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麻醉中护士如何与麻醉医生更好的配合。采用文献回顾和经验分析方法,对麻醉护士如何更好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探讨。本文在麻醉前的准备(如认真执行查时制度、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温度和湿度)、术中体位、全身麻醉、输液和输血、病情观察和抢救工作等方面阐述麻醉护士如何能够更好地配合麻醉医生的工作。并提出加强对麻醉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麻醉9问     
提到手术,很多人感到既陌生又充满恐惧。患者会担心麻醉的风险,也担心没有好的镇痛效果一下面来看看麻醉医生如何帮您排忧解难吧。问 患者可以选择麻醉方式吗?答:大部分情况是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安排适合的麻醉方式。一些手术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麻醉方式,麻醉医生在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后,会向患者推荐可选择的麻醉方案,以便做出相应的麻醉计划。  相似文献   

3.
江晶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4):165-165
麻醉是手术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要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除了有赖于麻醉医生熟练的操作外还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与普通外科手术比较,心脏手术因其特殊性更需要麻醉的保驾护航。因此,麻醉护士应充分了解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积极配合麻醉医生完成心脏手术的麻醉,现将麻醉的配合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齐丽  孟丽巍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135-136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麻醉医生的工作倦怠现状。方法:采用马斯勒倦怠量表(MBI)对77名麻醉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22.1%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现象;有68.8%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去个性化现象;有92.2%的被试者有低成就感;有宗教信仰的麻醉医生在个人成就感方面要显著低于无宗教信仰的麻醉医生;睡眠情况差的麻醉医生在去个性化方面要显著高于睡眠情况好的麻醉医生;在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的麻醉医生在去个性化方面要显著高于在家中无老人需要照顾的麻醉医生。结论:齐齐哈尔市部分麻醉医生存在工作倦怠现象,应引起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参加麻醉前评估对提升麻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研究组采用麻醉护士参与麻醉医生主导的麻醉前评估,对照组由麻醉医生单独进行麻醉前评估.比较2组患者术日清晨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测量表(SDS)评分]、麻醉相关指标及麻醉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日清晨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前准备时间和麻醉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前准备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护士参加麻醉前评估能显著改善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提升麻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符合硬膜外麻醉(以下简称硬麻)适应证的患者,麻醉科医生总希望麻醉效果达到最好,患者感觉舒适,而麻醉并发症最少。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吸毒问题都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公害之一.近年来我国吸毒者的数量始终居高不下,需要手术麻醉的吸毒患者也日益增多.吸毒患者的麻醉问题对麻醉医生无疑也是一大挑战,整个围术期的麻醉诊疗工作都相对复杂和困难,其中麻醉用药问题尤为棘手.因此,作为麻醉医生,需全面了解吸毒对人体的影响及吸毒患者麻醉处理的相关问题.本文就阿片类吸毒对人体影响及吸毒患者的围术期麻醉处理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要使麻醉安全顺利地进行,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除有赖于麻醉医生熟练的操作技术之外,还需要手术室护士密切配合共同协作。本文拟就连续硬膜外麻醉方面的内容,谈谈手术室麻醉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药》2020,(2):3-3
工作超负荷、学习压力大、养娃伤脑筋……最近有没有觉得心好“累”?别着急,北京回龙观医院的张晓鸣医生为大家推荐6条缓解“心理疲劳”的锦囊妙计。张晓鸣医生解释说,心理疲劳,也就是我们觉得的“心累”,常带有主观体验,并不完全是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这主要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活动,机体生化发生变化,由于持续紧张中枢神经细胞出现抑制,使人对工作、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下降,产生厌倦情绪。身体疲累,歇一歇、睡一觉或许就能缓解,但把心“累”着,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张晓鸣医生介绍,一般来说心理疲劳比生理疲劳更为复杂,也更难恢复。  相似文献   

10.
进人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麻醉学科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以及疼痛治疗等多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使麻醉学科已由单纯为手术止痛的单一辅助学科发展为拥有多个亚学科的新型二级综合学科.麻醉医师正从单纯临床麻醉的从属地位逐渐成为具有围术期医学、急救医疗、重症疾病的监测治疗以及疼痛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专业技能的不可缺少的专业人才,临床需求和地位日益提高.麻醉医师正逐渐担当起外科领域里“内科医师”的角色.“外科医生治病,麻醉科医生保命”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与麻醉医生配合的护理质量。方法注意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协助麻醉医生配合好体位,做好输血、输液的配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结果手术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时与麻醉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对23例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手术时,麻醉医生运用熟练的技术和合理的用药,手术室护士密切细心的护理配合。结果 23例腰椎内固定患者手术顺利完成。结论针对全身麻醉的特点,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做到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古佳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867-2869
探讨麻醉医生非技术性技能的含义、来源、重要性及如何提高麻醉医生的非技术性技能。通过对非技术性技能的认识,分析非技术性技能对于麻醉医生的重要性。麻醉医生综合素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患纠纷减少。麻醉医生非技术性技能的培训应当是积极的、尤为重要和必要的,应当是麻醉医生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应当是未来麻醉医生培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手术室护士在麻醉手术护理中的临床体会.方法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密切与麻醉医生配合.结果 手术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护理,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结论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良好配合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周正琼 《黑龙江医药》2012,25(2):325-327
目的:介绍手术室麻醉护理经验,探讨提高麻醉护理工作质量的途径.方法:从术前、术中、术后的麻醉配合与护理探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麻醉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手术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默契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预防疾病的意识加强,一些疾病的早期发现以及复杂合并伤的发生,增加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同时,手术医生与患者对手术麻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希望手术部位暴露充分,便于操作,患者要求安全,无痛苦地接受手术治疗。而临床上常用的连续硬膜外麻醉,神经干阻滞麻醉等麻醉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全身麻醉以其安全性,便于术中控制患者生命征,以及医生的手术操作,日益普遍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麻醉医生性别因素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级,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男性麻醉医生组(M组);另一组为女性麻醉医生组(W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丙泊酚总用量以及观察患者术中体动情况和患者清醒后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 女性麻醉医生组丙泊酚的用量比男性麻醉医生组明显减少,麻醉诱导平稳,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麻醉医生性别因素对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在实施相关手术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阑尾切除术是基层外科医生接触最多的一种手术。由于麻醉技术的日趋成熟,硬膜外麻醉因连续性可控性好的优点,已成为阑尾切除手术的常规麻醉方法。局部麻醉应用于阑尾切除术虽日益减少,但其有效性、副作用少的优点仍受到基层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手术患者在医生确定手术时间那一刻起,其心中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疼痛","疼痛"这个问题让他们恐惧、不安、思想产生很多纠结,在这种心思的驱使下,他们不免就要胡思乱想,这样就更加加重这种思绪.如果麻醉师或麻醉护士在术前访视中针对麻醉问题给予很好的解释,让患者对麻醉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麻醉效果和手术中的作用产生信服,这样他们会增加手术的信心,战胜恐惧的心理.因此将人性化服务运用于麻醉护理中,可使患者心理负担减轻,焦虑程度降低,在心理、生理方面均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对手术充满信心,可避免和减少麻醉并发症,提高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是人类最早开展的手术之一。是指医生用刀切开妈妈的腹壁及子宫壁娩出宝宝及其附属物的过程。剖宫产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依据母儿情况,剖宫产的紧急程度,麻醉和复苏的设备条件以及麻醉医师技术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