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建兴  王利祥  吴军 《海峡药学》2011,23(10):162-163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连花清瘟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对照组50例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每天3次,每次1支。疗程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和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临床疗效优于双黄连口服液。  相似文献   

2.
柴黄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柴黄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20例.单日就诊者为治疗组,双日就诊者为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四川百利药业生产的柴黄颗粒,6个月~1岁每天2次,每次1.5 g;1-3岁每天2次,每次3.0g;4-7岁每天2次,每次4.5g;8~14岁每天2次,每次6.0g.对照组选用苯胺类退热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总有效率76.7%,该组用药发热症状易反复,退热效果短暂.结论:柴黄颗粒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小儿清热宁与尼美舒利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井和  胡国华 《医药导报》2006,25(12):1276-1277
目的探讨小儿清热宁联合尼美舒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07例,分为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清热宁(每次4或8 g,bid或tid)配合尼美舒利(5 mg·kg 1·d 1,tid)口服,对照组采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酚麻美敏)口服溶液,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3%,78.5%(P<0.01)。治疗组退热稳定,不回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清热宁联合尼美舒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济实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连花清瘟胶囊口服治疗,每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40例予感冒解毒颗粒口服治疗,每次2袋,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3d。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消失率普遍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胡克  姜燕  施美君  胡春花  刘珍莲  万志辉 《医药导报》2008,27(11):1337-1340
目的评价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共入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06例,治疗组102例给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每次4粒,口服,每天3次,疗程3~5 d;对照组104例给予维C银翘片,每次2片,po,tid,疗程3~5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2%和73.1%,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连花清瘟胶囊对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热、恶寒、头痛、四肢酸痛症状的消失率分别为90.2%,85.4%,89.5%和91.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维C银翘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抗感颗粒(儿童装)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抗感颗粒;对照组:口服板蓝根颗粒,分别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9.4%,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显效率70.2%,总有效率8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抗感颗粒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20 ml.次.d-1,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1次.d-1,每次30 ml,静脉滴注。3 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d 3试验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98.08%,94.13%,P<0.01)。治疗d 3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98.07%,94.11%,P<0.05)。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症状。结论:用药3 d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疗效优于清开灵注射液,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应用相同基础治疗上,观察组(63例)加用步长稳心颗粒口服,每天3次,每次1包(9g);对照组(63例)加用心律平片口服,每天3次,每次150mg,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效果明显优于心律平。  相似文献   

9.
王琼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7):1668-1671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三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头孢呋辛酯颗粒,30 mg/(k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和止咳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裸花子珠片和甲硝唑对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防治效果。方法连续一周采用整群抽样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每次均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裸花子珠片,1—7d,2次/d,每次两片。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1—7d,2次/d,每次两片。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治疗组4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裸花子珠片对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临床观察疗效优于对照组(甲硝唑)。  相似文献   

11.
倪扬 《中国药业》2012,21(16):90-91
目的观察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痛泻宁颗粒治疗,每日3次,每次5 g;对照组31例,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每次1.0 g,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中医证候缓解率,治疗组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胺吡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0例口服连花清瘟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对照组80例口服苦甘颗粒,每天3次,每次8g。疗程均为1周。结果:试验组临床证候、体温、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9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使用步长稳心颗粒,每次1包,每天3次,治疗4周;对照组使用倍他乐克,每次25mg,每天1次,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59.8%高于对照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脉络宁口服液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每次0.5mg,3次/d口服,持续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脉络宁口服液20ml,3次/d口服,持续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脉络宁口服液对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国产利福昔明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1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丹  刘沛 《医药导报》2005,24(11):1020-1021
目的评价国产利福昔明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2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5例给予国产利福昔明片口服,第1天3次,每次0.4 g,第2天起每天两次,每次0.4 g;对照组109例给予左氧氟沙星片口服,第1天3次,每次0.2 g,第2天起每天2次,每次0.2 g。疗程均为3~5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9%和90.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7.62%和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1%和1.83%,两组各对应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国产利福昔明片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祖卡木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祖卡木颗粒和板蓝根颗粒。疗程均为3d。持续观察5~7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以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74.0%;两组经治疗后发热、头痛、咽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起效更迅速。结论祖卡木颗粒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快速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参苏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选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参苏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服药后3个月内再发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每次持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1年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再发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为(2.02±0.43)次,每次持续时间(4.05±0.32)d,对照组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减轻,再发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为(5.15±0.54)次,每次持续时间为(5.66±0.72)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跟踪1年后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参苏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效果确切、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肠炎宁灌肠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自拟方肠炎宁灌肠散保留灌肠治疗,每次取1袋肠炎宁灌肠散加水100mL睡前保留灌肠,每日1次,10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g,每天3次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肠炎宁灌肠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冉亚林  文静  高西 《中国药业》2010,19(3):57-57
目的探讨伪麻美沙芬滴剂(艾畅)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按月龄口服艾畅0.4~1.6mL/次,对照组60例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0.5~1袋/次,均为3次/d,连续3d,于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均有所缓解,艾畅疗效优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结论艾畅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患儿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王芳  王森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8):1478-1481
目的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西青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腹泻病患儿11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患儿口服鞣酸蛋白酵母散,小于1岁患儿1包/次,1~3岁患儿2包/次,大于3岁患儿3包/次,均为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赖氨葡锌颗粒,小于1岁患儿半包/次,1~3岁患儿1包/次,大于3岁患儿2包/次,均为1次/d。所有患儿均规律治疗5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体温、大便和呕吐症状恢复时间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8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便次增多、大便稀软、呕吐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便次增多和呕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体温、大便、呕吐症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联合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