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及高脂血症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及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80~120 U/kg,待血红蛋白(Hb)11 g/dl或血细胞比容(Hct)上升至33%后减量。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治疗前减少。同时治疗组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结论左卡尼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同时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倒,两组病人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 U/kg,待血细胞比容上升至0.33后减量.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l.0g,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仅为治疗前的一半,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左卡尼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及提高其疗效,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3.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2组同时于血透后予以r-HuEPO 100~150U/(kg·周)皮下注射,待血红蛋白Hb≥110g/L,红细胞压积(Hct)≥30%后减量,维持Hct在30%~35%;治疗组另于每次血透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共12周。结果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红细胞生成素的每周平均用量较对照组少,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刘远战 《临床医学》2006,26(12):28-29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将30例贫血和营养不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单独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另一组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改善效果。结果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及营养不良有改善作用,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旋卡尼汀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MHD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RBC、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MHD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可有效纠正贫血状态,调节铁代谢,且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采用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常规治疗相比,联用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左卡尼汀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以及对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应用红细胞生成素的同时口服补充左卡尼汀,对照组单用红细胞生成索。治疗8周,两组红细胞生成寨初始用量均为每周150U/Kg,当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压积≥30%时,EPO逐渐减量至维持量。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且治疗组红细胞生成素的维持用量更少(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治疗组于透析后应用左旋卡尼汀1.0g,同时应用rhEPO 3,000u皮下注射2~3次/周.对照组单用rhEPO 3,000u皮下注射2~3次/周,rhEPO剂量每月调整一次,待血红蛋白(HB)≥100g/L、红细胞压积(HCT)≥30%时,rhEPO逐渐减量至维持量,以期使HB、HCT达到并维持在100~120g/L、30%~35%,共治疗12周.结果 治疗组患者HB、HCT、血浆白蛋白(ALB)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治疗组血压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另外治疗12周结束后治疗组rhEPO用量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左旋卡尼汀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状态,提高rhEPO的疗效,减少rh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 0例,分别设为治疗组2 0例,对照组2 0例,每次透析后治疗组注射左旋卡尼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疗程共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外周血Hb、Hct。记录血压升高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Hb、Hct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肾性贫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引起的副作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左卡尼汀结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方案用于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中抽取6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对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贫血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象指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肾性贫血患者接受了左卡尼汀结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方案治疗后,和对照组贫血患者相比较,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的血象结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整体贫血治疗有效率更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肾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周期长,利用左卡尼汀结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升贫血指标,且安全性较为突出,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11.
李淑梅 《临床医学》2012,32(9):72-73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合并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血液透析室ESDN合并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常规给予铁剂、叶酸、复合维生素、促红素治疗,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后加用左卡尼汀1.0 g,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以及两组临床心绞痛、肌肉痉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上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肌肉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提高促红素治疗ESDN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临床心绞痛、肌肉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LC)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肾贫血综合征(CRA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EPO组34例,LC联合EPO组34例。EPO组仅每周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EPO 10 000 U,LC联合EPO组每周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EPO 10 000 U,同时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缓慢注射LC 1.0 g。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LVDs/d);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 LC联合EPO组Hb、Hct升高较EPO组明显(P均<0.05),LVEF提高、LVDs/d缩小以及心功能改善也优于EPO组(P均<0.05)。结论 LC联合EPO治疗CRAS疗效明显优于单用EPO。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方法: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EPO及左旋卡尼汀治疗,B组给予EPO及等容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治疗前、后第4,8周测定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结果:A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且A组的EPO平均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应用EPO可以改善肾性贫血,提高EPO疗效,可以减少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静脉补充左卡尼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病情稳定2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应用12周。结果静脉补充左卡尼汀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药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血球压积有升高,血浆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有升高。药物不良反应轻,停药后可缓解。结论左卡尼汀能有效地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卡尼汀的缺乏。  相似文献   

15.
蔗糖铁佐治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行血液透析的CRF并贫血的患者120例用促红细胞生成素-β治疗,其中40例加用静脉注射蔗糖铁(venofer)治疗,40例加用经口硫酸亚铁治疗,40例不给铁剂作为对照组,以上3组同时观察3个月.结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β后,3组患者贫血均改善,但对照组基础铁低,促红细胞生成素-β疗效差,用量大,比蔗糖铁组多32.5%;硫酸亚铁组血红蛋白每月上升13.5g/L,促红细胞生成素-β用量比蔗糖铁组多15.6%;蔗糖铁组血红蛋白每月上升18.2g/L,且促红细胞生成素-β用量较小,与对照组及硫酸亚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补铁的方式,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β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及r-HuEPO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r-HuEPO治疗,疗程为20周。治疗前、后每4周测定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主要生化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每周r-HuEPO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b和HCT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r-HuEPO的每周平均用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注射20周后观察组的各项生化指标稳定。结论 r-HuEPO联合左卡尼汀能有效改善长期血透患者的肾性贫血,且可降低r-HuEPO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力  刘伏友  彭佑铭  陈星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107-210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左卡尼汀及rhEPO治疗,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及rhEPO治疗,疗程为12周.治疗前、治疗后每4周测定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统计rhEPO的总量,同时观察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的发生率低(P<0.05),于治疗12周结束后,治疗组rHEPO的用量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应用rhEPO可以改善肾性贫血,并且可以减少rhEPO的用量,降低rhEPO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丁(L-CN)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H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HD后予以r-HuEPO 100~150 U.kg-1.W-1皮下注射,待红细胞压积(HCT)≥30%后减量,维持HCT在30%~35%之间,治疗组同时于每次HD结束前5 min静脉推注L-CN 20 mg/kg。结果用药12周后,治疗组血红蛋白(HGB)浓度、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HuEPO相关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HuEPO维持量为治疗前的1/3~1/2,而对照组剂量无明显改变。结论 L-CN能显著提高r-HuEPO的疗效,减轻r-HuEPO的抵抗,减少r-HuEPO用量,从而降低r-HuEPO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细胞、血脂、炎症因子、营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36例行MHD治疗2~5a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给予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琥珀酸亚铁片治疗,透析后未应用任何药物;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次,3次/周,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及B水平。结果治疗期间2组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均未改变。观察组治疗后Hb与Hct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1),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b与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2组治疗前、后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改善MHD患者贫血与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及促红素,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素,疗程16周。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高血压、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EPO用量,降低促红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