方案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改善了护士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构建以标识管理为基础的手术室规范化管理体系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手术室自2018年1月起设计手术室标识,将2017年7~12月设为实施前,2018年1~6月设为实施后。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构建以标识管理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体系,根据工作内容设计导向性标识、引导性标识、禁止性标识、警示性标识4类,并用颜色区分不同的管理范畴,标识设计完成后,明确相关规章制度,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手术准备时间、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和医师满意度。结果: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上升,手术准备时间显著缩短(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医师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构建以标识管理为基础的手术室规范化管理体系,能够显著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及管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率,改善医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无菌质量、护理记录、物品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医生满意度评分为(97.90±1.20)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9.20±0.6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40±4.20)分和(91.00±2.00)分(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改善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5年1月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并选择在这期间的3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应用微信平台前后的外科护理质量、信息传导效率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医院外科护理管理应用微信平台后,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应用前;外科应用微信平台后,信息接受率明显高于应用前;应用微信平台后,外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结论: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可明显改善信息传导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流程图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调整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案,设计并制作手术室护理流程图,共包括工作环节、技术操作、仪器操作、应激事件等项目,流程图设计完成后,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学习并开始应用,所有新入职护士均必须熟练掌握护理流程图,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并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的手术效率、接台效率、风险防控、应急处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流程图全面覆盖了手术室的各项护理工作内容,能够为护士工作提供规范指导,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对护理人员未进行危机管理为实施前,2016年对护理人员进行危机管理为实施后,对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患者、患者家属、进行手术的医生、麻醉师等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手术室护士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实施后患者、患者家属、进行手术的医生、麻醉师等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使用危机管理后,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患者、患者家属、手术医生、麻醉师等对护士的满意度,既确保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肿瘤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护理人员的职务、职称、学历及能力等情况及护理工作特点,将护士分为N0级助理护士、N1级初级护士、N2级中级护士、N3级高级护士、N4级专家护士五个层级,以小组为单位排班,每组新老、强弱搭配,进行分层管理。并与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分层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分层管理能够提高肿瘤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绩效考核在脊柱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2019年调整脊柱外科护理管理方案,制定完整的绩效考核细则,内容包括劳动纪律管理、仪容仪表管理、五常法管理、消毒隔离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等,将各项内容进行量化评定,每月进行一次专项会议,对本月绩效考核评分较低的项目进行整改,实现管理质量持续提升,为实施后。分别统计实施前(2018年)和实施后的管理数据,比较不同时期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并于不同时期各随机抽取100名患者参与满意度调查,比较不同时期患者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脊柱外科的护理服务态度、管理制度执行、护理风险防控、护理文书书写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脊柱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能够对护士的各项工作质量进行准确评估,显著提高了脊柱外科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在手术室实行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探讨分层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在2014年5~10月期间松阳县人民医院对手术室的护士没有进行分层管理,期间收治患者200例,为管理前,另在2014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对手术室的护士进行分层管理,期间收治患者200例为管理后。管理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管理后以分层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并比较管理前后手术医生、患者对手术中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管理前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管理后明显低于管理前;管理前后手术医生、患者对手术中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管理后明显高于管理前。结论:实行分层管理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其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均得到明显的提升,手术医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提示采用手术室护士分层管理的措施是切实可行的,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在肝胆胰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4月起对肝胆胰外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全面实施柔性化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重视护士的工作需求和健康状况,管理策略调整上体现民主精神,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比较实施前后6个月的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护士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肝胆胰外科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对管理的满意度评价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柔性管理方案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肝胆胰外科的管理质量,改善护士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