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咽喉异物感症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咽喉异物感症16例宋兴武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36号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梅核气;咽候异物感症咽喉异物感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以患者自觉咽喉部有块状物梗阻感为主要症状,常引起频繁的吞咽动作,往往有“咽之不下,吐之不...  相似文献   

2.
<正>梅核气是指咽中异物感,如有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1]。这种咽中异物感多在吞咽动作、尤其吞咽唾液时感觉明显,而进食顺利,常无异常感觉。属祖国医学的"郁证"范畴,多与西医"癔球症""慢性咽喉炎""食管痉挛或食管炎""食管型颈椎病"等疾病症状类似。有关梅核气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咽  相似文献   

3.
“吞咽异物感”是指咽下食物或做吞咽动作时自觉有梗塞感,并能指出梗塞部位。临床上除口腔、咽喉及食道等疾病外,属非器质性病变的“梅核气”即“癔球症”亦常与之混淆。快速简便地区分这两者,在临床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4.
咽异物感即咽异常感觉,病人自觉咽部有毛刺、异物、堵塞、贴附、瘙痒、干燥等异常感觉,常因此而用力"吭""咯"或频频吞咽以期清除。在空咽涎液时异物感明显,吞咽食物时反而不明显。祖国医学称之为"梅核气",早在隋朝就有类似记载,其病症状尤如梅核阻塞  相似文献   

5.
梅核气首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心脉大甚为喉介。”丹波元简解释说 :“脉经作喉介。介、芥古通 ,乃芥蒂之芥 ,喉间有物 ,有妨碍之谓。”历代名称多有衍变 ,《灵枢》作“喉介”,《金匮要略》谓“咽中如有炙脔”,《诸病源候论》谓“咽中如炙肉脔”,《甲乙经》作“喉”,《脉经》亦作“喉介”,自《南阳活人书》首用“梅核气”一名 ,一直流传至今。本症在内科和咽喉科门诊常见 ,患者除咽中异物感外 ,还可伴有口干作苦、咽痒欲咳等症。此类不适感觉 ,每遇情志波动则作 ,繁忙无暇则消 ;吞咽唾液作梗明显 ,饮水进食则畅通无碍 ;多数患者…  相似文献   

6.
辩证治疗梅核气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核气是因气机不利而致的,以咽喉异物感如梅核状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病。现代医学称此病为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球症等。  相似文献   

7.
<正>梅核气是指咽中异物感,如有梅核阻塞,咯吐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吞咽并无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1]。西医学中如咽异感症、咽神经官能症、癔球症等属于"梅核气"范畴[2]。笔者应用自拟解郁汤治疗梅核气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42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21~68岁,平均46.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李建华 《中医杂志》2003,44(1):74-74
咽异感症是患者自觉咽部不适,有灼热感、疼痛感、粘腻感、异物感,甚至感到咽喉部有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进食无梗阻感的一组症状。检查可发现咽喉粘膜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等。中医学在《内经》中就有“咽喉为肺之关、胃之门”,“咽者,胃脘、水谷之道路”等认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胃食管反流病是咽异感症最常见的病因,食管、胃、十二指肠、胆和直肠病变也可引起咽异感症。笔者在临床上发现许多因胃痛就诊的患者大多合并有咽异感症,治疗胃痛病的同时从咽异感症入手加减用药,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南阳活人书》云:“梅核气……塞咽喉,如梅核絮样,咯不出,咽不下。”《金匮要略&#183;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本病见于现代医学的咽异感症,咽异感症是指除疼痛外的多种咽部异常感觉或幻觉,如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粘着感、烧灼感、无咽下困难的吞咽梗阻感、蚁行感、另有一类病人常诉颈部有紧迫感,重者如束带状自感呼吸不畅,  相似文献   

10.
“咽中异物感”是喉科病人常见的症状,多数患者咽喉腔检查、食道钡透或食道镜检查、化验等均无异常。仅在临床上表现咽中阻塞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吞咽无妨碍,并胸闷、心烦、太息、易怒,患者十分痛苦。患病率在咽喉疾病中占40~50%,是一种功能性无器质改变的疾病。其病因与七情郁结,气机不利有关,祖国医学叫“梅核气”,亦称“癔核”,现代医学称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咽部感觉异常”。女性患者较多。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刘某 ,女性 ,5 4岁。因发作性吞咽困难 2年就诊。患者近 2年来无明显原因的吞咽困难反复发作 ,每次发作轻重不一 ,轻者咽部有异物感 ;重时有咽下困难 ,以吞咽硬食物为甚 ,舌咽困难严重时 ,低头吞吃即可较通畅咽下 ,无痛及呃逆 ,不呕吐 ;伴口苦 ,失眠 ,头痛 ,头昏 ,有时恶心 ,有时胸闷 ,心悸 ;颈部发僵 ,双上肢酸沉。每次发作前无明显诱因 ,发作一次历时 5~ 10天不等 ,有时可自行缓解。曾在当地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五官科就诊 ,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做脑CT ,脑电图 ,均无异常 ,按“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梅核气”“神…  相似文献   

12.
咽异感症是耳鼻咽喉科经常遇到的主诉症状之一。在临床上将咽异感症一词用以泛指除疼痛外的多种咽部异常感觉或幻觉,如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烧灼感、无咽下困难的吞咽梗阻感、蚁行感等。咽部神经支配极为丰富,感觉非常灵敏,全身许多器官的疾病也可通过神经的反射和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针灸对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科诊治的2例低位脑干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入院后进行吞咽功能检查及吞咽造影(VFSS)检查,明确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结果:分别给予2例吞咽障碍患者导管球囊扩张术5次、10次,常规吞咽手法、针刺,治疗后患者可独立进食。行吞咽造影检查,2例患者环咽肌均开放,吞咽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结论: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针刺治疗对环咽肌失弛缓症疗效显著,并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慢性咽喉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以咽部疼痛、有异物感、咯吐不出、吞咽不下,声嘶哑,干咳少痰,咽部红肿,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严重时胸肋作痛影响睡眠及饮食。病程长,迁延日久,反复发作,重症者可引起刺激性咳嗽,单一治疗效果差。中医病名为“梅核气证”。  相似文献   

15.
李俊  杨俊 《国医论坛》1998,13(6):9-9
金匾肾气儿出自《金鹰要略》,由地黄、山药、山茶具、泽泻、在等、牡丹皮、炮附子、桂枝(近代多用肉桂)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证。笔者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l梅核气刘某,女,47岁,工人。因咽部异物感1年余于1991年IO月22日初诊。自诉卫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不影响吞咽,曾在当地诊为慢性咽炎,服用多种消炎药及中药治疗不放,并出现头晕、眼屎量多等症。刻诊见身体虚胖,面色苍白,两颧潮红,咽部粘膜色淡,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舌质淡红,苔薄白润,脉沉弱。此乃肾阳衰…  相似文献   

16.
林×,女,28岁。1990年11月5日诊。半年前受凉后咽部干涩疼痛,吞咽时加重,有异物感,痒感而常咳嗽。病后经多家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阴虚喉痹”,多次反复服中西药、肌注针药、静脉给药治疗未见效。逐渐病人的发怒、思虑、忧郁也要引起病情加重。口干咽燥,时有恶心呕吐。胸前及两膺有闷塞感觉,两侧颈部(相当于胸锁乳突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林 《四川中医》2002,20(3):68-68
咽异感症是耳鼻喉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咽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时的各种异常感觉,常表现为吞涎或空咽时有堵塞感,而进食反觉减轻或消失,饭后症状重新出现,检查咽喉多元异常,一般无疼痛,以女性居多,多发于40-50岁,祖国医学称之为“梅核气”,作者对150例咽异感症患者均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18.
推拿配合耳针治疗喉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喉痹,所谓痹者即闭塞不通之意,现代中医将以咽部红肿疼痛,声音嘶哑,吞咽不利,咽有异物感,咽干焮热等为主要症状的咽部疾患称为喉痹.  相似文献   

19.
咽异物感系目前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症状,祖国医学称之为“梅核气”。异物感的部位,可在咽中线上或偏于一侧,以位于环状软骨或甲状软骨高度者居多,位于胸肌上区者次之,位于舌骨高度者较少。由于主诉明确,而咽部体检多无特异性体征,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也给诊断定性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0.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临床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收效良好。现将其分型阐述如下,供同道参考。1 肺肾阴虚型  症状: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痛,或有咽痒而发“吭”“喀”声,干咳无痰,午后加重,言语多时更甚,吞咽食物时症状消失,或寐时多梦、失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