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诊治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技巧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应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ocholangiography,ER.CP)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胰胆管疾病,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方法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诊治胰胆管疾病432例,常规行ERCP检查,证实胆管内有结石后行EST。然后根据结石部位、大小和数目以及胆总管直径大小采取不同方法处理结石。结果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诊断肝胆胰疾病432例,成功407例(94.2%);其中328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进行胆胰疾病治疗,成功308例(93.9%);发生并发症25例(5.8%),主要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和Oddi扩约肌切口渗血,未成功病例中6例手术治疗,其余均为非手术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ERCP和EST诊治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  相似文献   

2.
陈红岚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4):923-924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ST)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和胆总管结石已应用多年.通常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术前发现胆总管结石先行ERCP、EST后行LC.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常规转为开腹,或术后再行ERCP、EST.但在手术室全麻下,应用ERCP、EST、LC Ⅰ期治疗胆道结石较少见.1997年12月~2004年6月,我院联合应用ERCP、EST+IC Ⅰ期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ST)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和胆总管结石已应用多年。通常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术前发现胆总管结石先行ERCP、EST后行LC。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常规转为开腹,或术后再行ERCP、EST。但在手术室全麻下,应用ERCP、EST、LCⅠ期治疗胆道结石较少见。1997年12月~2004年6月,我院联合应用ERCP、EST+ICⅠ期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均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近期均有胆绞痛发作史,其中男7例、女16例,25~7…  相似文献   

4.
王俊梅 《临床医学》2011,31(6):124-125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8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处理。结果 189例手术成功181例;8例未成功转外科治疗。平均住院日7 d。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医护默契配合及术后精心护理是ERCP/EST取石术取得成功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与胆道结石的关系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2年6月该院ERCP诊疗1560例,总结分析乳头旁憩室的临床资料及对ERCP成功率、EST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ERCP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56例,占ERCP检查总数的16.4%(256/1 560),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195例,占76.2%(195/256)。ERCP造影成功率94.1%(241/256),实施EST188例,全部成功,内镜取石成功率85.1%(166/195)。ERCP术后并发症7.0%(18/256)。结论十二指肠憩室与胆道结石关系密切,内镜治疗是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结石是腹部外科常见病,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经过多年的发展,内镜治疗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我科2002年7月至2004年5月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以下简称ERCP)、十二指肠乳头扩约肌切开取石(以下简称EST)、鼻胆管引流术(以下简称ENBD)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的疗效被大量实践证实,而在EST的基础上进行机械碎石术、取石术是治疗胆管结石的进步。2010年2~10月,我们对10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于内镜下行EST,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的疗效被大量实践证实,而在EST的基础上进行机械碎石术、取石术是治疗胆管结石的进步.2010年2~10月,我们对10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于内镜下行EST,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惠婷 《天津护理》2014,(3):222-223
<正>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成熟,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它具有安全、微创、恢复快、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我院消化科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对2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进行ERCP检查后,再行EST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37~7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胰胆管疾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ERCP 346例,探讨在各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EST)和柱状气囊扩张(EPBD)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346例ERCP中成功340例(98.3%).胆总管结石138例,137例EST取石成功.胆总管泥沙样结石20例,作EST和EPBD治疗.胆胰肿瘤10例,EST后EPBD治疗.结论 ERCP对胆胰疾病诊断可靠,治疗性ERCP是胆胰疾病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