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 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干预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压、血脂等基础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和计算两组患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胰岛素、HOMA-IR和血脂以及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压有下降趋势,观察组虽更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较单用格列美脲方案,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效应,且对血压等基础指标影响较小,安全性及耐受性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HT)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BbA1c)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0%,对照组则为77.53%,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HbA1c及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AU水平治疗后下降较为明显,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既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和降低尿蛋白,又能显著改善患者糖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抗高血压与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替米沙坦治疗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60例患者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卜可)0.5 g,每天2次,其中治疗组加用替米沙坦80 mg,每天1次;对照组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天1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动态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替米沙坦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特性,并可以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口服80 mg/d)与缬沙坦组(口服80 mg/d),治疗观察3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替米沙坦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161.4±13.1)/(90.0±11.9)mmHg vs(140.0±11.6)/(79.6±8.4)mmHg,(162.1±11.6)/(89.6±11.6)mmHg vs(141.4±10.5)/(80.0±9.6)mmHg,P<0.01。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米沙坦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7.1±0.9)%vs(6.0±1.1)%,P<0.01;缬沙坦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7.0±1.4)%vs(6.9±1.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均无显著改变。结论替米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糖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中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9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n=30)、氨氯地平组(n=30)、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n=30),90例均规则服用降糖药,降压药分别服用替米沙坦(40~80mg,qd)、氨氯地平(5~10mg,qd)、替米沙坦(40mg,qd)联合氨氯地平(5mg,qd),观察12周。每天观察血压,用药前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治疗后,3组血压都明显下降,单用替米沙坦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用药组血压降压效果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较单独使用组均较明显。结论联合应用替米沙坦及氨氯地平能较好的控制血压及改善脂代谢,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李世勋 《北方药学》2018,(2):152-15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采取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愿意配合本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实施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实施替米沙坦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及血脂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并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采取替米沙坦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血糖、血脂及血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葛平 《重庆医药》2009,38(16):2072-207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抗高血压与抗糖尿病的特性。方法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替米沙坦治疗组和氨氯地平对照组。80例患者均用二甲双胍(格华止)0.85g,每日2次;其中治疗组加用替米沙坦80mg,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动态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替米沙坦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特性,并可以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21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对照A组),左旋氨氯地平(对照B组),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每组各73例,三组治疗24w,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24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63%,对照A组则为82.19%,对照B组80.82%.观察组较对照A、B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微量蛋白尿较对照A、B两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氩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患者治疗,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明显降低微量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拉西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拉西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应用拉西地平对9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6周,并与6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肾功能、血脂的变化。结果降压作用显著(P<0.001),两组降压效果及服药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肾功能、血脂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拉西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门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替米沙坦40 mg联合氨氯地平2.5 mg,均po,qd)40例及单药治疗组(氨氯地平5 mg,po,qd)4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患者血压、血脂及血糖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较前有明显下降,且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前明显下降,但与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能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罗格列酮4 mg/d,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片,1500 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变化,疗程两个月.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2.
曹立平 《河北医药》2011,33(24):3727-372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94例出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降血糖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肾功检查以及血糖情况。结果 (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平均空腹静脉血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h尿糖、24h尿蛋白、血肌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观察组平均空腹静脉血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化血红蛋白、24h尿糖、24h尿蛋白、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起到改善肾功,防止因糖耐量受损引起的肾小球血管硬化等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药物结合健康管理干预的综合疗法对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分组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给予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四周后观察血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结合健康教育的综合治疗对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APN)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11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两组均积极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降压,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降压。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降至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下降,APN 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后这三项指标变化不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可以改善机体糖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降低IR。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梅 《医药世界》2006,(6):99-100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配合降糖、降压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在原来西药降糖、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生产)治疗,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评定疗效。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第1疗程后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第2疗程后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前后血糖、HbA1c、血压及血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罗格列酮4mg/d,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片1500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变化,疗程三个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八段锦结合常规治疗法对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八段锦结合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而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结合常规治疗法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血脂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用滋阴潜阳化瘀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替米沙坦治疗,试验组加用滋阴潜阳化瘀方治疗,对两组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及临床疗效予以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的80.0%明显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用滋阴潜阳化瘀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血压水平,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许欢水  林李 《中国药业》2012,21(8):39-41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替米沙坦片80mg,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片2.5mg,每天1次.若1周后血压仍高于140/90 mm Hg,则替米沙坦、氨氟地平的剂量加倍;若1周后血压控制还不理想,则再加用复方阿米洛利1片.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均实现血压控制目标(低于140/90 mm H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胰岛B细胞功能(HOMA-isle)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HOMA-IR和HOMA-isle数值差异更加明显(P<0.01),结论替米沙坦具有强效、稳定的降压效果,对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一定作用,建议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监测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9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单纯高血压患者9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10.26±0.34)%,治疗后为(8.02±0.45)%;治疗前糖化血清蛋白为(5.89±2.02)mmol/L,治疗后为(3.21±1.09)mmol/L;对照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3.01±0.12)%,治疗后为(3.03±0.09)%;治疗前糖化血清蛋白为(1.21±0.67)mmol/L,治疗后为(1.20±0.45)mmol/L。可见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定方面具有重要的监测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