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雾化吸入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将慢阻肺伴呼衰患者的实验组,非呼衰患者为对照组,均在血氧饱和度仪监测下行雾化吸入治疗。动态记录吸入前、吸入后的SaO2变化。将吸入前与吸入后5分钟,10-15分钟的数值取差值d,经t检验,得出实验组在吸入前后的SaO2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经t检测,P〉0.05,得出吸入前后的SaO2差异无显著性。并提出了有效的吸入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患者血氧饱和度影响8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新华  腾鸿  李岱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78-1178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通过雾化吸入可以直接进行抗炎、解痉、稀释痰液及扩张支气管等治疗,因而是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常规的超声雾化治疗时往往会影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胸闷、憋气等,有时不得不中断治疗。本科自去年开始运用氧气驱动雾化面罩治疗COPD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避免了超声雾化吸入引起的不良反应,现以万托林雾化吸人为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阻肺、COPD)伴呼吸衰竭(呼衰)患者在雾化吸人过程中往往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有的则难以坚持治疗,影响了疾病的治疗进程。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更适宜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雾化吸人方法。2002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收集了6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4.
超声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的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超声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为有效的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实施依据。方法对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雾化吸入时观察吸氧流量、雾化喷嘴与切口的距离以及雾化时间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行雾化吸入同时吸氧,给氧流量最佳为3~5L/min,雾化喷嘴与气管切口距离最佳为8~10cm,雾化时间最佳时间为15~20min。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时氧流量、雾化喷嘴与切口距离、雾化时间影响患者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急性阻塞性帅疾病(AOPD)患儿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患AOPD的住院婴幼儿240例,将其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每组再分为氧气雾化组和超声雾化组.并在雾化治疗时监测SaO2的变化。结果 氧气雾化时SaO2明显升高(P〈0.01),雾化结束后的SaO2与雾化前比较却无显著的变化;但超声雾化吸入组的直症组,其SaO2显著低下(P〈0.01)。结论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AOPD患儿的SaO2有显著影响,氧气雾化吸入比超声雾化吸入更适于AOPD的患儿;对雾化吸入后SaO2明显下降的患儿,改变护理措施往往能达到提升SaO2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阻肺、COPD)伴呼吸衰竭(呼衰)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往往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有的则难以坚持治疗,影响了疾病的治疗进程。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更适宜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雾化吸入方法。2 0 0 2年10月~2 0 0 3年10月,我科收集了6 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2组,分别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加鼻塞吸氧2种方法进行治疗,并以血氧饱和度(SaO2 )作为观察参数,经比较观察,结果发现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较超声雾化吸入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有明显优点,避免了雾化吸入治疗中病人由于Sa…  相似文献   

7.
不同雾化吸入对脑出血开颅术后病人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和常规超声雾化吸入对全身麻醉脑出血术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出血开术后病人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病人使用氧气雾化吸入,B组病人使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病人雾化吸入前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A组病人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对提高脑出血开颅术后病人血氧饱和度优于常规超声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雾化吸入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予以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并予以雾化吸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综合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干预前血氧饱和度为86.96&#177;3.19,干预后血氧饱和度为88.34&#177;3.06;实验组干预前血氧饱和度为83.74&#177;4.17,干预后血氧饱和度为92.78&#177;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提高患者对雾化吸入知识的了解,从而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95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47例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48例,超声雾化吸入组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对血饱和度的影响.结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比雾化前增加,而超声雾化吸入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雾化开始后比雾化前降低,两者比较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缺氧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雾化吸入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祛痰、预防肺部感染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07—2013-07期间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性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B组患者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两组对比B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O2、PCO2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A、B两组之间对比,B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出现1例失眠,B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进行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崔英  陈庆玲  孙继红 《护理研究》2008,22(6):1613-1615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它具有消炎、平喘、稀释痰液和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喘息型肺炎发病率的增加,用空气压缩泵或氧射流雾化吸入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及表面型皮质激素治疗喘息状态越来越普及。目前临床上多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疾病,用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相似文献   

12.
于萍  崔雪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99-1901
目的探讨急性阻塞性肺疾(AOPD)患儿采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患儿360例,分别随机给予超声、氧气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和常规护理,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两组在雾化前和雾化5min时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超声组和氧气组雾化前后,以及压缩泵组雾化5min时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AOPD患儿的SpO2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氧气雾化吸入比超声和空气雾化吸入更适于AOPD的患儿,对雾化吸入后SpO2明显下降的患儿应及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颅脑外伤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心率的影响.方法 将79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42例)和氧气雾化吸入组(37例),氧气雾化吸入组采用氧气作为气源,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超声雾化组采用超声雾化.比较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心率变化,及胸闷、喘憋等缺氧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起声雾化吸入组血氧饱和度在雾化开始后比雾化前降低,心率增快.而氧气雾化吸入组血氧饱和度比雾化前增加,心率降低.超声雾化吸入组的缺氧发生率显著高于氧气雾化吸入组(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更适合使用氧气雾化吸入疗法,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抗感染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对老年胸部手术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胸部手术患者60例,按术前肺功能测定,将肺功能减退的20例作为实验组,肺功能正常的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开始进行雾化吸人(以下简称吸人).检测吸入前、中、后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吸人中的反应.对SpO2降低者于以后的吸人中采取相应措施,以观察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吸入5 min、10 min时,SpO2较吸入前有下降;吸入15 min时,SpO2明显下降,吸入结束后5 min,SpO2有明显升高,但仍比吸入前低(P<0.05或P<0.01);对照组吸人10 min时,SpO2较吸入前明显上升(P<.05),吸入结束后5 min,SpO2有下降,但比吸入前稍高(P0.05);实验组在吸人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采取相应措施后缓解.结论 雾化吸入对肺功能减退患者的SpO2:有显著影响.对SpO2下降者,采取相应措施能提升SpO2.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反应情况,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后,并进行相应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11例,对其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进行相应的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舒适度、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抑郁、焦虑情况均有所改善,且对照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而满意度以及舒适度全部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可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在治疗中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过程中较好的氧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对照研究,将采用两种不同吸氧方法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电动雾化吸入同时采用经鼻导管吸氧(64例)。动态记录两组吸入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结果两组SaO2在吸入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开始吸入后的5、10、15、20、30m in时,A、B两组S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各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组SaO2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电动雾化吸入时,在口含器旁加一氧气管进行吸氧,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低氧血症,而对心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往往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有的则难以坚持治疗,影响疾病的治疗进程。为解决这一难题,寻找更适合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雾化吸入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对3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崔英  陈庆玲  孙继红 《护理研究》2008,22(18):1613-1615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它具有消炎、平喘、稀释痰液和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喘息型肺炎发病率的增加,用空气压缩泵或氧射流雾化吸入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及表面型皮质激素治疗喘息状态越来越普及[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和氧气雾化吸入组各64例.氧气雾化吸人组采用氧气作为气源,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超声雾化吸人组采用超声雾化.采用X2检验比较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缺氧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超声雾化吸入组血氧饱和度雾化开始后比雾化前低3%~8%,而氧气雾化吸入组比雾化前增加2%~6%.超声雾化吸入组的缺氧发生率显著高于氧气雾化吸入组.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更适合使用氧气雾化吸入器,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抗感染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之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