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权威医疗机构统计,每年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约近300万,数字触目惊心,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医学专家认为,尽管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只要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心脑血管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为此,我们走访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的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吴以岭教授,旨在使广大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和易患人群更加了解心脑血管病、预防心脑血管病、更加有效地治疗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2.
蒲昭和 《养生月刊》2010,31(2):164-166
2009年9月30日,某笑星因先天性动脉瘤破裂而突发脑出血.消息一出顿时牵动了众多中国人的心。联想到近年来演艺界名人猝发心脑血管病的越来越多,这不能不再次给世人敲响了警钟:过度劳累是心脑血管病的杀手!  相似文献   

3.
秋冬之交,时有寒潮呼啸南下,气温骤降,此时中老年人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病。专家呼吁:秋冬寒潮来临时节请多“关心”。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脾虚血瘀均可致AS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药有抗凝,促纤溶作用。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现代药理基础,结合临床实践。说明益气活血法为主的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高粘血症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粘血症是目前常见的病症之一,据有关研究和报道证明:高粘血症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研究》2009,(5):526-526
为了深入研究和全面总结心脑舒通胶囊的临床作用机制,扩展临床用途,为更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解除病痛,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联合向临床医学界心脑血管病专家征集心脑舒通胶囊的临床应用学术论文,征文范围如下:  相似文献   

7.
夜间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夜间特殊环境使得夜间护理工作较之白天需要注意更多的因素。本文针对老年心脑血管病病人的夜间护理进行探讨,首先从引起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夜间不安全因素开始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两个角度展开;进而对老年心脑血管病夜间病情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夜班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要求;最后提出了老年心脑血管病夜间护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1992年,心脑血管病死亡占世界人口死因构成的25%,居各种死因之首。1996年为29%,1999年已达33%。在北京市,自90年代以来,心脑血管病死亡在人口死因构成中一直占50%左右。可以说,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人类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络脉不通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根本原因,通络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那么通络对血管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死亡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年间226例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煤工尘肺结核患者并发症较多,主要有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心病、心脑血管病、咯血,直接死因主要有呼吸衰竭(42.0%)、肺心病(31.0%)、心脑血管病(12.8%)、肺癌(7.1%);结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合并呼吸衰竭、肺心病、心脑血管病、肺癌、咯血窒息等合并症死亡率较高,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且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在我国大概每15秒钟就有一个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生命,每22秒钟会有一个人因心脑血管病丧失工作能力。逆转心血管病主要靠预防,研究表明90%以上患心脑血管病的病人都可以用已知的危险因素去预测,大家公认这些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血脂异常、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长期的紧张、不健康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最简单的预防措施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服用一些恰当的药物,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提高公众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并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病是非常重要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相当高,已成为扼杀生命的“头号元凶”。其实,心脑血管病也是可以预防的,清代名医王清任创立的“补阳还五汤”,可以预防或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14.
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的计量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的计量化标准。方法:将119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痰证组和非痰证组,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的判别方程。结果:痰证主要辨证指标为咯痰、舌苔腻、脉滑;次要指标为喉中痰鸣、胸腹痞闷、嗜睡、肥胖、口干不饮、恶心呕吐。宏观辨证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该辨证标准的敏感度为0.908,特异度为0.983,准确度为0.949。结论:该辨证标准符合中医临床实际,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假如有一天糖尿病盯上了你,医生会告诫你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将防范心脑血管病列入你的保健日程。但在今天看来,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尚须将你的防癌之弦绷紧,因为糖尿病牵着至少3种癌症。请看黑名单:  相似文献   

16.
卢自润 《养生月刊》2004,25(2):156-156
当前,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是人类三大杀手,还没有根治的办法,所以也叫“终生病”。其中糖尿病不像心脑血管病那样死亡率高,也不像癌症那样“绝”,只要治疗得法,控制住血糖,还可以延年长寿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对血流变的影响,为预防老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120例患者,服用银杏叶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流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患者,服用银杏叶片六周后,显效占30.8%;有效占62.5%;总有效率占93.3%。结论:银杏叶片治疗老年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疗效肯定,无副作用,也是预防老年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有效良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灯盏细辛注射液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35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0.OO%(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金 《家庭中医药》2006,13(12):32-33
据权威医疗机构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约近300万,数字触目惊心,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医学专家认为,尽管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只要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心脑血管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为此,我们走访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的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吴以岭教授,旨在使广大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和易患人群更加了解心脑血管病、预防心脑血管病,更加有效地治疗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20.
保护血管内皮 糖尿病患者要避免心脑血管病发生,首先要保护血管内皮。一般,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增高后,先损伤血管内皮,血管内皮受损是形成斑块、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基础。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服用降糖药物来降低血糖,另一方面还应注意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