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鼠孤束核内5-羟色胺能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顺行演变与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的双标技术,电镜下观察大鼠孤束核内5-羟色胺样免疫反应(5-HT-LI)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特别是与迷走神经初级传入(溃变)终末的关系。发现:1.5-HT-LI轴突终末和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终止于同一个树突形成轴-树突触;2.5-HT-LI轴突终末与树突形成轴-树突触;3.5-HT-LI轴突终末与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或非标记的轴突终未形成轴一轴相贴(axo-axonic-contact)。以上结果提示,孤束核内的5-HT能神经成分可能通过突触后、突触前机制调控经迷走神经传入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切断一侧结状神经节近侧端的迷走神经和HRP注入伏核逆行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在电镜水平对孤束核向伏核投射的神经元是否接受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进行了研究。在孤束核内可见下列突触关系:(1)溃变轴突终末与HRP逆标树突形成轴-树突触;(2)无标记正常轴突终末与HRP逆标胞体或树突分别形成轴-体或轴-树突触;(3)HRP顺标轴突终末与无标记树突形成轴-树突触;(4)溃变轴突终末与无标记树突形成轴-树突触。由上述结果可知:孤束核向伏核投射的神经元接受迷走神经的初级传入终末;伏核神经元的下行终末与孤束核内的神经元之间有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3.
王滨  张书琴 《解剖学报》1994,25(3):269-272,T009
用HRP逆行追踪与顺行溃变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猫后索核内初级传入终末与丘脑投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形式。在电镜下可见后索核内有5种突触联系式:1.溃变轴突终末与HRP标记树突形成的轴-树突触;2.溃变轴突终末与HRP标记胞体形成的轴-体突触;3.溃变轴突终末与非标记树突形成的轴-树突触;4.轴-轴-树连续性突触;5.非溃变的含扁平小泡或多形小泡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的神经元胞体形成的轴-体突触。本文  相似文献   

4.
用CB-HRP逆行追踪与顺行溃变相结合的方法,对描丘脑腹后外侧核内的来自大脑皮质体感Ⅰ区的皮质—丘脑纤维终末与丘脑—皮质投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进行了电镜观察。向猫大脑皮质体感Ⅰ区内注射CB-HRP5h后,电解损毁原注射部位,术后动物存活4d。电镜下发现丘脑瓜后外侧核内存在5种突触连接方式;(1)溃变的轴突终未与HRP标记神经元胞体形成轴-体突触;(2)溃变的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的树突形成轴—树突触;(3)溃变的轴突终末和其它突触前成分共同与中央树突形成汇聚型的突触复合体;(4)溃变的轴突终末与未标记树突形成的轴—树突触;(5)正常的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神经元形成对称型的轴—体突触。  相似文献   

5.
用切断颈迷走神经的顺行溃变法结合免疫组化(PAP法)研究了孤束核内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与NT样免疫反应(NT-LI)结构超微结构及其联系。发现溃变的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终末多呈电子致密型,少量为电子透亮型;溃变的轴突终末少量地与NT-LI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较多的与未标记的树突或胞体形成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突触;NT-LI结构可作为突触前成分或突触后成分与未标记的细胞构成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突触,NT-LI结构间各存在对称性的轴-体、轴-树和树-树突触。结果表明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可与孤束核内NT-LI细胞构成突触,但数量较少,孤束核内的NT-LI细胞可能作为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与迷走神经背核中节前神经元或高位脑部之间联系的中间神经元的一部分,从而参与内脏、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用顺行溃变方法对猫后索核内后根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和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在切断C4~T1和 L4~S1脊神经后根3~4天后,电镜下发现后索核内有三种溃变终末,出现最多的是电子致密型溃变,此外,也观察到了少量的神经微丝型溃变和电子透明型溃变.溃变的初级传入终末多数较大,含有圆形突触小泡.溃变初级传入终末作为突触前成分主要与后索核内的树突形成轴-树突触,而轴-体突触和轴-轴突触较少.此外,还观察到溃变轴突终末参与形成突触复合体.  相似文献   

7.
向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导致一级传入纤维中的C纤维变性后,用免疫电镜技术在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内观察到:(1)大量含甲啡肽的轴突终末与未标记树突(或棘)形成对称性(少数为非对称性)突触;(2)含甲啡肽的轴突终未与变性终末共同会聚于同一甲啡肽阴性树突;(3)少量含甲啡肽轴突终末与变性终末间形成轴-轴突触或接触;(4)变性终末与含甲啡肽的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5)甲啡肽阴性轴突终末与变性终末会聚于同一未标记树突并与变性终末间形成轴-轴突触或接触.以上结果表明,在脊髓后角内,脑啡肽除主要以突触后抑制方式调节C纤维传入外,也可通过轴-轴突触或接触对C纤维传入进行突触前抑制;非甲啡肽能神经元也能对C纤维传入进行突出后又突触前抑制.此外,C纤维在脊髓后角内可通过兴奋性轴-树突触直接影响甲啡肽能中间神经元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顺行溃变和HRP逆行追踪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猫脊颈丘脑通路在外侧颈核水平的突触联系。在脊髓颈段刀切损毁一侧背外侧索后将HRP注射于对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在电镜下于损毁同侧的外侧颈核内可见到下列突触联系:(1)溃变的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的树突形成的轴—树突触;(2)溃变的轴突终末与标记的神经元胞体形成的轴—体突触;(3)溃变的轴突终末及正常的轴突终末与标记的中央树突形成的汇聚型突触复合体;(4)溃变的轴突终末与非标记的神经元树突和胞体形成的轴—树和轴—体突触;(5)正常轴突终末与标记的神经元树突和胞体形成的轴—树和轴—体突触。此外,在正常的神经元成分之间还可见到许多类型的突触。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应用顺行溃变和HRP逆行追踪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电镜水平对猫丘脑中央外侧核内脊丘系终末与丘脑-皮质投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在脊髓第4颈段刀切损毁一侧侧索和前索后,将HRP注射于同侧大脑前上薛氏回和中上薛氏回前端。在电镜下于损毁同侧中央外侧核内可见下列突触连结:(1)溃变的脊丘系轴突终末与标记树突形成的轴-树突触;(2)溃变的脊丘系轴突终末与非标记树突形成的轴-树突触,个别非标记树突含有突触小泡;(3)正常的轴突终末与HRP标记树突和胞体形成的轴-树突触和轮一体突触;(4)正常的两个轴突终末与HRP标记树突形成的轴-轴-树连续性突触;(5)非标记的含突触小泡的突触前树突与HRP标记树突形成的树-树突触。同时可见大量汇聚型突触复合体。本文首次报道在丘脑中央外侧核内,脊丘系终末与丘脑-皮质投射神经元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10.
向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导致一级传入纤维中的C纤维变性后,用免疫电镜技术在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内观察到:(1)大量含甲啡肽的轴突终末与末标记树突形成对称性突触;(2)含甲啡肽的轴突终末与突性终末共同会聚于同一甲啡肽阴性树突;(3)少量含甲啡肽轴突终末与变性终末间形成轴-轴突触或接触(4)变性终末与含甲啡肽的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5)甲啡肽阴性轴突终末与变性终末会聚于同一未标记树突并与变性终末  相似文献   

11.
用切断后根方法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了大鼠后根第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内的溃变和突触联系。切断脊神经后根24小时后,胶状质内出现明显的溃变终末。量最多又持续时间最长的溃变是电子致密型溃变,此外,也观察到了少数的电子透明型溃变和神经微丝型溃变;溃变终末大部分位于胶状质突触小球的中央。据统计,电子致密型溃变作为突触前成分与胶状质内的树突或树突棘形成轴—树突触者占98.8%,作为突触后成分与周围轴突形成轴—轴突触者占1.2%。  相似文献   

12.
应用顺行溃变和HRP逆行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对猫内侧丘系与丘脑皮质投射神经元在丘脑腹后外侧核内的突触联系组合型式进行了研究。电损毁一侧后索核后将HRP注射于对侧皮质躯体感觉颈、躯干、四肢代表区,电镜下在注射区同侧的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可见到下列七种突触形式;(1)溃变的内侧丘系轴突终末与HRP标记树突形成的轴-树突触,较多;(2)溃变的内侧丘系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的神经元体形成的轴-体突触较少;(3)溃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HRP逆行追踪与顺行溃变结合法对猫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丘脑-皮质通路在丘脑腹后内侧核内的突触联系型式进行了研究。在电镜下发现,丘脑腹后内侧核內有五种突触联系形式:(1)溃变轴突终末与HRP标记树突形成轴-树突触;(2)溃变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的胞体形成轴-体突触,上述两类突触型式为该通路在丘脑水平的直接突触联系方式,此外尚有(3)溃变轴突终末与非HRP标记的树突形成的轴-树突触;(4)HRP标记树突与非溃变轴突终末形成轴一树突触;(5)HRP标记树突与非HRP标记的含有突触小泡的突触前树突形成的树-树突触。本文首次报道了三叉丘系纤维与丘脑皮质投射神经元间的直接突触联系方式为轴-树和轴-体突触。同时也发现了以树突为中心的突触复合体,它是该通路在丘脑水平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用CB-HRP逆行追踪与顺行溃变相结合的方法,对猫丘脑腹后外侧核内的来自大脑皮质体感I区的皮质-丘脑纤维终末与丘脑-皮质投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进行了电镜观察。向猫大脑皮质体感I区内注射CB-HRP5h后,电解损毁原注射部位,术后动物存活4d。电镜下发现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存在5种突触连接方式:(1)溃变的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神经元胞体形成轴-体突触;(2)溃变的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的树突形成轴-树突  相似文献   

15.
张文斌  熊抗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0,16(4):333-336,T006
本文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了内源性5-HT终末、Ⅸ、Ⅹ脑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在孤束核内与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分别向臀旁外侧核微量注射四甲基罗丹明,Ⅸ、Ⅹ脑神经干内微量注射生物素化葡聚糖胺,以免疫荧光和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5-HT、内脏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和孤束核内的四甲基罗丹明逆行标记神经元。结果发现,大量罗丹明逆行标记细胞(红色)主要位于注射侧孤束核的内侧、小细胞亚核及连合核。同部位也同时观察到5-HT能阳性终末(蓝色)和内脏神经初级传入终末(绿色)。两种终末的终扣和膨体紧靠逆行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或与其重叠,这些可能是突触连接部位的接触点。本文结果提示:中枢内的下行性5-HT纤维可能直接作用于孤束核内向臂旁核投射的神经元且通过与内脏神经传入终末在此处的汇聚,而产生新的神经效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顺行溃变法对猫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内侧丘系终末的超微结构和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在电损毁后索核2~5天后,电镜下发现丘脑腹后外侧内内侧丘系终一要存在三种溃变形式:电子致密型,神经微丝型和电子透明型,以电子致密型最为见。溃变的内侧丘系终末常较大,主要含有大量密集的圆形突触小泡。主要形成不对称型的轴-树突触,还可见到轴-体突轴、轴-轴突触及轴-轴-树系列突触,并参与形成以树突为中心的突触复合体。  相似文献   

17.
将HRP注入丘脑腹后内侧核逆行追踪,将海人酸注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造成顺行溃变,在电镜下对王百忍等发现的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三级神经元所在地—”带状区”内的二、三级神经元的突触联系进行了探索。结果在“带状区”内发现了由溃变终末与HRP逆行标记的胞体、树突形成的轴-体、轴-树突触,从而在突触水平确证了这条通路的存在。另外还发现,同时存在着由正常轴突终末与HRP逆标神经元胞体、树突所形成的轴-体或轴-树突触;正常轴突终末与溃变终末所形成的轴-轴突触;溃变终末与未标记的神经元胞体、树突所形成的轴-体、轴-树突触。还见到少量的突触小球结构。本文也对”带状区”突触连接模式的特征及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 Calbindin D-2 8k( CB)样和 Parvalbumin ( PV)样胞体、纤维和终末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 Vc) 层内的分布及它们的突触联系。在光镜下观察到 CB样和 PV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在 II层内侧带 ( IIi)最为密集 ,PV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稍大 ,但数量少于 CB样阳性神经元。在电镜下观察到 CB样或 PV样阳性结构主要形成下列 4种突触联系 :( 1)阳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或阴性轴突终末形成对称性轴 -轴突触和少量非对称性轴 -轴突触 ;( 2 )阳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树突形成非对称性和对称性轴 -树突触 ;( 3 ) CB样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树突主要形成非对称性轴 -树突触 ,PV样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树突主要形成对称性轴 -树突触 ;( 4 )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树突形成非对称性和对称性轴 -树突触。另外还可见到 CB样或PV样阳性或阴性树突、轴突及终末与 CB样、PV样阳性或阴性的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形成 型和 II型突触小球。 型突触小球数量较多 ,有典型的扇贝样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和不均一的小泡 ,线粒体少 ;II型突触小球的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粗大而清亮 ,外观不规则 ,有均匀一致的小泡和丰富的线粒体。根据上述结果可以推知在面口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过程中 ,Vc II层神经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CalbindinD-28k(CB)样和Parvalbumin(PV)样胞体、纤维和终末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Ⅱ层内的分布及它们的突触联系.在光镜下观察到CB样和PV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在Ⅱ层内侧带(Ⅱi)最为密集,PV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稍大,但数量少于CB样阳性神经元,在电镜下观察到CB样或PV样阳性结构主要形成下列4种突触联系:(1)阳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或阴性轴突终末形成对称性轴-轴突触和少量非对称性轴-轴突触;(2)阳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树突形成非对称性和对称性轴-树突触;(3)CB样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树突主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PV样阳性轴突转末与阴性树突主要形成对称性轴-树突触;(4)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树突形成非对称性和对称性轴-树突触.另外还可见到CB样或PV样阳性或阴性树突、轴突及终末与CB样、PV样阳性或阴性的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形成Ⅰ型和Ⅱ型突触小球.Ⅰ型突触小球数量较多,有典型的扇贝样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和不均一的小泡,线粒体少;Ⅱ型突触小球的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粗大而清亮.外观不规则,有均匀一致的小泡和丰富的线粒体.根据上述结果可以推知在面口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过程中,VeⅡ层神经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电针对大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SP的影响以及含SP的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电针大鼠“人中”、“承浆”穴后痛阈明显提高(P<0.01),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SP免疫反应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含SP轴突终末内含有密集的清亮透明小泡、少量大颗粒小泡及线粒体,轴突终末内的SP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大颗粒小泡内和清亮小泡壁上。含SP的轴突终末主要与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神经元的树突形成轴-树突触;极少数SP阴性轴突终末与SP阳性轴突形成轴-轴突触或接触。电针可能通过轴-轴突触的突触前抑制方式,抑制了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细纤维SP的释放,从而参与针刺镇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