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方法:通过1例宫角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讨论抢救成功的体会。结论:对宫角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积极纠正休克,缩短术前准备的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宫外孕失血性休克临床急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急救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愈率达到100%,术后恢复佳.结论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起病急骤,病情险恶,一经确诊应迅速进入流程操作,进行手术,抢救生命.  相似文献   

3.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俊英 《现代医院》2005,5(1):44-45
目的 探讨提高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 5 0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例。结果与结论 提出建立妇科急救制度、培养护理急救专科护士、制定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护理流程图 ,加强术后护理等措施是提高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方法,并结合科学护理方案。方法随机抽选68例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2012年6月-2013年12月),均同时伴有失血性休克,均进行输血抢救,纠正休克体征,并配合精心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救治结果。结果患者平均失血量为(1680±254)ml,其中37例(54.4%,37/68)患者采用自体血回输方式输血,其余采用全血输血方式。输血量分别为(1550±220)ml和(1060±210)ml;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手术后未出现明显异常,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7.6±1.6)d。结论及时输血抢救是确保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必要措施,同时配合护理工作,可进一步提升抢救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医治的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98例,患者均实施急救护理,总结急救护理效果。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98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且均痊愈出院,经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护理满意度为98.98%(97/98),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15±1.25)d。结论在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急救护理可挽救其生命,应做好静脉通路快速建立、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高流量吸氧、保暖护理、心理护理和与手术相关护理,以保证急救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术前抢救配合及术后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资料及术前抢救和术后护理的方法。结果:65例患者抢救全部成功,无一例在抢救及手术过程中死亡。休克得到良好纠正,所有患者的切口均甲级愈合,无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抢救前的准备工作应到位,抢救中的循环改善工作应重点落实,手术中的生命体征检测应密切,术后的切口护理和心理护理应全面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命挽救的成功率,对于改善其预后也有者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婕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85-1986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内,当受精卵在宫腔以外部位的着床称之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其中,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者,称之为输卵管妊娠,是异位妊娠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5%[1].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的增多、输卵管炎症发病率增加,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中最危险的属输卵管妊娠破裂,其短期内发生大量腹腔内出血,患者很快进入休克状态,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很快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因此,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志华  李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1049-1050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抢救宫外孕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四医院自2007年2月~2008年12月利用血液回收机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抢救52例宫外孕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共回输自体血29200 ml,回输250~500 ml者20例,500~1 000 ml者25例,1 100~1 500 ml者7例。平均回输561.54 ml。自体血回输成功地抢救了52例宫外孕失血及休克的患者,有效地纠正了贫血,无异体输血病例,无发生合并症病例。回输后与回输前Hb和HCT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是在抢救宫外孕中,迅速恢复血容量、纠正休克、缓解血源紧张安全有效的措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在宫外孕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良性宫外孕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人20例,术中使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 Autolog自体血液回输系统),采集腹腔内血液,经自体血液回输系统离心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结果宫外孕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使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以不用或减少用库血,从而减少输库血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染疾病的发生,同时也缓解供血来源不足,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结论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以安全高效地用于宫外孕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0.
丘露娟 《中国保健》2006,14(16):119-119
目的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27例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及时急救治疗,包括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吸氧等有效措施,同时做好术前、术后及有效心理护理.结果27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护理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紧急救治;熟练操作技能,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是治疗休克的关键;完善各项准备,及早手术止血是消除休克的重要保证;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及其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愈率,更好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传统手术组采取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无并发症,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采取综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的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采取常规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抢救与护理,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同时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所有死亡患者均为失血过多,并发DIC、ARDS.结论 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与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分析对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使用不同液体复苏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措施;以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50例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采取充分液体复苏抢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输液量、PT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进行抢救有突出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妇产科住院需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组60例,开腹手术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与开腹手术相比,两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术后活动早,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是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别在腹腔镜下及经腹手术治疗宫角妊娠的方法。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确诊宫角妊娠36例.据病情分为A组:未破裂型16例,破裂型(出血量〈800ml)4例行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术及同时常规下在腹腔镜监护下行吸宫术:B组:破裂型(出血800~2500ml)16例行经腹宫角楔形切除术。结果A组2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恢复顺利,无1例持续性异位妊娠.B组16例患者及时手术,经输血治疗后均如期恢复,存在2例持续性异位妊娠。A组术中出血(40.2±15.3)ml,B组术中出血(75.2±28.6)ml,A组出血量少于B组(P〈0.01);手术时间A组(68.2±21.6)min,B组(80.9±20.2)min(P〈0.05)。结论术前诊断明确,排除手术禁忌,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术治疗宫角妊娠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腹腔内出血量、需镇痛例数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6±20.2)min,肛门排气时间(10.1±4.2)h,住院时间为(4.5±1.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8±23.1)min、(20.3±5.4)h和(6.4±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无需要镇痛患者,对照组有1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腹腔内出血量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镇痛,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与积极性液体复苏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将12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依据门诊挂号单号码单双数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56例)和积极性液体复苏组(积极组,64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法,比较两组术前血乳酸、剩余碱、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等指标,并记录术前输液量和死亡情况.结果 限制组术前输液量明显少于积极组[(1 050±212) ml比(2 120± 18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限制组病死率明显低于积极组[12.50%(7/56)比28.12%(1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术前血乳酸、剩余碱、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积极组[(3.31±0.29) mmol/L比(5.78±0.15) mmol/L、(5.42±1.13) mmol/L比(9.86±1.21) mmol/L、(11.7±1.9)s比(18.1±1.7)s],血红蛋白明显高于积极组[(96±18) g/L比(83±20)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减少输液量的同时,可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减轻代谢性酸中毒,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因此,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可能优于积极性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19.
董毅  黄子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403-1404
目的:观察比较急诊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在行急诊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各7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急诊腹腔镜组手术时间(40.43±2.45)min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40.52±2.7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6.23±2.27)ml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48.65±12.2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3±0.6)天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5±0.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83.5±2.3)%与传统开腹手术组(52.7±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输卵管通畅率高,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