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输卵管阻塞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1年妊娠情况。结果对照组70条输卵管成功再通56条,再通率80.0%,术后3个月再阻塞8条,再阻塞率14.2%;观察组68条输卵管成功再通62条,再通率91.1%,术后3个月再阻塞10条,再阻塞率16.2%;观察组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31,P <0.05),两组再阻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14例宫内妊娠,妊娠率38.9%,1例输卵管妊娠,妊娠率2.7%;观察组24例宫内妊娠,妊娠率66.7%,2例输卵管妊娠,妊娠率5.4%。观察组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8,P <0.05),两组输卵管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可以弥补宫腔镜单独治疗的不足,提高输卵管再通率和术后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手术疗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卵管梗阻检出率均较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精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输卵管再通率90.22%,妊娠率38.24%,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提高输卵管再通率及术后妊娠率,建议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宫外孕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状况进行观察.方法 根据患者意愿将本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外孕腹腔镜保守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输卵管再通率、妊娠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保守治疗宫外孕患者有助于提高输卵管再通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与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再次妊娠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01~2019-04收治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27)与观察组(n=33).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卵巢储备功能与再次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总用时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观察组宫内妊娠率较对照组高,再次异位妊娠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相比开窗术可缩短手术用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改善再次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术式治疗的14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采用输卵管开窗术,对照组采用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2年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异位妊娠率为5.4%,略高于对照组(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宫内妊娠率为68.9%,高于对照组(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术后宫内妊娠率较高,在保留术后生育功能方面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或切除输卵管对微创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生育潜能影响,以探寻提高术后妊娠率的方法。方法行微创治疗的1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中腹腔镜下行输卵管保守术120例(试验组),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除术3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治疗后的生殖激素水平、卵巢体积及生育结局,比较2组患者生育潜能的不同。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120例,宫内妊娠25例(20.83%),重复异位妊娠37例(30.83%);对照组30例,宫内妊娠14例(46.67%),重复异位妊娠8例(26.67%)。2组宫内妊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 P <0.01)。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比切除输卵管术后宫内妊娠率明显增高,输卵管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卵巢储备功能,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宜选择保守性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宫腹腔镜行输卵管插管和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经输卵管造影或腹腔镜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A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联合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B组行腹腔镜下整形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治疗;C组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阻塞介入治疗.结果 3组患者宫内妊娠、异位妊娠、未妊娠的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输卵管通畅、受孕率明显高于B、C组(P<0.05),A组的术后输卵管阻塞明显低于B、C组(P<0.05),而B组的输卵管通畅及受孕率情况与C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宫腹腔镜行输卵管插管和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有协助作用,具有准确率高、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好、术后受孕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韩翠华 《北方药学》2013,(12):124-124
目的:本文对宫外孕治疗后输卵管复通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2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宫外孕治疗后进行输卵管复通术治疗的患者,本组患者共7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输卵管端端吻合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输卵管宫角植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复通有效率为85.0%(34/40),对照组复通有效率为65.7%(23/3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端端吻合术与输卵管宫角植入术相比,复通效果好,同时可提高宫内妊娠率,是进行输卵管复通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宫内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的变化,评价使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的疗效。方法入选12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60例使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治疗,围手术期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两组治疗后2个月比较患者输卵管通畅程度,2年后比较宫内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2个月后研究组输卵管通畅程度较对照组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研究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可以有效提高术后输卵管通畅度,提高宫内妊娠率及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率,疗效优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缝合术治疗。其间围手术期加强患者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及提高术后输卵管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的临床疗效,阐述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妇产科36例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部位及输卵管保留长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输卵管峡部端端吻合,输卵管保留>6cm;对照组采用输卵管壶腹部端端吻合,输卵管保留4~6cm,术后两组均给予抗炎及促排卵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体现了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越性,妊娠率高,创伤小,是输卵管不通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指标变化及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率为74.1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HCG恢复正常的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附件区包块消失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方莲香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56-57,6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0.21±10.05)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5.58±18.96)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7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对其行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整形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7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两年内患者宫内妊娠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3.4±8.7)min,术后肠道排气时间为(13.7±3.5)h,术后住院时间为(3.8±1.2)d,均短于对照组的(81.2±9.2)min、(70.6±10.2)h、(9.1±1.4)d(t=11.32、15.76、9.76,均P〈0.05).观察组术后12、24个月妊娠率分别为56.7%、83.3%,均高于对照组的29.6%、51.9%(χ^2=8.76、8.98,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手术创口微小,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B—HCG转阴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B—HCG转阴时间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高于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卯管妊娠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谢怡 《中国医药》2013,8(10):1447-1448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15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官腔镜联合腹腔镜)(50例)、宫腔镜组(50例)与腹腔镜组(50例),对比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1.9±16.8)h]、术中血量[(38.8±2.2)ml]、住院时问[(5.6±1.6)d]与腹腔镜组[(55.8±13.8)h、(35.5±15.5)ml、(5.5±1.5)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手术时间[(22.6±6.8)h]、术中出血量[(10.5±5.5)m1]与观察组、腹腔镜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通畅率(86%)、宫内妊娠率(46%)、异位妊娠率(2%)与宫腔镜组(68%、22%、6%)、腹腔镜组(70%、26%、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后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与腹腔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出血少,创伤小,恢复速度也较快,且妊娠率以及再通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12.5 mg,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25 mg,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FSH、LH、E2、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FSH、LH、E2、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FSH、LH、E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 mg/(次·d)的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剂量,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氨磺必利和舒必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舒必利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87.50%,对照组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舒必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相当,但舒必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要慎重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6月~2012年8月来本院接收治疗的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介入治疗,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蛋白(ALB)含量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对肝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谢昭群 《中国药业》2012,21(23):41-42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湿疹患儿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5例。对照I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对照Ⅱ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I组为77.78%(35/45),对照Ⅱ组为80.00%(3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54%(3/26),对照I组为50.00%(8/16),对照Ⅱ组为41.18%(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婴幼儿湿疹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2号方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2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妊娠包块大小、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孕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2号方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满意,治愈率较高,副作用较少,是终止输卵管妊娠的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