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医院自2017年2月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加强检验人员对检验标准的认识。比较分析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前(2016年2月~2017年1月)与后(2017年2月~2018年1月)临床科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与检验技师检验标准知晓率。结果: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好于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P0.05);持续质量改进措施采用后,检验技师的检验标准知晓率相比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应用于检验质量管理,提高了临床科室满意度和检验质量,提高了检验技师的检验标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检验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医院在检验管理中于2017年1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并将2017年1月前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作为对照。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检验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统计意外事件发生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检验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检验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改善检验科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标本检验质量控制中的管理效果。方法:自2018年11月起在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2018年1~10月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9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检验质量控制评分。结果:实施后医院检验的质量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升医院检验质量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中医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17年8月开始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2016年8月~2017年7月为实施前,2017年8月~2018年7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患者90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骨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质量管理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和护理投诉纠纷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22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持续质量改进实施时间,将其分为2016年1~7月持续质量改进前的对照组和2016年8月~2017年2月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的观察组,评估和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JCI评审标准为基础的检验科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1~2016年期间,检验科JCI标准实施前的2011~2013年与JCI标准实施后的2014~2016年检验样品,比较和分析其差错率及满意度。结果:与JCI标准实施前相比,JCI标准实施后检验结果差错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应用于检验科的质量管理,能够提升检验科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检验科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耳鼻喉病房2017年1~3月收治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的252例患者为实施前。选取2017年4~6月收治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230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的各项目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耳鼻喉病房中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医护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在医院检验科管理工作中开展分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价值。方法:在2017年1~6月医院检验科开展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在2017年7~12月医院检验科管理工作中实施分级管理模式,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检验科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比实施前要高(P0.05)。结论:在医院检验科管理工作中实施分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增进检验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中隐患事件上报在病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病房质量管理中每日由病房管理CQI小组评估病房管理存在的隐患事件,上报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有效的整改措施,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统计病房质量管理效果,并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的2016年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中隐患事件上报在病房质量管理中,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麻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手术室安全用药的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在2017年1月开始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2016年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实施前,2017年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麻醉安全用药的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用药管理合格率与规范用药合格率高于实施前,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室麻醉安全用药管理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医院就诊的440例患者,2016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220例患者为实施前,2017年4~10月收治的220例患者为实施后,在护理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并对实施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的病区管理、规范服务、分级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抢救药品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意外跌倒缺陷、高危药物外渗缺陷、医源性皮肤损伤等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妇科病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妇科的临床护理质量,减少相关护理缺陷的发生,可预防纠纷发生,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对中医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医院中医骨科于2018年5月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2017年10月~2018年4月为实施前,2018年5~10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骨科专科护理、安全管理、骨折固定、健康宣教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医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对医院生化检验的重要性。方法:医院从2018年1月起对检验科进行生化检验的质量管理,2017年为实施前,2018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进行相关标本检验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管理质量的因素,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管理质量评分。结果:检验科管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影响因素按照发生频次从高到低分别为检验的环境温度、检验环境的湿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环境洁净度、样品质量合格情况、清洗液更换情况等。实施后患者标本的检验环境温度、检验环境的湿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环境洁净度、样品质量合格、清洗液更换情况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医院检验科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十分必要,从分析影响管理质量因素的角度制定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综合病区药品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医院综合病区2017年5月~2018年4月沿用传统药品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前。2018年5月~2019年4月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药品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病区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评估药品管理水平。结果:实施后病区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对病区药品管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综合病区实施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药品管理质量,降低缺陷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和药品不良事件,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检验科试剂的科学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采购的184种中药试剂为研究对象,2017年4~10月开始实施科学管理,将2016年10月~2017年3月设为实施前,2017年4~10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科室的满意度和试剂指标变化。结果:实施后的科室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 0.05),试剂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结论:检验科试剂管理中,科学管理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中7S现场管理的运行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医院检验科做生化检验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起在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7S现场管理,2017年7~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6月为实施后。统计实施前后检验科室内质控考核评分、检验差错率、医疗垃圾处理正确率。结果:实施7S现场管理后,医院检验科的室内质控考核平均得分明显提高,医疗废物垃圾处理正确率明显提高,检验结果差错率明显降低,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验科质量管理中应用7S现场管理,可有效减少检验差错,正确管理检验科医疗废物,提高检验科质量控制,并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减少院感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态势分析法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产科2016年7月~2018年6月的1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自2017年7月起于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态势分析法。2016年7月~2017年6月为实施前,2017年7月~2018年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统计实施前后护士与产妇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产科护理管理质量各项目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士与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态势分析法,通过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加以改进,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好的服务于产妇,提升护士和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医院妇产科的3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起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16年6月~2017年5月为实施前,2017年6月~2018年5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针头脱出、静脉滴注流速异常、用错药物、遗漏护理项目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护理管理效果较为理想,不仅能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还能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整改应用于医院检验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检验人员12名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实施持续质量整改,2017年未实施持续质量整改;观察实施前后的临床科室满意度,且评估实施前后检验人员的检验标准知晓情况。结果:实施后的临床科室满意度高于实施前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施后检验人员的检验标准知晓情况高于实施前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质量整改应用于医院检验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产科抢救药品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运用效果。方法:将医院产科2016年实施常规管理时设为实施前,将医院2017年实施持续改进管理后设为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同时记录实施前后管理期间护理人员清点抢救药品的时间。结果:实施后药品存在的问题显著少于实施前,且护理人员清点抢救物品时间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产科抢救药品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对抢救药品管理质量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