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冬春寒冷季节常见疾病,咳、喘、憋、痰是其四大症状,喘憋是其治疗要点。本研究就中重度喘憋治疗设计三个方案作一对比。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也称为喘憋性肺炎。近年来我院采用异丙托溴铵、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吸入疗法来止喘,取得很好的疗效,明显缩短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致病原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儿科的常见急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快速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困难、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9例,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两组:对照组27例,予消炎、吸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博利康尼雾化吸入。结果 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迅速缓解患儿呼吸困难和喘憋,缩短住院天数和提高治愈率。雾化吸入频度以q6h为宜。结论 在普通消炎、吸痰、吸氧治疗基础上加用博利康尼雾化是快速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困难、喘憋的有效方法,并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及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李秀兰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6):1027-1028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临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支,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现将110例小儿毛支患儿采用双黄连冻干粉与丹参冻干粉合用治疗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痰热清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芳  王福建  倪彩君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557-2558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临床主要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我们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万政  王忠平 《医药导报》2007,26(12):1455-1456
[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2例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用镇静、吸氧、雾化吸入、吸痰、糖皮质激素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0.5~1.0 mL· kg-1·d-1,qd,疗程7 d。观察观察两组喘憋、哮鸣音、湿啰音及咳嗽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79.2%(P<0.05=;治疗组喘憋、哮鸣音、湿啰音、咳嗽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P<0.01 =。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疗效,并可促进喘憋、哮鸣音、湿啰音及咳嗽消失,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冬春寒冷季节常见疾病,咳、喘、憋、痰是其四大症状,喘憋是其治疗要点.本研究就中重度喘憋治疗设计三个方案作一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210例,其中伴有中重度喘憋的110例,男62例,女48例.年龄:2~6个月66例,7个月至2岁44例.患儿均在发病3 d内入院.  相似文献   

9.
方群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062-1063
毛细支气管炎是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以喘憋、三凹征、肺部哮鸣音为主要临床特点,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1].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急性气道炎症性病变,导致气道发生阻塞,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及时有效地解除气道阻塞是治疗的关键[2].近年来我院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下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喘憋、呼吸困难、三凹症、肺部哮鸣音为主要特征.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吸入疗法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亦有由人类3型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报道[1],是儿科常见急症。但至今对毛细支气管炎尚无特效的治疗。现用普米克令舒(化  相似文献   

12.
毛细支气管炎为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多见于1~6个月的小婴儿,是严重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的梗阻症状,出现频繁咳嗽,发作性喘憋,气促等症状。其病程中喘憋是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并构成恶性循环而导致死亡的重要环节。因此,迅速有效地控制喘憋症状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以往控制喘憋一般采取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但难以达到迅速有效地控制喘憋症状的目的。我科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5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与特不他林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茂飞 《淮海医药》1999,17(B09):67-67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以喘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性肺炎,又称喘憋性肺炎。临床上以剧咳、发作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喘憋、呼气性喘鸣、明显鼻煽及“三凹”征为主要表现。我科1996年元月-1998年元月采用酚妥拉明加阿拉明佐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2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该病主要病理特点为细支气管的急性炎症,包括黏膜下水肿、上皮细胞坏死、气道分泌物增多、气道痉挛,最终导致小气道阻塞,但这些组织学改变并不能在临床观察到,故关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仍依赖于因小气道阻塞进一步引起的气促、三凹征、喘憋等临床表现[1,2]。目前国际上关于急性毛细支气管  相似文献   

15.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型肺炎(谓称毛支)的治疗较为棘手,由于微生物学的进展及抗生素的应用,下呼吸道原发性细菌感染已明显减少,而确认病毒感染,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早已明确由病毒引起,大多数是由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喘憋严重时虽用皮质激素治疗和氨茶碱等治疗有些效果,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下小儿,在我国北方好发于冬春季节,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以咳嗽、喘憋为主要表现,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症状,可引起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甚至威胁生命。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临床上解除呼吸道堵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笔者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表现有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呼吸系统衰竭及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及时控制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防止病情发展,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沙丁胺醇雾化溶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4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婴儿,以喘憋为主要症状,见于全部患儿,有发热、咳嗽等非必要的表现,重症伴心衰、呼衰,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喘憋,只要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全部病例痊愈出院。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咳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及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学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学者称为喘憋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在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病死率约为1%[1]。我院2003年12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院男25例,女22例。1~6个月20例,6个月~1岁19例,1岁~2岁8例。6个月以下发病最多,占63.8%。发病季节:冬季28例,春季15例,秋季3例,夏季1例,冬春季节性病率高,占93.6%。住院天数:最短5d,最长20d,平均11.51d,均治愈。1.2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均在2岁以内,咳嗽、喘憋同时出现,有发作性喘憋现象,喘憋发作时呼气相可闻及哮鸣音,喘憋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对照组40例,予病毒唑10~15mg/(kg.d),均稀释后静脉滴注,其余两组治疗相同,观察两组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体温下降、咳嗽减轻、痰量减少、喘憋程度减轻。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X^2=5.5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明显的退热、止咳、祛痰作用,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正>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咳嗽伴喘息,呼吸急促,喘憋、呼气性喘鸣,严重时可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及时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酚妥拉明联合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