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阅读与孙秉严先生相关的文献,归纳总结其治疗消化道癌症的特色与经验。孙秉严先生临证衷中参西,治疗癌症以中药为主,化疗药为辅。认为癌症是由癌毒引发,治疗需用以毒攻毒之法。孙老提倡治未病理念,认为做好"三早"(即早防、早查、早治)对于防治癌症具有重要意义。临证善用黄药子、续断和沙苑子三药治疗消化道癌症,立法以扶阳攻杀法为主,尤重攻下和杀毒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近20年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医治疗癌痛证型和方药的归纳,探讨癌痛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对所选文献的中医证型,方剂和药物出现的频次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癌痛的常见证型,治疗方剂及药物。[结果]瘀血阻络,热毒内蕴,痰湿凝聚,气血亏虚,阳虚寒凝和肝郁气滞为癌痛的主要证型,血府逐瘀汤、八珍汤、失笑散、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为常用方剂;延胡索、甘草、当归、桃仁为常用药物。[结论]通过对中医药治疗癌痛的各类证型和方药分析,将癌痛病机分为瘀、痰、虚、毒四个主要类型,多夹杂寒凝,痰毒流注,并应用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豁痰逐饮,扶正固本,清热解毒作为基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性探讨血瘀与癌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130例癌症组患者、84名健康人和102例非癌血瘀证组患者,按双盲法分别作了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率测定。结果表明,癌症组患者体外血栓各值与血瘀证、中医证型,癌转移、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均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提示,体外血栓形成测定是判断癌转移的一个简便敏感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属于中医痛证范畴。痰是产生癌痛的重要中医病机,消痰法是治疗癌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癌症止痛贴治疗癌性疼痛3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晨光 《陕西中医》2007,28(5):521-522
目的:观察癌症止痛贴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中度癌痛病人采用癌症止痛贴外贴治疗,每日1换,7d为1个疗程,观察疼痛强度、疼痛缓解度、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侯的变化。结果:癌症止痛贴止痛作用总有效率96.7%,平均起效时间1.5h,平均持效时间25h,中医证侯改善总有效率70%。提示:癌症止痛贴治疗中度癌性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癌痛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癌症患者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量实践证明,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在癌痛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报道较多,现将近些年中医非药物外治癌痛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张振勇 《四川中医》2011,(10):27-28
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由癌症或癌症治疗引起的一种持续的主观上的疲劳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的不断进展,癌因性疲乏来越受到关注。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有其独特优势,笔者在临证中从肝脾论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临床伴随症状.阿片类药物为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是存在便秘、呕吐等不良反应.其中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opioid-inducedconstipation,OIC)通常会存在于癌痛治疗的全过程,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癌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对癌症疼痛的积极治疗作为癌症综合规划中的四项重点之一[1]。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医疗模式,与西方医学的治疗互补并行,在许多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就癌痛的治疗方面,其以辨证论治为整体指导思想,在强调以辨虚实、寒热等辨证基础之上采用了多途径的干预手段,中医药治疗癌痛具有确切的疗效,在止痛的同时部分中药同时具有稳定瘤灶的作用,可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等优势。现就中医药在癌痛中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多见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目前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但疗效不可控,且不良反应大。  相似文献   

11.
职慧苗 《光明中医》2009,24(1):175-176
癌症疼痛不仅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癌症患者的进一步治疗非常不利.本文介绍了癌痛的中西医治疗,包括癌痛的药物治疗、抗癌治疗、生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他治疗等,旨在使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迅速、完全、长期的缓解.  相似文献   

12.
癌性厌食是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共性表现,不但降低了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致使癌症患者死亡非常重要的原因。根据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相比于西药,中医药在治疗癌性厌食方面具有整体调节、副作用少、疗效确切的优势,现对癌性厌食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进行综合归纳,以期为癌性厌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一类临床表现,是指由于癌症本身、相关并发症及抗癌治疗所引起的疼痛,癌性疼痛多属于慢性疼痛,会对机体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呼吸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及心理等~([1]),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目前癌性疼痛的治疗主要参照WHO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多采用第三阶梯药物即吗啡进行控制,虽然吗啡治疗癌性疼痛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癌痛的辨治     
癌症疼痛,尤其是晚期癌症所致的严重疼痛,是癌症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癌痛的治疗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亦列为癌症综合规划四大重点之一。中医认为引起痛证的原因很多,就癌痛而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  相似文献   

15.
大部分癌症被发现时已进入晚期.中医中药是西医学治疗癌症的有益补充,尤其对晚期癌症.往往能达到减轻痛苦、改善症状、带瘤生存等多重作用。由于癌毒致病的特殊性.在选择具体药物时,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既切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又具有一定“消癌”、“抗癌”作用的药物,以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兹结合个人临床所学所见.谈谈癌症的中医治疗用药规律.以期与同道共磋.  相似文献   

16.
"毒"是中医学的独特认识,也是癌症等顽疾的重要成因。章永红教授临证常从"毒"解析癌症,并从"毒"施治癌症,认为癌毒的形成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关键,以毒攻毒治法即运用有毒药物攻解癌毒,则是治疗癌症的核心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认知度。以药之"毒"攻癌之"毒"固然成效明显,然亦不可妄加用之,临床选用应强调有据、有度并合理配伍,把握癌症中的正邪关系,权衡施治,方能最大程度地解除癌毒,并有利于正气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癌毒病机理论探讨癌症恶病质的辨治.根据该理论,癌症恶病质的病因是癌毒,为本虚标实之证.从脏腑论以脾胃虚弱为主,从气血言是气血亏虚,阴阳亏损的程度与患者体质、癌症恶病质的病程有关."毒、痰、湿、瘀"是其邪实因素,气机阻滞为其继发病机.治疗需结合不同瘤种癌症恶病质,参考具体瘤种的病机特点,详辨癌症恶病质的不同病期,灵...  相似文献   

18.
图书信息     
<正>《抗癌秘验方》以常见的30余种癌症为主线,将治疗各种癌症的中医秘验方归纳为辨证施治、辨病施治、转移术后放化疗方和单方偏方,内容包括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文献来源等,可供各级中医师及中西医结合医师临证参考,也可启发中药新药研发,还可供癌症患者和关  相似文献   

19.
癌性发热是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疾病。目前西医多采用解热镇痛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疗效甚微且毒副作用大。癌性发热属中医学“内伤发热”范畴。其病机关键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衰退,加之外邪侵袭,造成痰湿瘀毒盘踞,聚而不散,遂成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20.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于癌痛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三阶梯止痛原则,但长期使用止痛药物容易引起的便秘、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故受患者耐受性的限制,而使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医药应用于癌痛,有其独特的优势,配合西医治疗可起到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作用。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