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顺香 《全科护理》2013,(34):3257-325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EH)病人降压效果、负性情绪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38例社区老年EH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两组均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降压治疗效果及遵医行为情况,干预前后均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结果] 观察组病人降压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消除老年高血压病人负性情绪、增加遵医行为,提高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Roy适应模式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88例脑卒中病人,以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44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Roy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7 d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4周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Roy适应模式可有效减轻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遵医行为与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目标性社区护理对冠心病病人遵医行为、主观幸福感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社区建立个人档案的128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护理,观察组给予目标性社区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前后应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病人遵医行为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两组病人遵医行为、负性情绪及幸福感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合理饮食、合理作息、运动锻炼、情绪控制、遵医用药等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而GWB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性社区护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遵医行为及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喉癌全切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3例接受喉癌全切手术患者,均根据纽曼系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各项遵医行为优于干预前;各项生存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系统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喉癌全切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并提高其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干预对青光眼病人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青光眼病人110例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分配法设计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护理干预。采用生存质量(QOL)评定量表评估病人生存质量情况,应用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价病人的遵医行为。[结果]随访3个月,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可明显提高青光眼病人的遵医行为,减少视功能损伤,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病人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老年肿瘤病人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均实施放射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调查病人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病人的抑郁及焦虑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肿瘤病人放射治疗期间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可改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病人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纽曼系统模式理论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纽曼系统模式理论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1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指导;观察组同时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患者进行三级预防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情况调查表、自我管理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1年后,各量表评分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将纽曼系统模式理论运用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有效提高遵医行为,可发掘其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心理和子痫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54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同病区同病种病人5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病人心理状态,调查病人遵医行为并统计子痫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SAS评分、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减轻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遵医行为,降低子痫发生率,优化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肿瘤合并肾衰竭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肿瘤合并肾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透析依从性、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透析依从性评分、病人满意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血液透析治疗肿瘤合并肾衰竭病人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提高病人透析依从性、缓解病人抑郁和焦虑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4例CHF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和SD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CHF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住院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遵医行为调查表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组病人焦虑、抑郁得分明显降低(P0.05),生存质量及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老年病人口腔种植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口腔科种植牙齿的老年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模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在干预前及手术当日术前对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价,调查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随访评价病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HAMA和HAMD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人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口腔种植病人术前焦虑状态,提升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以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人45例。对照组病人施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以阶段变化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遵医行为状况。[结果]干预4个月、6个月后,两组病人的IDWG/体重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液体摄入量不依从性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病人的,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对血液透析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李敏 《全科护理》2016,(23):2414-2415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下床时间、术后疼痛、心理状态、自理能力、遵医行为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JOA下腰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心理状态、自理能力、遵医行为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虑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手术病人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病人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病人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老年手术病人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双维度交互干预法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情绪与行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手术知识宣教、术后观察及膳食管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双维度交互干预法,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度与遵医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双维度交互干预法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实施情绪与行为管理,对降低其状态与特质焦虑程度,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与遵医行为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7.
刘福雁 《家庭护士》2009,7(4):316-3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心血管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432例心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遵医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较对照组较高.[结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血管疾病病人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门诊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门诊专科护士常规建档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遵医行为,激惹、抑郁和焦虑评分,以及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激惹、抑郁和焦虑总分[(22. 56±2. 89)分]、生存质量总分[(37. 55±8. 69)分]低于对照组[(24. 07±3. 85)分、(70. 12±7. 85)分],遵医行为、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随访方式对癫痫病人院外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难治性癫痫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出院时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给予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网络随访,两组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癫痫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率、定期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的随访方式能有效提高癫痫病人院外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下三级预防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基础上实施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下的三级预防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入组3个月后门诊随访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下的三级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