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文胜 《中外医疗》2008,27(25):121-122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病儿对护士的愦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如不要莱护士阿姨打针等等.在临床.我们发现,家长与志儿在许多心理同题的表现形式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家长的恐惧感,悲哀感,焦虑意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但家长与患儿对疾病的主体毒受不同,又使家长有一些患儿没有的心理表现.便如希望角色转换,代替患儿接受痛苦的治疗等.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永健  黄永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961-2962
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这种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患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通过对我科2005年2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00名患儿家属的研究,我们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上几乎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开展的优质护理。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通过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晓华 《中外医疗》2009,28(4):124-124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开展的优质护理。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通过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不仅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患方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综合医院儿科包括了儿科所有疾病,病种多杂,病人多,工作繁重.加上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护理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在此我们针对护理管理及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儿科整体护理中如何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这种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影响.通过对我科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00名患儿家属的研究,我们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上几乎是相同的,为解决这些问题,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还会达到相反的结果.为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我们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儿科面对的是特殊群体,患儿自身不能用言语表达疾病,年龄少,病情变化快,意外事件多,护士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责任风险大;既要照顾到患儿,又要顾及到家长,从某种角度分析,当今独生子女占多数,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大程度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护理管理上有诸多不同于成人科室,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儿科健康教育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护理模式逐步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这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是中国护理与国际护理接轨的必然趋势.健康教育是促进医院由单纯治疗功能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功能转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护士由病人的照顾者向病人的管理者教育的转变[3].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儿科的健康教育,不仅面对患儿,还要面对家属.由于陪护家属的不断更换,要使健康教育收到满意的效果,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朱英琪  黄瑞玉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24-2125
在转变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模式的今天,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促进患儿的身心健康为目的开展的优质护理,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儿科的收治范围为0~18岁的儿童,但我院住院病人中80%为学龄前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其行为往往受家长影响,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为了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我们能通过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关系与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目前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  相似文献   

12.
儿科护理对象1m-14岁的儿童,心理护理对患儿治疗起到非常的重要,重症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由于很多患儿从不同的县城、乡镇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患儿很少离开父母对周围环境不熟,产生恐惧的心理,其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其父母也格外紧张,焦虑,为了更好的开展心理护理,我们通过对家长来了解患儿的起居、生活习惯、爱好,制订了一张"宝宝生活习惯登记表",对每个儿童的护理、生理、社会护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家长也积极参与配合,对我们的工作心理也放松了许多,在此我们对患儿的心理需求进行护理体会以及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现实生活中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因而对医护人员往往提出过高的要求。所以,儿科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专科护理技术,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实施心理护理技能,这样才能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受到他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14.
患者自入院开始,其家属就需要在心理、生理、社会上不断获得护士的支持和建议[1]。护理支持是住院儿童家长经历具有重要影响的事情,护理支持的质量影响着父母在患儿病情出现危机时的应对能力,影响着父母角色发展和孩子出院后提供主要护理的能力[2]。护士作为专业卫生人员,是患者信息支持主要的源泉[3]。为了解护士对患儿家属的护理支持程度与其人口学特征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从而指导护士提高对患儿家属的支持程度,增强患儿父母护理患儿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笔者于2006年12月~2007年1月对泰安市和佳木斯市共7家三级医院的120名儿科护士进行了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需求及对策。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调查表对40名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儿童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的心理需求主要有:愿意多和医生、护士交流、希望解释病情、要求医护人员保护其隐私、希望能纠正孩子的异常行为、希望能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希望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6个方面,分别占77.5%、57.5%、62.5%、88.6%、55%、78.8%。调查对象最迫切需要的是能及早纠正孩子的异常行为。学历层次较低的患儿父母,他们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异常行为的纠正,而对于与患儿间的交流时机、方式、内容和技巧运用方面的需求意识还有待提高。结论对患儿父母进行有效的心理对策及健康教宣传提高患儿父母对儿童孤独症的认知水平,促进父母与患儿的情感交流,减轻家长的焦虑。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中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 ,一旦孩子患了白血病 ,家长大都恐慌、绝望、不知所措 ,有的心理不平衡对医务人员过分挑剔。针对父母的情绪变化病儿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有的表现为不让护士打针、不吃药、骂人、狂躁 ,有的表现为沉默不语 ,担心被遗弃 ,害怕死亡。因此 ,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对稳定病儿的情绪 ,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 ,我们针对白血病病儿家长不同的心理表现进行分析 ,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收到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  相似文献   

17.
门诊患儿就诊前的心理状态可分为安静型、紧张型和恐惧型三种。年龄越小心理状态越差,首次治疗的患儿对治疗的疼痛及患儿对诊疗室的环境和治疗器械等感觉新鲜,表现为安静,有过治疗疼痛体验的患儿很多为紧张与恐惧。就诊前患儿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的影响很大。治疗时需家长陪伴的患儿紧张与恐惧的占据多数,而无需家长陪伴的患和安静型占多数,说明多数患儿在无家长陪伴下也能安静的配合完成各项治疗。儿童生长的环境与就诊时的心理有关。在幼儿园入托的儿童他们的独立性、纪律性及自理能力以及接受新事物的好奇心理相对未入托的儿童都要好一…  相似文献   

18.
病人亲属,尤其是儿童病人,其父母的情绪、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病儿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采用观察法和谈话法,分析了30例先天性心脏病病儿术前家长的心理状态。结果提示,绝大多数家长存在着迫切的求医心理,择优心理,焦虑、恐惧、猜疑心理,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病儿家长的心理保健工作,有利于稳定患儿的情绪,对病儿疾病的顺利康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无论婴幼儿还是青少年,因身体伤害或疾病因素送重症监护病房救治时,对患儿及家长来说,这一过程充满压力,甚至可能会造成日后的心理创伤[1]。本文旨在探讨重症监护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措施。1重症监护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反应1.1重症监护患儿的心理反应①婴儿:主要表现为对陌生人害怕、哭闹、尖叫、扭动身体及烦躁不安等。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表情可能变得呆滞,并躲避与人有眼神接触等。  相似文献   

20.
张英 《吉林医学》2009,30(12):1102-1103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行为对患儿及家长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门诊就医的500例患儿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8%的患儿及家长认为护士在工作中的行为,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相应的影响。结论:儿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护理方法,控制一切可能对患儿及家长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帮助患儿及家长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