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醋酸棉酚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医院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于每晚临睡前给予米非司酮12.5 mg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每日晚饭后半小时给予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10 mg,均1次/天,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激素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醋酸棉酚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可抑制子宫内膜增长,有效调节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血当归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观察组患者使用养血当归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血清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变化和对肝肾功能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1.1%,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FSH、E2、LH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血清激素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均明显变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变化较对照组显著,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养血当归胶囊能够提高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未增加明显的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E。LH、P水平及对照组E:、LH、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H、P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10 mg/d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6.25 mg/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两治疗后FSH、E2、LH和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 0.05);观察组子宫前、后径及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观察组为4.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艳芳 《北方药学》2018,15(1):54-55
目的:观察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以随机、均等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应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应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妈富隆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为(15.6±3.3)、(35.3±8.9)h,均低于对照组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25.7±5.1)、(58.2±10.3)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在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非米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选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炔诺酮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片10 mg,连服3个月为1疗程.结果 60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均出现停经症状,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厚度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院自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8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4),对照组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治疗组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止血时间、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止血时间对比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性激素水平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又可缩短止血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6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红蛋白、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56例患者在服药治疗后均出现暂时性闭经。有42例患者停药后直接进入绝经期,11例患者在停药后30~50d内月经来潮,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3例因病情反复而行子宫切除术,总有效率为94.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红蛋白明显上升,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妈富隆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为(15.6&#177;3.3)、(35.3&#177;8.9)h,均低于对照组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25.7&#177;5.1)、(58.2&#177;10.3)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在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汪茜 《中国实用医药》2013,(32):134-135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于本院门诊诊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56例,按其诊治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安宫黄体酮口服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9.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41%、复发率10.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17.95%、17.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米非司酮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预防复发,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例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组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2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8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常规诊刮后给予妈富隆与黄体酮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9.246,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见恶心2例,乳房胀痛1例。对照组见头晕头痛2例,恶心1例。均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良好,较黄体酮止血时间快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刮宫术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两组均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与对照组的75.61%(31/41)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E2、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3/41),低于对照组的24.40%(10/4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与激素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赵亚丽 《北方药学》2017,14(12):40-4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1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1d6.25mg)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大剂量(1d12.5mg)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激素水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黄体激素、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d口服12.5mg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案应用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和炔诺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0年4月收治的9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炔诺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和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升高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疗效较好,能够迅速改善月经过多和继发性贫血症状,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林茹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464-465
目的观察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的95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患者自愿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前后认真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月经恢复情况及血清激素水平,其中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和雌二醇(E2)的变化,同时观察血红蛋白(Hb)变化情况。结果 95例患者在服药后均出现暂时性闭经,随访其中20例患者在停药后40~60d内月经稀发,经量减少。有71例患者于停药后直接进入绝经期,有4例因反复出血贫血严重而行子宫切除术,总有效率为95.7%。且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并发症。结论米非司酮作用于内分泌器官和性腺轴的不同部位且可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并且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较理想的方法,被患者所逐渐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即20mg/d,改良组采用改良小剂量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即15mg/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闭经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等。结果改良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改良组患者闭经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但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少,且改良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米非司酮周期疗法相比,改良小剂量米非司酮周期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闭经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炔诺酮和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系统分析和对比。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炔诺酮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米非司酮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的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7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46.67%(P<0.05)。12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体内血红蛋白值明显提升(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的提升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提升值(P<0.05)。结论炔诺酮和米非司酮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炔诺酮的治疗效果,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患者月经量过多,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