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过氧乙酸对复用的血透管路及透析器进行消毒的效果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乙酸作为血透管路与透析器复用的消毒剂 ,其效果已得到肯定 ,但其有效浓度与消毒时间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我院血透室在 1999年 3月~ 1999年 7月期间对随机化抽取的 6 0套血透管路与透析器 ,采用了 0 .1%~ 0 .2 %过氧乙酸消毒剂进行消毒灭菌 ,并进行了检测 ,均符合要求。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于本院血透室 1999年 3月~ 1999年 7月血透复用的管路与透析器各 6 0套。给灌现配的 0 .1%~0 .2 %过氧乙酸消毒剂进行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时间为 4h ,有效期为 7d。1.2 操作方法 将血透结束后的管路与透析器做好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及低温(4~10℃)下的有效保存时间.方法随机选30套用0.35%的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下存放,1~5天后分别作有效浓度测试;随机选30套用0.35%的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低温(4~10℃)下存放,1~8天后分别作过氧乙酸有效浓度测试.结果经0.35%过氧乙酸消毒灭菌的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及低温下存放,其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有较大的差异.结论因过氧乙酸在低温下分解较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氧化分解速度加快,灭菌性能随之下降,因此,经过氧乙酸消毒灭菌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应低温保存,以延长其消毒灭菌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及低温(4-10℃)下的有效保存时间。方法 随机选30套用0.35%的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下存放,1-5天后分别作有效浓度测试;随机选30套用0.35%的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低温(4-10℃)下存放,1-8天后分别作过氧乙酸有效浓度测试。结果 经0.35%过氧乙酸消毒灭菌的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及低温下存放,其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有较大的差异。结论 因过氧乙酸在低温下分解较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氧化分解速度加快,灭菌性能随之下降,因此,经过氧乙酸消毒灭菌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应低温保存,以延长其消毒灭菌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4.
过氧乙酸浓度稳定性与温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乙酸 (peracetic acid,PAA)为广谱消毒剂 ,有效浓度为 0 .2 %~ 0 .5% ,是消毒复用透析器、透析管理想的消毒液。用过氧乙酸试纸 (peracetic- acid- reagentpotenc test)检测 PAA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试验分 A、B两组进行 ,A组置于 2 2~ 2 5℃暗处试验 ,B组置于 2~ 4℃暗处试验。结果显示 ,B组 PAA有效浓度维持日数达 1 4d。因此 ,消毒复用透析器、透析管均应放置在 2~ 4℃暗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过氧乙酸与甲醛2种消毒剂在透析器复用中的效果。方法:透析器复用采用0.3%过氧乙酸消毒的为A组,采用2%甲醛消毒的为B组,分别比较2组细菌培养、病人透析后血尿素氮、肌酐值及透析器血室容积(FBV)等指标。结果:2组上述3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过氧乙酸可以取代甲醛作为透析器复用消毒剂,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过氧乙酸浓度稳定性与温度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过氧乙酸为广谱消毒剂,有效浓度为0.2%-0.5%,产国际上认同的消毒复用透析器,透析管最理想的消毒液。由于其遇热不稳定性,本实验应用过氧乙酸试纸检测PAA消毒液有效浓度,目的是对应过氧乙酸消毒透析器,透析管有效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过氧乙酸和伦拿灵消毒对透析器的影响。方法对23例患者使用的透析器分别用过氧乙酸和伦拿灵消毒处理,检测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计算出其下降率;对透析器使用后的容积进行对比;对同一个患者使用的两个透析器(分别用过氧乙酸和伦拿灵消毒处理)进行电镜观察;记录透析器复用过程中的过敏反应、透析器有无破膜以及丢弃的原因。结果透析器重复使用5次,两种消毒剂对清除率的影响无差异,7次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伦拿灵消毒处理的透析器使用容积明显大于过氧乙酸,破膜发生率低;电镜下明显可见过氧乙酸消毒处理第6次使用后的透析器血室腔内有血液成分残留。结论伦拿灵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清除透析器血室腔内残留的血液成分,在透析器重复使用10次时仍可维持有效的血室腔容积,对透析器清除率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林萍  常晓敏  高玉霞 《护理研究》2008,22(4):341-342
[目的]比较复用透析器的不同冲洗方法.[方法]将过氧乙酸消毒后的复用透析器20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套.对照组采用直接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采用透析液循环法冲洗.[结果]对照组冲洗透析器耗时14.60 min±1.08 min,需生理盐水2 210 mL 171 mL,且终末管路冲洗液仍可检出残留的过氧乙酸.实验组冲洗透析器耗时5.40 min±6.84 min,需生理盐水453 mL±46 mL,且终末管路冲洗液只检出微量的过氧乙酸.两组比较冲洗所用时间、生理盐水用量、过氧乙酸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用透析液循环法冲洗复用透析器,减少病人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降低透析成本,减少病人等待透析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血液透析(血透)中,选0.12% 过氧乙酸稀溶液复用于血透物品,如透析器、动静脉血路管等的消毒灭菌,效果满意,无副作用,配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热原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微生物污染与消毒剂浓度调查。结果,消毒透析器所用过氧乙酸浓度低至0.05%~0.16%,贮罐中自来水、反渗水及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的细菌总数分别高达 11 200cfu/ml、 1580cfu/ml与 1250cfu/ml,透析液、反渗水细菌内毒素阳性率均为 100%( 20/ 20)。经确保过氧乙酸浓度≥0.3%,缩短消毒周期,改善液体过滤除菌设备,液体微生物检测均达标,未再出现热原反应。  相似文献   

11.
消毒剂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消毒效果.SARS流行期间,过氧乙酸为卫生部指定的消毒产品,为了解市场销售及辖区医院使用的过氧乙酸质量状况,加强消毒产品监督管理,于2003年4~5月份,随机抽检了58份过氧乙酸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2.
复用透析器不仅可以降低治疗费用、节约物品,还能提高膜生物相容性,减少透析反应。因此,透析器的复用不仅在第三世界国家得到发展,而且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也得到提倡。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出现不少问题,尤其是复用透析器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用及其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此,我们应用05%的过氧乙酸(PAA)和1%的次氯酸钠(NaOCl)进行透析器复用消毒,并对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时间与透析器破膜、发热反应的关系以及对透析器毒素清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儿童玩具有效消毒问题,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含氯消毒剂与过氧乙酸消毒剂消毒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或用160 g/L过氧乙酸消毒剂自然蒸发消毒,对儿童玩具表面自然菌的杀灭率均大于90%。消毒后可使木制、橡胶、塑料、金属类儿童玩具和绒毛类儿童玩具表面上细菌总数<2 cfu/cm2。结论,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和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处理可使消毒后各类儿童玩具表面细菌总数<2 cfu/c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2种消毒剂对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6月用过氧乙酸和速效空气消毒片分别进行空气消毒,对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采样监测消毒效果.结果 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和速效空气消毒片熏蒸消毒,对病室空气的消毒效果经χ2检验,p>0.05,统计无显著差异.结论 2种消毒方法均可采用.过氧乙酸价格较高,操作相对麻烦,刺激性比较大,消毒时间较长.速效空气消毒片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气味芳香,消毒时间短,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医院使用后呼吸机管路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不同的清洗消毒方法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后,检出细菌数均<2.0 cfu/件,ATP生物荧光法检测RLU值均<70,消毒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 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和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浸泡后手工清洗消毒法,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均达到消毒合格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手工清洗消毒法对小批量呼吸机管路再处理综合性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16.
过氧乙酸对复用透析器消毒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检验,从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采样液中未检出细菌。临床观察10000例次使用患者,未发现交叉感染。使用中血透并发症发生率为008%,远低于用福尔马林消毒者(105%)。在5例肾囊肿病例中未发现癌变(用福尔马林消毒者4例中有2例癌变),复用的透析器对尿素氮及肌酐清除率均达正常标准。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比较3种化学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为内镜消毒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一元过氧乙酸、邻苯二甲醛和某含氯消毒剂消毒使用后消化内镜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连续监测6个周期,每个周期随机抽取30条消毒后的内镜检测各组消毒合格率,并记录各组每天消毒内镜数及每周期消毒内镜总数。结果 一元过氧乙酸、邻苯二甲醛和含氯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的合格率依次分别为96.11%、92.78%和90.00%,均未检测出致病性微生物。过氧乙酸和邻苯二甲醛连续使用稳定性优于含氯消毒剂。结论 本研究3种化学消毒液中,以一元过氧乙酸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0.1%苯扎氯铵、1%有效碘碘伏、75%乙醇、0.2%过氧乙酸等4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对医务人员手部的消毒效果差异.方法 根据不同化学消毒剂的特性使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对医务人员手部进行消毒,采集消毒前、后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消毒效果的差异.结果 不同消毒剂使用后医务人员手部菌落数明显减少,消毒效果均达到技术规...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消毒剂的安全、有效又不浪费资源 ,我们与本院制剂室协作 ,制订了消毒剂的动态有效期 ,以便更有利于各科护士按规定更换消毒剂。1 动态有效期的设计与监测1 1 动态含量测定。乙醇、碘酊、安尔碘主要用于皮肤消毒 ,过氧乙酸主要用于耐腐蚀物品消毒 ,戊二醛主要用于器械消毒 ,我们估算了临床取用的时间 ,模拟类似的环境、相同的盛器 ,定时暴露于空气中 ,定期监测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见表 1。表 1 消毒剂的动态含量监测消毒剂名称室温 (℃ )起始浓度 ( % ) 5d( % ) 10d( % ) 15d( % ) 2 5d( % )乙醇 15~ 2 0 77.0 0 0 75.0 0 0 72 .0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洗胃机管路系统有效消毒管理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清水、0.25%过氧乙酸、0.1%庆卫牌消毒剂浸泡管道30min,再用清水冲洗管道1次,比较消毒效果。结果:采用0.2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管道30min.再用清水冲洗管道消毒效果好。结论:洗胃机使用后,进行规范的消毒管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