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一个疗程(8周)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G、LDL-C、TC、HDL-C等血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86.0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时,瑞舒伐他汀的效果要优于阿托伐他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并对比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2例,按照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在冠心病治疗中采用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及LDL-C、HDL-C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均有较好的效果,而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用瑞舒伐他汀,两组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数值为97.06%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76.47%,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70.59%,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各项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阿托伐他汀,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治疗过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采用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为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更为明显,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通过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5%、7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经瑞舒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同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比使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2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均使用常规治疗,如服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及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LDL-C、HDL-C、TG及TC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LVEF于hs-CRP水平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EF于hs-CRP水平改善明显更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0%,对照组为11.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效果相当,但瑞舒伐他汀安全性较高,且改善血脂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67例患者,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和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试验组HDL-C与常规组比较明显升高,其LDL-C、TG、TC与常规组比较则明显降低,两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总体治疗效果比较,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比较,瑞舒伐他汀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总体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总时间、用药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改善幅度、冠心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例数.结果:治疗组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用药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3%,高于对照组的71.8%,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大多数可以控制血脂,快速改善症状,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探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服用瑞舒伐他汀,连续用药12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评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2个月的药物治疗,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疗效显著,基本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各90例。对比两组降脂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86/9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44%(76/90)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LDL-C、HDL-C、TC和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DL-C、TC和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9/9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2%(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患者给与瑞舒伐他汀诊治,对照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TC、TG、LDC-C水平较对照组患者降低,HDC-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显效45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1.3%。除有效指标外,其他临床疗效指标两组患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冠心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兼高血脂患者124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所有冠心病患者接受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对照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血脂降低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冠心病患者接受相应药物治疗1年后,血脂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高低密度脂蛋白(HDL-C、LDL-C)、三酰甘油(TG)及血浆总胆固醇(TC)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应用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均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与阿托伐他汀药物相比,瑞舒伐他汀对治疗效果的改善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同型半胱氨酸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28例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每晚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服用,对照组每晚给予同等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服用,连续21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情况的变化和安全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同等剂量下,瑞舒伐他汀的调脂效果和安全情况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46例。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统计血脂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改善的幅度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但是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同时两组患者进行规律运动。对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及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载脂蛋白A1以及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在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时选择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更能够提升HDL-C水平,同时维持还原型辅酶Q10水平,治疗效果更加确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67例,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治疗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观察组的TC、TG、LDL-C、HDL-C均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