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傅燕 《中国药业》2013,22(9):75-7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药物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8例经药物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出血常规药物治疗和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量表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出现压疮2例,坠积性肺炎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观察组无并发症出现;HAMD评分、MBI评分、Fugl-Meyer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7.2±3.5)分、(65.5±7.4)分、(40.2±10.5)分,而对照组为(12.2±2.53)分、(39.4±8.5)分、(35.3±11.2)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减少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价值并作分析。方法选择脑出血术后患者100例为对象,以盲选方法划分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干预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53.15±13.15分)及运动功能评分(50.25±14.30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 0.05;两组干预后的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改善,且研究组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9.95±13.50分)及运动功能评分(83.50±5.50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6例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康复训练的同时口服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疼痛、手肿胀、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69±1.39)分、肿胀积分为(0.78±0.27)分、FMA评分为(56.21±8.09)分,对照组分别为(5.01±1.48)分、(2.32±0.74)分、(48.48±6.19)分,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可进一步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强化护理措施对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实施护理协助,提升护理治疗满意度。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医疗服务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并经过检查被确诊为消化性溃疡,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120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5±2.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1±2.8)分,即观察组的整体服务得到了更高的认可。结论采用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为消化性胃溃疡的患者提供医疗治疗服务,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提升护理效果,具有病情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个体化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7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者采用个体化运动疗法。对比护理满意评分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95.45±2.41)分高于对照组(74.28±2.65)分,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体化运动疗法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准确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且护理满意评分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和Ashworth评分(MAS)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S得分为(1.79±0.80)分、CSI得分为(7.55±2.14)分,对照组MAS得分为(1.79±0.69)分、CSI得分(9.27±2.87)分,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针刺的方法较单纯康复训练可更有效地改善肢体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康复期颈椎病患者通过悬吊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80例康复期颈椎病患者,通过双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疗法,观察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颈椎MCU力量以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右侧屈、左侧屈、后伸、前屈颈椎MCU力量分别为(6.87±1.36)、(6.68±1.34)、(13.67±1.87)、(7.45±1.42)磅(1磅=4.4482 N)高于对照组的(6.25±1.31)、(6.05±1.25)、(11.35±1.82)、(6.76±1.35)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72±0.29)分低于对照组的(3.47±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颈椎病患者通过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较常规推拿疗法的作用更佳,对于减轻疼痛感,改善患者颈椎肌力等有重要意义,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肢体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纳入研究,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肢体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护理(指关节屈曲运动、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内外旋等肌力被动训练,稳定期行康复训练,出院时行生活能力训练,中医主要为中药熏蒸、穴位盒灸)、脑外伤常规护理(给予饮食指导、鼓励早日下床活动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分值、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ADL)分值,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FMA量表中下肢体、上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FMA总分为(72.36±5.23)分,较对照组护理后的(60.52±6.87)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为(78.64±12.36),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71.65±13.56)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结论 肢体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赢得患者青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照组开展常规肢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卒中影响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康复效果,满意度。结果 训练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本组训练前,脑卒中影响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本组训练前,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25±1.32)分低于对照组的(14.42±2.81)分,脑卒中影响评分(448.12±29.52)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54.27±2.06)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9.71±2.8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7.53±1.28)分高于对照组的(409.44±26.91)、(44.61±5.96)、(24.97±3.34)、(14.69±1.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本组训练前,且研究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96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DQ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0.9%,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能力和社会行为评分分别为(93.28±18.28)分、(88.69±16.97)分、(98.94±18.28)分、(96.45±18.59)分;对照组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能力和社会行为评分分别为(80.26±13.22)分、(78.31±8.59)分、(87.52±12.33)分、(82.76±8.99)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小儿脑瘫的治愈率,有利于患儿的智力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及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66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84.85%,高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1/33),与对照组的30.30%(10/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IM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82.38±10.06)分高于对照组的(72.93±12.03)分,SAS评分(17.65±5.43)分、SDS评分(15.49±4.6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2.46±6.78)、(30.48±5.2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积极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手段进行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提升康复总有效率,促进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提升,改善不良情绪,是一种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101例,随机分观察组52例,对照组49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其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同时早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依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定进行上下肢运动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测。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采用康复疗法优于一般内科治疗,说明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温阳补肾针刺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0.14±2.25)分、(50.16±2.31)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26.64±2.28)、(26.71±2.31);经t检验,2组患者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61.21±3.36)分、(79.34±3.69)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34.58±2.84)、(55.62±3.14);经t检验,观察组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对2组脑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显示,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86.56±2.71)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80.69±4.75)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较好的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的运动障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脑出血昏迷患者随机抽取5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脑出血昏迷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观察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结果、急救时间以及预后效果。结果对照组病残率38.00%高于观察组病残率16.00%,两组病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分诊时间(4.32±0.51)min,完成CT时间(22.34±5.09)min,静脉用药时间(9.84±1.63)min,急救全程时间(46.72±5.28)min长于观察组分诊时间(1.06±0.37)min,完成CT时间(15.13±2.26)min,静脉用药时间(3.50±1.17)min,急救全程时间(26.52±4.84)min。两组抢救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9.73±0.82)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66.90±3.56)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65.84±5.14)分。观察组NIHSS(5.11±0.79)分,Barthel(78.51±4.62)分,FMA(79.07±5.27)分。两组预后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给予给予全面急诊护理,可有效降低病残率,缩短急救时间,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有利于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配合全面护理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配合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全面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所得评价。结果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措施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期间配合全面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在临床治疗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共8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系统的康复训练,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配合以针灸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的差异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评测法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均比治疗前得到改善,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观察组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的改善程度强,其差异也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应当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金曦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63-264
目的探讨针刺联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对中风后肢体本研究为吉林省痉挛治疗疗效的观察。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用现代康复训练组(治疗组)、现代康复训练组(对照组)二组,每组各30例。采用目前康复界通用的Ashworth肌痉挛评定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Barthel指数。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评定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反映患者各项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时抑郁症状的表现,总结临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选择30例酒精依赖戒断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病床号的单双数法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双数)与对照组(单数)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另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结果:治疗前,观察组HAMD评分为(34.9±7.6)分,对照组为(34.0±6.8)分,两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与2个月时,观察组HAMD评分分别为(19.1±6.6)分、(16.0±6.8)分,对照组分别为(23.4±7.2)分、(20.1±7.1)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为酒精依赖戒断伴抑郁症状的患者实施护理的同时,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况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雷蕾 《中国医药指南》2023,(9):131-133+137
目的 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抽签(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康复护理中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1)护理后3个月进行评估,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88%vs.73.47%)。(2)护理之前,两组患者在NIHSS、GCS、ADL评分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GCS、ADL评分改善都比对照组更好。(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0%vs. 32.65%)。结论 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时候将优质护理应用其中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和意识情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