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多样,各有优势。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两根Arthrex线双骨道联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3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应用Arthrex线将骨折块十字交叉复位,在胫骨结节内侧拧入pushlock免打结锚钉以收紧Arthrex缝线,将骨折块牢固固定于胫骨髁间嵴附着点处。术后采用膝关节评分(Lysholm和Tegner评分)随访。应用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X射线片评价术后骨折端的复位及愈合。结果与结论:(1)2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个月-1年;(2)Lysholm关节评分术前为(47.31±6.16)分,术后为(94.69±1.28)分(P0.05),Tegner评分由术前的(3.14±1.58)分提高到术后的(7.74±1.69)分(P0.05);(3)查体: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X射线片示骨折端愈合良好。未出现关节反复肿胀及交锁等机械症状,膝关节无屈伸活动受限,未出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其他并发症;(4)结果表明,关节镜下应用Arthrex线结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无金属内置物,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8年5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17例。女5例,男12例。年龄8~46岁,平均23岁。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4~32个月),术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93.5±2.5,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块复位好,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5~9周)。膝关节稳定,Lachaman试验和抽屉试验阴性。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复位准确,固定可靠,最大程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运动性损伤,目前关于该病的解剖学研究相对较少,而大量研究集中于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普遍认为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减小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减小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对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否也与其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及胫骨平台冠状斜坡角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膝前疼痛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患者101例,其中接受关节镜治疗的51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0例有膝前痛症状但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定无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术前MRI图像测定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等解剖学参数,统计分析导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的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比值以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胫骨平台冠状斜坡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观...  相似文献   

4.
背景:从生物结构上来说,后交叉韧带由来自于后关节囊的滑膜褶皱所包绕,起于股骨内侧髁的内侧面,止于胫骨髁间棘后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传统修复方法主要是开放手术,但是很难解剖复位,不能充分恢复关节稳定性,而且对于后交叉韧带正常作用的发挥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植入物固定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纳入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治疗组行关节镜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客观评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主观评分;并于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进行关节活动度检查。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经过观察,两组治疗前的关节活动度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3个月都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组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的关节活动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经过评价,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优良率为97%,对照组为88%,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跛行、支撑、疼痛、肿胀、下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关节镜下植入物固定修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近期效果良好,固定坚强,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经关节镜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16例与切开复位治疗15例经术后3~21个月的随访。结果31例骨折均得到随访,关节镜治疗组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8%。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组优11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6.7%。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骨折较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对关节内环境干扰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背景:常规开放外科修复治疗膝关节损伤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植入物固定后恢复较慢,且大多会出现膝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情况。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行双股钢丝前交叉韧带前后挤夹固定修复胫骨嵴撕脱骨折的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胫骨嵴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关节镜下行双股钢丝前交叉韧带前后挤夹固定治疗。固定后随访1-6个月,观察患者的近中期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膝关节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治疗后1个月的优良率为87%,治疗后6个月为96%。较之治疗前,治疗后23例患者的膝关节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提高(P < 0.05),提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内固定时间为35-65 min,固定中未出现血管神经和前交叉韧带损伤等并发症,固定后未出现感染等生物相容性不良的反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背景:胫骨髁间隆突作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其骨折主要由于强大的旋转应力合并成角运动所致,关节镜手术逐渐成为其治疗的首选。当前关节镜下有效的固定方式选择主要体现在螺钉固定和张力带固定,但是对于如何选择尚存在着一定的争论。目的:探索关节镜下张力带钢丝修复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采用关节镜下张力带钢丝修复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19例,患者于固定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比较患者固定后末次随访时Lanchman试验结果、骨性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的Lanchman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骨性愈合时间为7-11个月,平均(8.4±1.9)个月,Lysholm评分为(94.1±4.6)分,关节活动度为(121.7±9.6)°。关节镜下张力带钢丝修复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可以很好的达到骨折复位愈合的目的,在微创、固定可靠的基础上很好的重建了前交叉韧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采用缝线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Ⅱ、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从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Ⅱ、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6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节下缝线固定组(A组)和关节下空心螺钉固定组(B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价量表(LKS评分)及患健侧位移差值。结果经24个月的随访,A组和B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42±1.35)个月和(6.39±0.97)个月,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Lachman及前抽屉试验阴性;其中B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ROM、LKS评分及患健侧位移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缝线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Ⅱ、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两种手术方式均能使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及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但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时间较短,操作难度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使用可降解缝线锚钉固定3点法固定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关节镜下缝线锚钉3点法固定前交叉韧带(ACL)止点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9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6.47岁。手术前后行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评估患侧膝关节稳定性;术后采用测量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情况。随访时对健侧膝关节同时行测量关节活动度、Lysholm功能评分及IKDC评分作为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对照。结果 所有患者X射线片显示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愈合,无再次骨折移位,患膝查体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阴性;患膝术后6个月随访时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0.78、0.91,P> 0.05、> 0.05、> 0.05),患膝术后6个月随访时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91、-23.12、-41.11,P <0.05、<0.05、<0....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20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在关节镜直视下使用探针及克氏针进行撬拨复位,再使用直径1.0mm克氏针从膝关节髌韧带旁经皮穿入,钻入胫骨髁间撕脱骨折块;选用3mm空心钛加压螺钉顺克氏针钻入固定骨折处,钉尾埋入韧带内,清除关节内游离的碎骨块;4例合并半月板损伤也同时处理,术后进行康复锻炼。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8—12个月随访,全部获骨性愈合,20例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关节镜直视下治疗胫骨隆突骨折,手术创伤小,切口瘢痕小,骨折复位好,并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其他病变,术后功能恢复快,花费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空心双螺纹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关节镜下对26例新鲜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断端清理和器械复位,用单枚直径3.0毫米空心双螺纹加压钉固定,强调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本组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13~42岁,平均年龄25.6岁。术前26例患者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阳性,Lysholm评分48.85±2.46分,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52.41±2.26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5个月,X线片复查提示平均6个月骨折骨性愈合,骨折复位良好。末次随访,全部26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好,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22.1°±10.8°,无伸直受限,术后26例患者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ysholm评分为89.77±3.06分,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1.54±2.6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937,T2=52.479,P=0.000)。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单枚空心双螺纹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功能恢复快,创伤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18例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按Meyers - McKeever分型,Ⅱ型7例,Ⅲ型9例,Ⅳ型2例,采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8”字法或系扎固定,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疗效.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4.7个月,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45.6±2.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2士4.1分(P<0.05),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2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关节镜下应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效果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断裂一期手术治疗的中期疗效。方法对术前MRI怀疑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23例高能量损伤的胫骨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内固定后行抽屉试验及Lachman's试验检查,并进一步膝关节镜检。结果 23例抽屉试验及Lachman's试验均为阳性,与镜检一致,一期骨折内固定+交叉韧带重建治疗。术后经7~28个月随访,未发生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优16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3%。结论对于胫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断裂,在不影响骨道制作条件下,微创复位固定,一期修复损伤交叉韧带能够在最小的创伤下最大程度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稳定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避免了二次手术及关节僵硬,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文题释义: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为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在遭受剧烈运动或暴力作用下发生的撕脱骨折,属关节内损伤。由1875年Poncet首次描述,早期常见于儿童的儿童型前交叉韧带撕裂,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骨折移位较大时造成的愈合畸形或不愈合容易导致前交叉韧带松弛甚至丧失功能,最终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或不稳。 Fiber Tape:型号AR-7237-7,由Arthrex公司提供。为不可吸收、宽2 mm扁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聚酯编织的缝合线,中部为扁平带状,逐渐过渡到两端的圆柱状结构,具有一定柔软性及相当的韧性,常被应用到肩袖修复或肩锁关节重建。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打结能力,滑结前进顺利,简化了关节镜打结程序。多个独立的科学研究证明其在断裂强度、刚度、结强度和结滑移方面更具优势,但延伸率要低得多。广泛的生物相容性、动物和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其具有与标准聚酯缝合线相当的生物相容性特征。 背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需尽早行手术复位内固定,目前临床治疗方案中常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空心钉、钢丝、钛缆等)内固定,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而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下止点骨折复位弹性(缝线)内固定具有微创、术野清晰、固定准确性高、并发症少、骨折复位愈合好、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关节功能康复快等优点,但也有强度不够、骨块切割等缺点。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Fiber Tape环形固定与开放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中冶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手术方法分成2组,微创组17例采用关节镜下Fiber Tape环形固定治疗;开放组15 例采用开放手术骨折复位(空心拉力螺钉、钛缆、钢丝等)内固定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于术前及术后第1,6个月记录膝关节活动范围、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摄X射线片评价骨折复位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3个月;②2组患者年龄组成、骨折类型、受伤原因、术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术后X射线片复查骨折均得到满意复位,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骨折移位情况,术后6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④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6);⑤膝关节活动度:2组患者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术前(P < 0.05),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术后1个月(P < 0.05);术后1,6个月微创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开放组(P < 0.05);⑥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2组患者术后1个月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 0.05),术后6个月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P < 0.05);术后1,6个月微创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开放组(P < 0.05);⑦提示2组患者经过手术干预膝关节屈伸活动大部分恢复,且随时间延长恢复程度越高。与开放内固定(空心拉力螺钉、钛缆、钢丝等)相比,关节镜下Fiber Tape环形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出血更少,创伤更小,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更短,恢复程度更高。 ORCID: 0000-0003-1711-8964(李广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运动损伤和交通创伤的不断增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发生率呈不断升高趋势,在一般人群的发生率每年约为3/10万~([1])。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因其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在胫骨的附着点,所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移位容易造成前交叉韧带功能丧失,常伴有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治疗不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给患者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证明弹性固定对治疗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优良性。方法 通过研究保定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40例Meyers-Mckeever Ⅲ型髁间嵴撕脱骨折病例资料,分别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20例,空心钉固定组)和关节镜下弹性固定(20例,弹性固定组)。对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6个月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数字分级量表(NRS)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弹性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后3、6个月的Lysholm评分、NRS疼痛评分及ADL评分优于空心钉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弹性固定治疗髁间嵴撕脱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功能好、痛苦小、避免二次取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膝后内侧切口用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52例,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应用锚钉固定骨折块,术后2周行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对术前及术后9个月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9~14个月随访(平均11.4个月),骨折一期愈合时间8~14周。术后膝关节稳定,活动功能良好。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由阳性转为阴性,伸屈膝活动度正常。术前Lysholm评分为(59.4±6.0)分,关节活动度为(79.2±11.3)°;术后9个月Lysholm评分为(93.4±3.0)分,关节活动度为(137.3±5.9)°。因此术后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术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安全可靠,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ACL撕脱骨折患者和22例急性后交叉韧带(PCL)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体、辅助检查,计算ACL撕脱骨折患者和PCL撕脱骨折患者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的发生率。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法评估ACL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ACL撕脱骨折的36例患者中,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发生率为88.89%(32/36);PCL撕脱骨折的22例患者中,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发生率为31.81%(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9,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L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具有相关性(OR=17.1,95%CI=4.34~67.67)。结论ACL撕脱骨折时伴有较高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发生率,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可能为ACL撕脱骨折的伴随损伤,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 Endobutton 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股薄、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2年3月关节镜下 Endobutton 系统固定股薄、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重建膝前交叉韧带21例.采用 Lysholm 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个月. Lysholm 评分从术前51分提高到术后的91分. lachman Test 和前抽屉试验术前21例均为阳性,术后19例阴性、2例弱阳性.结论:关节镜下 Endobutton 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股薄、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膝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康复快,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Endobutton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股薄、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2年3月关节镜下Endobutton系统固定股薄、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重建膝前交叉韧带21例。采用Lyshohn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个月。Lysholm评分从术前51分提高到术后的91分。lachmanTest和前抽屉试验术前21例均为阳性,术后19例阴性、2例弱阳性。结论:关节镜下Endobutton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股薄、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膝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康复快,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