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冯雯  张玲  袁敏 《现代保健》2012,(12):81-8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方法:对18例肝、肾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观察术后囊肿萎缩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和抽出囊液并注入无水乙醇,治愈17例,好转1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有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肾囊肿方法简单经济、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可作为治疗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及聚桂醇硬化治疗的60例肾囊肿患者,观察超声估测肾囊肿体积与抽液量的相关性及临床疗效。结果对60例患者中共62个囊肿进行了穿刺治疗,穿刺成功率100%,肾囊肿体积与抽液量呈正相关(r=0.954,P0.01);术后1年后随访,治愈33个,有效27个,无效2个,有效率96.8%;1例患者穿刺后出现囊肿内出血,未出现肾包膜下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单纯肾囊肿法简便易行,疗效好,且并发症少而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116例。结果术后经半年以上随访,治愈率为85.2%,有效率为95.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注射治疗单纯性肾囊肿8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5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85例共穿刺90个囊肿.7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72例获得一次性治疗痊愈,4例经再次穿刺治疗后痊愈,痊愈率97.4%(76/78).无效2例.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5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85例共穿刺90个囊肿.7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72例获得一次性治疗痊愈,4例经再次穿刺治疗后痊愈,痊愈率97.4%(76/78).无效2例.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超声引导对肝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对 36例单纯性肝肾囊肿抽吸后注入无水酒精。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复查 ,半数囊肿 (17/ 36 )开始回缩 ,三个月时绝大多数囊肿 (34/ 36 )全部回缩 ,三个月至一年后 30个囊肿囊液全部吸收 ,囊肿消失。肝囊肿治愈率 87% ,有效率 10 0 % ,肾囊肿治愈率 81% ,有效率 95 %。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有安全、准确、创伤小 ,疗效确实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李娅  张恒 《健康必读》2006,5(12):28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硬化剂治疗的疗效.结果 本组随访44例,随访1~3年疗效为98%,其中囊肿消失占80%,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经腹穿刺用高糖作硬化剂治疗肾囊肿已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方法,此法安全,并且并发症少、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陈举锋 《现代医院》2009,9(11):42-43
目的评价超声介入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果总穿刺成功率100%,囊肿消失者58例,囊肿缩小1/2以上者5例,其中3例行二次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未见囊肿复发。结论超声介入治疗肾囊肿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合并硬化剂治疗对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及临床表现。方法用超声波引导穿刺引流合并硬化剂无水乙醇或50%葡萄糖液治5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观察其术中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并统计两种硬化剂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均未出现血性液,所有患者抽出液蛋白试验阳性。有4例患者在注入无水乙醇后有醉酒样皮肤发热症状,几分钟后消失,其余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经多次随访观察,本组50例患者的囊肿均有减小,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治疗患者28例,显效25例,显效率为89.28%;50%葡萄糖作为硬化剂治疗患者22例,显效20例,显效率90.91%,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穿刺引流合并硬化剂治疗操作简单,疗程短且不良症状少,对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联合碘伏注射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3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联合碘伏注射治疗肾囊肿(为试验组,70例),以及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肾囊肿(为对照组,73例),并于术后1周、3月、12月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3月、12月,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联合碘伏注射治疗肾囊肿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方便经济等优点,可以作为基层医院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经验。方法:49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全麻下经腹膜后途径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4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没有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5~80min。术中出血25~60ml。术后24~48h拔出引流管,无出血、尿漏、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7d。随访8~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液及注入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及注入硬化治疗肾囊肿患者46例。选择最佳层面穿刺点、进针角度及深度抽净囊液,注入纯无水乙醇保留5~10 min后抽净。结果:46例均穿刺成功,随访3个月治愈率为100%,6个月治愈率为78.26%。4例并发发热,发生率为8.70%;6例并发醉酒样感,发生率为13.04%。4例疼痛发生率为8.70%;2例血尿发生率为4.36%。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及注入硬化剂治疗肾囊肿,其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是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对肾囊肿的治疗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患者34个肾囊肿在实时超声显像下直接经皮穿刺,注入硬化剂使囊腔上皮细胞变性、失去分泌功能,并抽吸出囊液。结果:肾囊肿抽出液多为淡黄色,术后3-6个月复查所有囊肿均闭合。结论:介入性超声引导下对肾囊肿进行穿刺抽吸治疗,简便、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囊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的盆腹腔囊性肿块患者896例,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注入硬化剂冲洗硬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囊性肿块穿刺成功率100%,除二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未见明显缩小行二次治疗后消失外,余均在1~3月内吸收消失,无并发症发。结论超声介入治疗盆腹腔囊性肿块是一种微创及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囊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的盆腹腔囊性肿块患者896例,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注入硬化剂冲洗硬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囊性肿块穿刺成功率100%,除二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未见明显缩小行二次治疗后消失外,余均在1~3月内吸收消失,无并发症发。结论超声介入治疗盆腹腔囊性肿块是一种微创及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囊肿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术、开腹囊肿开窗术、腹腔镜下囊肿开窗术三种方法处理症状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优缺点,探索症状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11年12月采用三种不同术式治疗症状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68例,其中囊肿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术20例、开腹囊肿开窗术30例、腹腔镜下囊肿开窗术18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近期并发症率、复发率、住院天数。结果囊肿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术复发8例(40%);开腹手术出现并发症4例(13.3%);腹腔镜手术无复发病例。腹腔镜下开窗术及剖腹开窗术术后囊肿复发率明显低于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术,其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开窗术与剖腹开窗术相比,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又明显少于剖腹开窗术,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肿抽液+注射硬化剂术复发率高,需多次操作,适合于年老体弱、不愿手术者或手术有禁忌证的患者。剖腹行肝囊肿开窗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具有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长期疗效等同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AIM: To assess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lumb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renal cysts. METHODS: We report 12 cases of patients presenting symptomatic simple renal cysts treated by lumboscopy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04. The mean age was 57 years (43-72). They were 11 women and one man. The main revealing sign was pain in each case. A mass was found in 2 cases (16 %). Ultrasonography was realized in all cases. Computed Tomography was realized in 4 cases (33 %). It was a unique cyst in 9 cases (75 %), a double cysts in 2 cases (17 %) and 4 cysts in 1 case (8 %). The mean size of the cysts was 7.7 cm (5-16). A parapyelic cyst was found in one case. All the patients were operated through a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Excision of cyst dome was made. RESULTS: The mean operating time was 80 min (50-160). No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 was noted. The mean hospital stay was 3 days (1-4). All the cysts were found to be benign histologically. No recurrence is noted with a mean follow-up of 21 months (5-31). CONCLUSION: Lumboscopy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symptomatic simple renal cysts with a low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及置管硬化技术治疗肾囊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及置管硬化技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57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中囊肿直径≤6.0 cm者(17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硬化治疗,直径>6.0 cm者(13例)采用穿刺置管硬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无一例复发.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3%(26/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2.3±1.7)d]和手术时间[(13.5±3.7)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2.2)d、(57.7±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及置管硬化技术治疗肾囊肿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