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逐瘀化痰汤治疗64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眩晕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地芬尼多片25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逐瘀化痰汤治疗,日1剂口服,14日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液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液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低(P0.05)。结论逐瘀化痰汤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服用定眩汤前后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定眩汤口服,对照组予西比灵。两组均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TCD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及全血还原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基底动脉(BA)及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的收缩期血流速(Vs)、舒张期血流速(Vd)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BA、RVA"的Vs、Vd及"LVA"的V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汤治疗肝阳夹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改善脑部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优于西比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实验组加用天麻钩藤饮,连续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左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全血低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改善脑部血流速度,稳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聪明汤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聪明汤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听力均明显改善(P均<0.05),研究组低频区听力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耳鸣、眩晕、呕吐等伴随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联合高压氧可显著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听力状况及伴随症状迅速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天麻熄风口服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凝指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天麻熄风口服液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凝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的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凝指标APTT、P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凝指标APTT、P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熄风口服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凝状态,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阻止脑梗死急性期进展,促进脑梗死患者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指标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数,缓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法针刺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对肝阳上亢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99例肝阳上亢型TIA患者(2017年2月—2019年12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3例。A组接受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B组接受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C组接受醒脑开窍法针刺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比较3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眩晕、视物昏瞀、半身麻木)、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血液高切黏度(200 m Pa·s)、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结果 3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眩晕、视物昏瞀、半身麻木评分均低于A组、B组(P 0.05);治疗后,C组血液高切黏度(200mPa·s)、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较A组、B组低(P 0.05),而3组红细胞压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开窍法针刺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TIA,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血脂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证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眩晕症状,降低血脂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患者用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永凤  张军生  张建涛  彭力亚 《河北中医》2010,32(11):1623-1624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天麻、当归、川芎治疗小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小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配方颗粒天麻4 g,当归6 g,川芎2.6 g,每日2次,早晚饭后冲服。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1)。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天麻、当归、川芎能降低血也流变学指标,治疗急性小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芪葛蛭丹通络汤对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金银冠心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心脉瘀热、血瘀内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稳定型心绞痛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金银冠心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肌耗氧量、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54.76%(P0.01)。治疗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心肌耗氧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心肌耗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红细胞变性指数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液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变性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金银冠心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急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联合手法治疗,并从疗效观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等实验室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急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不失为一种方便、简捷、安全、经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脉血康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脉血康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5,(12):1575-1577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黛力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天麻钩藤饮,以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治疗组治疗后CH、HDL-C等指标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变化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LVA、RVA、BA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可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应用控制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抗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风醒脑口服液口服或鼻饲,每次25 mL,每日3次,连用14d.监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眩晕症状改善迅速,治疗组后循环血流速度、搏动指数以及患者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风醒脑口服液能有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银杏黄酮苷与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8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银杏黄酮苷治疗,2组患者共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以及有无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一般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均有改善情况,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适情况。结论:银杏黄酮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并且安全性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芬芳 《新中医》2023,55(5):141-143
目的:观察产后调理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产后调理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调理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疗效显著,能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有利于血肿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6例予以甲钴胺治疗,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水平,同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74%)低于研究组(89.1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正中神经MNCV、SNCV及腓总神经MNCV、SNCV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SOD、GSH-Px、T-AOC水平升高,血清MDA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能提高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毛海军 《河北中医》2016,(7):1070-1074
目的观察丹七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七软胶囊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并进行比较;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及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比较;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71.1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T、TT延长,APTT缩短,FIB、NSE、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下降,SOD水平及ADL、MAS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后以上指标2组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七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肺通络汤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清肺通络汤,观察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两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组内、组间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结论]清肺通络汤有降低调节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