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与不快,避免因遭受挫折打击可能招致的生理疾患或心理障碍,人们常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心理防卫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杜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308-1309
目的:探讨门诊患者心理状态。如何对个体作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随即抽取将实施门诊手术的1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实验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结果:160例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实验组在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防止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通过术前心理状态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手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护士不仅应具备现代护理技术,而且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患者的生活阅历、文化水平、职业等不同,其心理需要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认同患者被尊重权护士尊重患者的人格、意志和权利,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虚心听取患者意见。医院门诊许多患者,病情各异,想法和要求差别很大。有的迫切希望能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为他看病,有的想找个专家就诊,尤其是年轻女患者,要求女医生为她作某些检查;异地就医的患者,因人生地不熟,或不懂方言及医院的规章制度,希望给予指点等。医务人员,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医疗制…  相似文献   

6.
学龄前儿童患病后,因环境改变,疾病影响及年龄特点,在感觉、知觉、情绪、行为及个人需要等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出现一系列特征性心理反应,并影响到疾病的转归。护士应高度重视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病儿躯体舒适,精神愉快,达到接受护理的最佳状态。幼儿患病后常见的心理特征有:①恐惧,惶惑心理:病儿住院往往认为是被父母抛弃或惩罚,又因陌生的环境,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医生,以及各种医疗护理操作,都会使患儿产生恐惧不安心理。②不能正确感知病变部位、性质、程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工流产受术者的心理反应,笔者观察一年到我站进行人工流产的169例受术者发现,有42例出现焦虑情绪,通过心理干预及精神护理,在干预后焦虑者有下降趋势,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别。心理干预能恢复受术者身心平衡与协调,消除顾虑从而降低焦虑情绪。而心理护理作为一种外在社会力量,不仅帮助受术者恢复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年化的程度日趋严重。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达到10%,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处于衰老与退化状态。据有关统计,全国老年人群中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为51·8%,许多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而且大多数疾病为慢性病,需要长时间治疗。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267人,男124人,女143人,65岁以上老年人占84%。随着健康状况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在心理上产生一些变化,单靠打针、服药,不掌握病人的思想情绪变化就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通…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16日6时,京珠高速公路安阳段的一辆客车因车速太快发生翻车。车上31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其伤员全部收住到我院,我们对获救人员的心理应激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及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把个人渴望得到但又不能获得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是个体在遭遇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困窘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让自己得到心理解脱的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我在注射室工作8年多.平均每年肌肉注射36000人次,年龄最小的20d,最大的84岁。其中2岁以下占20%,2~6岁占20%,7~10岁占15%。成人占45%。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状态,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欧晓霞 《淮海医药》1999,17(4):58-58
手术对于患来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不良心理反应的存在不仅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关系患安危。老年患对手术表现的心理反应更为强烈,手术室护士应了解患心理状态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老年人配合手术,使他们顺利度过手术关。  相似文献   

14.
6月,时间调整后首次高考的大幕将徐徐拉开,这一场总攻战就要打响了。 高考的帷幕很快会落下,然而,“硝烟”并没有那么快地散去。为此战役而殚精竭虑的考生们仍有不少跋涉在困惑的心理沼泽中,面临着另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5.
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新华  袁玉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85-3486
我们对150例手术病人进行了心理调查,准确分析病人心理反应,积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手术的成败有着重要的意义。1临床资料本组150例病人,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9~80岁。手术种类包括:泌尿科手术60例,普外手术70例,其它手术20例。2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1焦虑和恐惧反应  相似文献   

16.
干休所老干部的心理状态转变主要分为四个期:脱离期、缓冲期、适应期和稳定期.随着四个时期的转变,老干部主要表现出以下心理特点:自尊与自卑心理共存,孤独感增强,缺乏安全感,敏感性增加.围绕基于干休所老干部的心理变化特点所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的研究甚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焦虑、抑郁情绪,"空巢家庭"相关心理问题,主观幸福感.因此要求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符合干休所老干部心理特点的心理保健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掌握心理特点,注重心理疏导;营造多维环境,满足心理需求;增加社会支持,提高主观幸福.  相似文献   

17.
骨折是以身心痛苦,肢体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起病急、治疗周期长、易留后遗症。骨折病人大多发病突然,毫无心理准备,发病后环境突然改变,不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而且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极易产生急躁、不安、恐惧的心理和不配合情绪,所以,对此类病人应有针对性地  相似文献   

18.
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骨科每年收治各种骨折病人 ,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 ,均痊愈出院。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 ,共收治各种骨折病人729例。470例 ,女259例 ,年龄1 5岁87岁 (平均43 6岁 )。头颅 (包括颅底 )骨折45例 ,颈椎骨折23例 ,肋骨骨折103例 ,胸椎骨折69例 ,骨盆骨折57例 ,腰椎骨折69例 ,锁骨骨折42例 ,四肢骨折321例。其中复合性骨折207例 ,粉碎性骨折186例 ,开放性骨折94例。车祸引起的骨折607例 ,占83 2 %。2骨科病人的心理及心理护理骨科病人多为车祸引起的急性创…  相似文献   

19.
刘淑梅 《河北医药》1990,12(6):372-373
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是当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医学模式不断推进医学心理学及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为护理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我国医学心理学运用于临床的时间不长,心理护理也只是随着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于近几年才逐渐引起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本文拟就心血管病住院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初步体会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患心血管病住院病人,除具有一般病人的心理活动外,还有自己的特点,对病情影响较大,倘若施以心理护理可收到较好效果。我科1988年5月~  相似文献   

20.
谈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