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疫情报告系统性病疫情差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疫情报告系统性病疫情的差异及其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选择2004年徐汇区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简称“网络直报”)、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简称“CAPMs”)、上海市性病疫情管理系统(简称“上海市STDs”)三个系统的性病疫情数据按报告日期进行对比与汇总分析。结果三个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法定甲、乙类性病中,以上海市STDs报告的性病总病例数最多,为1970例,比网络直报系统多84例,比CAPMs多206例;网络直报系统除梅毒病例数高于另外两个系统外,其余病种数均低于这两个系统;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在各系统间亦存在很大差异。此外,在本区发现并报告了的三种监测性病中,网络直报报告的各种性病例数均低于上海市STDs的报告例数。结论徐汇区三个疫情报告系统性病疫情存在明显的统计偏差、可信度较低,可能与未查重卡、漏报或监测性病不报、系统间缺乏信息交流、录入缺项、漏项甚至录入错误有关。  相似文献   

2.
施雯慧  陈伟 《疾病监测》2012,27(10):824-827
目的 了解网络直报系统和结核病专报系统登记报告肺结核患者情况的特征,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原因。 方法 对2005-2011年两大监测系统报告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 结果 2005-2011年两大监测系统登记报告肺结核患者和涂阳患者呈下降趋势,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涂阳比例有所下降,涂阴比例有所上升,未痰检比例明显下降但仍高于结核病专报系统;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肺结核患者数高于结核病专报系统,但是涂阳患者数低于结核病专报系统。 结论 由于监测系统的覆盖面,监测病例的定义和监测数据的统计时间不同,两大监测系统报告的肺结核患者数不完全一致。应进一步规范综合性医疗机构对结核病患者的诊断和报告工作,加强医防合作以及结核病的归口管理工作,两大监测系统报告数据的差异会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3.
全球每年约有800万新发结核病例,300万病人死亡,其中95%的结核病例及98%的结核病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1999年WHO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全球结核发病现状1.1全球结核病发病情况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1996年间,全球结核病例增加13%。目前约占世界1/3的人口感染过结核菌,全球现有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发病800万~1000万人,其中75%的病人年龄为15岁~50岁。全球约20亿人已感染结核杆菌,其中5000万可能为耐药菌感染者。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万…  相似文献   

4.
1993年WHO宣布结核病(TB)全球处于紧急情况后,DOTS策略促进了该病的控制。到2005年全球结核病控制的两个目标主要评价实施对策的进展指标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病人占发现新病例的70%,发现病例的治愈率达到85%。提交给2007年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的全球评估报告表明,在DOTS策略下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病人,病例发现率为60%(指2005年诊断病人的队列),治疗成功率达到84%(指2004年治疗病人队列)。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22 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病人约450 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65 万人,所以发现并正规治疗结核病病人已刻不容缓.为遏制结核病在我国的传播和流行,我国于2001年发布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年-2010年)>,要求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0%.为此,2007年8月-2007年12月对在本院就医的本地区肺结核病人(含门诊及住院)进行了关于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及行为调查,以了解本地区病人关于结核病防治的知识、信念和行为,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癌症疼痛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并初步应用。方法 :基于指南、共识内容及医院癌症疼痛管理需求研发癌症疼痛全程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并统计2020年6—11月癌症疼痛患者基于该系统全程管理的情况。结果 :应用癌症疼痛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完成4周疼痛随访的患者93人,首次和第5周随访评估记录显示基础疼痛强度NRS评分分别为4(2,5)分和2(0,3)分,患者对疼痛管理满意度分别为(7.08±2.31)分和(8.60±1.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信息系统为癌症疼痛患者的住院—门诊—居家全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信息化路径;可实时了解癌症疼痛患者疼痛管理结局的现状及变化情况,为医院癌症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及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志云  张江  韩新华  张祥 《疾病监测》2001,16(11):434-435
20 0 0年 ,化德县是“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县。现就我县 2 0 0 0年结核病发现情况做一简单分析 ,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县全面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资料来自我县结核病防治所门诊部《初诊病人登记本》和《结核病人登记本》。病人诊断依据与登记方法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 1 991年版 )和《内蒙古“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细则》。化德县可疑者就诊率为 1 68 75 /1 0万 ,涂阳肺结核病人估算为 1 2 0人左右 ,涂阳肺结核发现率为34 1 7% ( 4 1 /1 2 0 ) ,这两项指标均未达到项目要求。反映出我县还有一部分肺结核…  相似文献   

8.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下简称医院管理年活动)自2005年在全国开展以来,对促进医院端正办院方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群众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法定传染病全面实行疫情信息网络直报,2005年1月,我国全面实行结核病网络专报,并通过网络信息进行结核病人追踪,提高结核病人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10.
平措卓玛 《疾病监测》2013,28(4):269-271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西藏)结核病流行情况,探讨防治策略。 方法 对西藏2010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结核专报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年西藏结核专报系统新登记患者3884例,新登记率为129.4/10万,较2009年下降11.4%。患者来源以因症就诊为主,各月均有疫情,3-4月最高;以男性、青壮年、藏族为主,平均年龄为(40.24±0.53)岁(χ2=137.017,Pχ2=265.592,P结论 西藏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患者以因症就诊为主,需要加强主动发现,加强以藏族、青壮年、农民、男性为主的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不容忽视,流动人口是结核病防治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12.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陈梅  赵莉莉  王丽玉 《护理研究》2007,21(15):1329-1330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管理者。护士长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护士长的素质与管理能力。护士长的职业素质对护理工作必将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对三级医院102名护士对护士长期望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对象为三级医院102名护理人员,年龄22岁~52岁,平均30.16岁。其中中专52名,大专25名,本科25名。高级职称14名,中级职称42名,初级职称46名。在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6年24人,占总人数23.52%;工作年限11年48人,占总人数47.06%;工作年限6年15人,占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吴丽丽  黄丽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9):919-923+927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系统的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为我国急性脑卒中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严密的文献检索策略,采用美国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评定检索到的文献质量,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定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37条,利用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指标重要性、公式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构建了一套包括17个指标在内的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是92.00%和95.24%,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5,2轮专家咨询后各项指标重要性的变异系数为0.09~0.23,计算公式合理性变异系数为0.08~0.21,收集资料方法可行性变异系数为0.10~0.24,均小于0.3。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科学性强,可为我国急性脑卒中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胡桂梅 《护理研究》2005,19(12):1110-1110
供应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 ,其消毒灭菌效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 ,因此 ,做好消毒灭菌的监测管理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尤为重要[1] 。1 树立质量第一观念  供应室是给临床、医技科室提供无菌医疗器材的单位 ,所供应的各种医疗用品直接用于病人 ,必须达到无菌、无热源的标准。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员性参与全流程控制质量的观念 ,发挥内在监控作用 ,使供应的每件医疗用品达到指定的标准。2 实施全方位质量监测  按照供应室质量标准化要求 ,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护士职责、各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应用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59例。用药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60%,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87.2%,总有效率78.0%。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下降。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以160mg/d为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