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亚欣  陈文莺  叶静逸 《全科护理》2020,18(15):1837-1840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精益化应用模式对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8年9月在医院行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的60例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10月—2018年12月在医院行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的60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基础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精益化应用模式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人文关怀护理感知度评分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护理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精益化应用模式对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病人施加干预,可提高病人人文关怀护理感知度,缓解病人围术期焦虑程度,降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乳腺癌围手术期病人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在围手术期,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概念评分、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围手术期病人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病因,有效降低POCD的发生率.方法 从年龄、麻醉药物、手术因素、缺氧、其他因素等方面回顾性分析27例POCD病人的病因.结果 POCD与年龄相关,65岁以上老年病人发生率波动范围约3..0%~61.0%.POCD还与麻醉药物,手术因素,缺氧等多种因素相关.结论 围手术期应加强人文关怀及术前术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4.
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人文精神应用在喉癌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的经验.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让病人从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中真正感受到关怀,树立癌症康复的信心.认为人文关怀有利于改善喉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医学人文关怀体现的是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是一种实践人类内心医学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的过程。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生理应激原,焦虑、恐惧、抑郁是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当这种应激过于强烈时,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有文献报道,对手术有明显应激者,约半数发生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适应不良。如何缓解因手术而产生的焦虑,提高病人的心理应对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文关怀护理可解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我科对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进行了人文关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对术中唤醒手术病人围术期的人文护理。[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6年6月4例术中唤醒手术围术期病人,对其实施人文护理并进行观察总结,对病人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价。总结术中唤醒手术围术期间护理人员观察要点,分析围术期间安全、有效、可行的人文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接受人文护理的术中唤醒手术围术期病人,能尽快适应病人角色,实现护患沟通,积极配合手术及各项护理操作,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术中唤醒手术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医生精湛的技艺以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现代麻醉技术这类科技手段,同样也需要先进的人文护理经验和手段来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医疗纠纷实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人文关怀,开展术前护理访视,对病人及家属都有很大的好处,让他们能够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过程,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护士向他们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减轻精神负担,心理压力,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主动配合麻醉及手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从2003年10月至2006年5月,我们对968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护理访视,并对其中204例进行抽样调查,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益型人文关怀护理在局部麻醉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进行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的1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2015年12月的7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7月的7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基础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在运用基础人文关怀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精益型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益型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高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病人配合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医学人文关怀体现的是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是一种实践人类内心医学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的过程[1]。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生理应激原,焦虑、恐惧、抑郁是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当这种应激过于强烈时,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有文献报道,对手术有明显应激者,约半数发生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适应不良。如何缓解因手术而产生的焦虑,提高病人的心理应对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文关怀护理可解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2]。我科对手术病人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收治的174例手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人文关怀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人文关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指标、心理状况及护理质量。结果:人文关怀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于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够稳定患者应激指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疝气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同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作前瞻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是加强患者心理、尊严、舒适度的新型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中,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心脏介入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行全面人文关怀护理,评价其对实施介入手术的影响.方法 将372例心脏择期介入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全面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尽管实验组患者未肌注镇静药,手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波动>20%的例数仍然较对照组肌注镇静药条件时要显著减少(P<0.01);手术顺利程度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围手术期行全面人文关怀护理会显著提高介入术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理,有助于医患双方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介入手术.今后要将人文关怀护理模型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112例(125眼)8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人文关怀护理程序。结果:112例患者均能顺利的接受手术,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高龄患者大都合并全身性疾病,且具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因此对高龄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王敬阳  王婷  宋真 《当代护士》2018,(5):126-128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对近三年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两组在血糖值、焦虑心理状态、抑郁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组优于常规组。结论在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显著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疾病治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护理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40例剖宫产产妇在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回访的每个细节中实行人文关怀。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产妇情绪平稳,出血量少,无并发症;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37.5 min。术后3 d回访产妇满意度达到99.5%。结论: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围术期护理配合中实施人文关怀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在老年妇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手术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过程,围手术期病人不仅要受到疾病本身的影响,还要受到麻醉和手术的打击。为预防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确保老年妇科病人手术的安全健康,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早日康复,近4年来,我们对收治的老年妇科手术病人59例,实施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文琼 《当代护士》2013,(7):42-43
总结了55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访视宣教,麻醉前加强心理支持,手术中严密配合,手术后及时回访;对配合手术的护士进行专科技术培训,包括体位的摆放,器械的准备等。认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人文关怀,解决心理问题;重视手术护士的专科技术培训,提高手术配合能力,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围手术期病人心理应激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术常可导致围手术期病人比较剧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并干扰手术与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与身心康复.本文重点对围术期病人心理应激因素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在对围术期病人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和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心脏外科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人文关怀对患者就医总体满意度的影响,为优化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方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22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收治的23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由经过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合格的手术室护士在对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人文关怀护理理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入组后即刻、出院前情绪状态进行测评,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对患者麻醉苏醒后1,24,72 h疼痛程度进行测评,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对患者完成手术苏醒后、术后3 d、出院前的舒适度测评,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对就医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入组后即刻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入组后即刻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72 h NR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苏醒后、术后3 d、出院前各项Kolcaba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医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有效增强患者身心舒适度,提升患者就医总体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人文关怀在骨伤病人护理中的运用经验,包括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教育,入院时的人性化护理,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功能锻炼等。认为人文关怀贯穿于医疗、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