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续应用14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PAN U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连续应用14d。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4d 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14d NIHS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联合舒血宁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 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共14 d,舒血宁组用基础治疗加生理盐水250 mL+舒血宁20 mL静滴,qd,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ET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8),NIHSS评分显著改善(P=0.005 2)。结论:舒血宁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水平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 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共14 d,舒血宁组用基础治疗加生理盐水250 mL+舒血宁20 mL静滴,qd,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ET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8),NIHSS评分显著改善(P=0.005 2)。结论:舒血宁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水平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4.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 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共14 d,舒血宁组用基础治疗加生理盐水250 mL+舒血宁20 mL静滴,qd,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ET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8),NIHSS评分显著改善(P=0.005 2)。结论:舒血宁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水平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 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共14 d,舒血宁组用基础治疗加生理盐水250 mL+舒血宁20 mL静滴,qd,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ET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8),NIHSS评分显著改善(P=0.005 2)。结论:舒血宁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水平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 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共14 d,舒血宁组用基础治疗加生理盐水250 mL+舒血宁20 mL静滴,qd,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ET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8),NIHSS评分显著改善(P=0.005 2)。结论:舒血宁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水平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7.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剑臻  郑方算 《医药导报》2007,26(9):1029-1030
[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合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2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纳洛酮2.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46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治疗后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红细胞平均体积、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6%和76.1%(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合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HIH发病时间24h~3d内无活动性出血且生命体征平稳者8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头3d给尼莫地平20mg,3次/d,口服或鼻饲;舒血宁10 mL加入250 mg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滴,每天1次,共14 d。对照组仅给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显著效率6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9%(P<0.05)。治疗组血肿吸收速度,尤其在2周后也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尼莫地平可能促进HIH的血肿吸收、脑水肿消退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针20mL加NS 250mL静滴qd,氢溴酸山莨菪碱10mg加NS 250mL静滴qd;治疗组采用舒血宁针20mL加NS 250mL静滴qd,氢溴酸山莨菪碱10mg加NS 250mL的静滴qd;两组治疗10d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TCD)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0.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0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松 《医药导报》2009,28(5):609-610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103例。两组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15 d为1个疗程,停药5 d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视病情轻重及并发症给予脱水、降血压、降糖等治疗,严禁使用其他扩血管药和脑细胞代谢活化药及影响血液流变学药物。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69例(65.71%),显著进步16例(15.24%),进步6例(5.71%),无变化14例(13.33%),显效85例(80.95%),总有效91例(86.67%)。对照组基本痊愈54例(52.43%),显著进步11例(10.68%),进步6例(5.83%),无变化32例(31.07%),显效65例(63.11%),有效71例(68.93%)。治疗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脑梗死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亦较明显。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及瑞舒伐他汀20mg,1次·d^-1,每晚睡前口服;治疗组6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qd,均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控制情况、硝酸甘油含服量、心电图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及c反应蛋白等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控制总有效率分别70.0%和9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55.0%和7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结明  江海润 《安徽医药》2008,12(10):959-960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n=28)和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n=3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好的药物,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溶栓、抗凝、保护脑细胞、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也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世君 《中国药房》2010,(32):3019-302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NMD)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使用脱水、神经营养、活血化瘀、降压、调脂、降糖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NMD30mg,tid。疗程均为15d。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5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行经颅多普勒彩超检测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及2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中国卒中量表(CSS)、巴氏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个月后的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及后动脉的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较对照组增加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NMD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好,脑血流量增加更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田参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田参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田参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94.8%,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田参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与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纤溶酶100U+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drip,1次/d×14 d,同时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rip,1次/d×14,对照组42例,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rip,1次/d×14,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59.5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实验室指标及纤维蛋白原等均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纤溶酶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滴注液分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进一步探讨两药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2例,2组患者均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对症治疗,并给予脑保护剂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滴注液250 ml静脉滴注,1日1次,2组患者均治疗14 d。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65/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48/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有效,且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临床疗效明显,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老年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艳 《黑龙江医药》2010,23(6):967-968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38例,另38例接受单纯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和65.8%(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