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服药依从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住院治疗的12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接受利培酮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周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利培酮的服药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94例抑郁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实施综合护理服务干预。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用药依从性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95.74%>63.8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亦同样优于对照组(89.36%>72.3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干预,可有效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对于抑郁症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对其服药依从性及满意情况的影响。方法我院精神科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间实施一般治疗及护理服务,选取此阶段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6例作为常规组,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选取46例患者作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总结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价,了解患者干预后病情恢复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80.43%,干预组为95.65%,干预组依从率较高,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3.91%,干预组为93.48%,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对于社会融入度、家庭成员相处、社交活动参与及情绪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疾病恢复有效率为78.26%,干预组为95.65%,干预组病情恢复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于临床护理干预工作表示满意,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病情恢复较好,且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馨提示卡用于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20例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CKD患者进行服药安全护理干预。采用温馨提示卡,服药放置直视化、单独小包装给药。确保患者定时服药;正确配合饮食服药、示范和指导患者采用正确姿势服药,保证服药方法准确;密切观察口服用药不良反应,做好服药健康指导。比较入院时及出院时安全服药的效果、护理满意度及药物安全知识掌握率。结果患者出院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7.50%;护理干预后患者服药体位、饮食配合、服药时间正确率及药物安全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方式正确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馨提示卡干预CKD患者的服药过程,能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和准确率,减少用药并发症,提高用药安全性,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及药物安全知识掌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人用药安全、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以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社区老年人用药安全、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结核性胸膜炎药物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患者中完全依从的有36例,完全依从率为72%,部分依从的患者有12例,部分依从率为24%,不依从的患者有2例,不依从率为4%,对照组患者中完全依从的有19例,完全依从率为38%,部分依从的患者有23例,部分依从率为46%,不依从的患者有8例,不依从率为16%,实验组患者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对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结核性胸模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研究对象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常规护理,采用自制专科知识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度为93.33%(56/60);对照组服药依从度为81.67%(49/60);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服药依从度明显提升,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58/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33%(50/60);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P <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8.821 9,P=0.000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332 4,P=0.003 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740 6,P=0.016 6);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00%,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37,P=0.0040)。结论在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家庭药师参与家庭医师团队对社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管理(MTM)的干预成效。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就诊的规范化管理且签约的原发性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于2019年9月—2021年2月进行药物治疗管理干预,共纳入100例患者,实际完成研究98例。患者同时服用3种及以上高血压药物,或合并其他多病种联合用药。采取调查问卷分析患者需要的药学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通过药物治疗管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及高血压药物费用成本。结果 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为89.80%,高于干预前的54.08%;血压控制情况干预前为68.37%,干预后第1个月为70.41%,干预后第3个月为87.76%,干预后第6个月为94.90%;高血压药物费用成本自费患者干预后6个月下降了52.61%,医保患者干预后6个月下降了79.12%。结论 通过家庭药师参与家庭医师团队中对社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MTM的干预,可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及血压达标率;降低医疗成本,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师团队的满意度,对...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初步建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模式,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MTM的应用效果。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实施MTM,对照组自行按医嘱服药。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治疗前和治疗第3、第5个月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再入院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分析MTM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较治疗前有较大提升(P<0.05),ADR发生率则明显降低;且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BPRS评分较前有所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由药师主导的MTM模式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ADR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服厄贝沙坦半年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增强药物疗效。结论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增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水平,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提高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患者,入选患者除由医师指导下给予抗高血压治疗外,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统计满10个月时服药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医院的综合护理合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养成健康的生习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狂躁抑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4例躁狂抑郁症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72例)和观察组(n=7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服药依从性率为69.44%(50/72),观察组服药依从性率为87.50%(63/7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56%(58/7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28%(65/72);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躁狂抑郁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 《中国当代医药》2011,(30):136+139-136,139
目的:探讨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而达到长期有效平稳控制血压,延迟或避免患者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社区2009年11月~2010年12月114例原发性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综合调查研究及分析,并根据基本资料与治疗情况从两方面入手对药物依从性进行研究。结果: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服药种类及日均服药次数方面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种类及日均服药次数越多则药物治疗依从性越差,但在服药年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通过社区健康教育的方式,引导患者在合理饮食、按时按量服药、适量运动、血压监测、精神舒缓等方面的正确行为,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而降低高血压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根据其服药依从性将患者分为依从性好、依从性差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影响阿司匹林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发现,影响阿司匹林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认知度、药物不良反应、文化水平、家属监督等.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依从性不容乐观,主要受到年龄、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认知度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影响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由专职护理人员详细讲解后问询糖尿病患者情况,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护患关系、经济情况、药物治疗依从性、不遵医嘱行为类别以及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其他一些因素。结果共问卷调查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山西省乡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30例糖尿病患者,430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好120例(27.9%),服药依从性差者为310例(72.1%),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护患关系一般、服降血糖药种类及次数多、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差、医疗费自费支付。结论诸多因素影响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应通过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简单个体化给药方案、加强老年患者家庭支持、根据经济情况制定方案有益于改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100例初次肺结核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肺结核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进而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以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服药低依从性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个体化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干预前后患者服药高依从性的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后,患者的服药高依从性者为17例,占58.6%。与干预前服药高依从性者8例,占27.6%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对提高脑梗死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7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7例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为对照组,另37例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依从性好的比例为4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3%(P <0.05)。研究组中十分满意的比例为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9%(P<0.05)。结论加强脑梗死患者的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访谈方式,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服药依从性差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结果 120例服药依从性差,知识缺乏,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服药种类多、时间长,经济状况原因是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服药依从性良好者(坚持服药)从干预前的40.0%提高到81.0%,间断服药者及未服药者的比例明显降低,而药片计数法也显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良好者从干预前的43.0%提高到干预后的90.0%。结论加强健康教育,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按阶梯合理用药,建立社区、家庭支持系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