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指在胎儿娩出后30min,而胎盘尚未娩出者。但如胎盘全部未从子宫壁剥离,虽然胎盘滞留,在一段时间内可无出血。因此,正确地分析与处理产后胎盘滞留,能够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且可以降低产妇的死亡率。近几年来,流产及子宫内膜感染等一些外在有害因素的增加,使产妇在产后发生胎盘滞留的机会也呈逐年增加趋势。笔者对2006年1月-2013年6月份我院发生的30例产后发生胎盘滞留的原因、预防和处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产后胎盘滞留的原因,观察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产后胎盘滞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对照组患者单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胎盘娩出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产后胎盘滞留主要原因是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以及胎盘植入等。观察组患者的胎盘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为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盘滞留患者适宜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可明显缩短胎盘娩出时间,但氨甲喋呤易引起感染以及肝肾功能损伤,治疗中应注意用量,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3.
胎盘粘连是胎盘滞留发生率最高的一种,而胎盘滞留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发生于足月妊娠分娩后,也可发生于大中月份流产胎儿娩出后,一旦处理不及时,可直接危害产妇的健康和生命。我院自1993年4月至1995年4月共收治胎盘粘连27例,同期分娩总数为1714例,约占1.6%,现将临床诊治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引产中,经B超诊断为小部分胎盘植入,引发胎盘滞留后,联合应用能达到将胎盘完整剥离娩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盘滞留病因及处理,减少产后出血。方法选取临床38例胎盘滞留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产后胎盘滞留时间短的可行人工剥离胎盘术,根据情况保守治疗或行子宫切除术。若产后胎盘滞留时间较长,有明显感染,再行清宫术。胎盘滞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胎盘滞留者,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  相似文献   

6.
胎盘滞留的常规处理方法为手取胎盘,手取胎盘增加了产后出血量和产后感染机会.我们采用脐时脉内注射催产素处理胎盘滞留,降低了手取胎盘率及产后出血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自1995-01~1997-12在我院正常明道分娩出现胎盘滞留的产妇68例.按郑怀美主编《妇产科学》第2版的诊断标准[1]:胎儿娩出后30min胎盘未娩出者.随机抽取34例为观察组,年龄24~43岁,孕周37~42+3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4例.对照组34例,年龄25~40岁,孕周38~42+1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2例.1.2方法观素组于胎儿娩出后30min由脐现脉注射催产素10u…  相似文献   

7.
31例胎盘滞留大出血的救治体会倪雅凤沈翠芳(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州市313000)胎盘滞留指胎儿娩出后半小时胎盘仍未娩出者,是发生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人休克,甚至威胁生命,增加围产期产妇死亡率。我院在1993...  相似文献   

8.
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因胎盘滞留的病因不同,而胎盘滞留的类型有异。我所从1993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农村产妇胎盘滞留者39例,占我所同期住院孕产妇总数2263的1.72%,治愈率97.4%。为此,要对农村进一步加大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力度,科学的新法接生,特别要把握好和正确及时处理第三产程,注意无菌操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卡前列腺素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评价进行分析。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采取剖宫产的前置胎盘患者48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娩出前组和娩出后组两组,每组各有24例前置胎盘患者。对娩出前组中的患者在胎盘娩出前进行卡前列腺素药物的使用,而对娩出后组中的患者在胎盘娩出后进行卡前列腺素药物的使用。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对于娩出后组,娩出前组中的胎盘前置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药物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且在患者胎盘娩出前对患者进行药物的使用,使得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胎盘滞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可妨碍子宫收缩,影响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及时关闭止血。1994年以来对我院部分胎盘滞留者行催产素脐静脉注入法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孙克娟  谷玉红  刘坤 《河北医药》2013,35(7):1066-1066
患者,女,25岁,主因宫内孕7+个体月早产产后,胎盘3+h未娩出急诊入院。患者3+h前于当地医院自阴道娩出一死胎,产程顺利,产后约0.5h胎盘未剥离,曾行手取胎盘术,取出失败,阴道出血较多,血压曾降到70/40mmHg(1mmHg=0.133kPa),现阴道持续出血,我院急诊以"胎盘滞留"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5/30d,LMP不详。查体,T36.5℃,P  相似文献   

12.
我院地处西藏藏北高原,从1985年至1987年11月共收治在家分娩后胎盘滞留大出血而来医院就医者30例,占同期产后大出血151例的19.86%,同期产科住院为426例,因胎盘滞留致产后出血占7.04%。30例患者均世居藏北高原牧区,因产后胎盘滞留分别于产后3小时至5天,先后送来我院。追问病史,有16例有自然流产2次以上病史,10例有产后感染史.临床表现以胎盘粘连为主,其次为胎盘嵌顿,本文30例胎盘滞留患者全部合并感染,入院后均因抢救及时,使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例I:患者37岁,住院号0643,孕9产7,自然流产2…  相似文献   

13.
赵学燕 《北方药学》2013,(6):102-10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在剖宫产术中胎盘娩出时机,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前置胎盘病例随机分成两组,甲组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徒手剥离胎盘,乙组为胎儿娩出后常规按摩子宫,待子宫收缩胎盘自然剥离后再取出胎盘,对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乙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甲组,两组出血量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术中胎儿娩出后如出血不多可等待子宫收缩胎盘自然剥离后再取出胎盘,可减少术中及产后出血量。此方法也适用于所有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要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必须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①宫缩乏力,包括:全身因素、产科因素、子宫因素。②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  相似文献   

15.
胎盘滞留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产后出血的20%。虽然胎盘滞留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正确的处理与愈后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由于流产、刮宫、剖宫产史及子宫内膜感染等因素增加,本病也有上升趋势,其后果不容忽视。1胎盘滞留的原因和种类胎儿娩出后30min,胎盘尚未娩出者,统称为胎盘滞留。其原因:1.1胎盘已剥离,但不能娩出。如胎盘虽已剥离但滞留宫内或已嵌顿,此种情况发生于:①压出胎盘的方法不当;②膀胱过度充盈,阻碍胎盘下降;③子宫狭窄环在子宫上段和下段交界处形成;此系由于第三产程过早、过度地揉挤子宫所致。1.2胎盘不能完全剥离,见于胎盘粘连与植入。其发生与既往有过子宫内膜损伤及感染有关,此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及畸形子宫等亦为发病诱因,由于蜕膜发育不良及部分或完全缺失,致使受精卵着床使绒毛附着异常,如绒毛附着于子宫肌层,中间无蜕膜组织,则形成胎盘粘连,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则形成胎盘植入。2胎盘滞留的预防和处理2.1加强妇女保健工作,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反复多次刮宫,防止宫内感染的发生。2.2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子宫疤痕形成。2.3助产前检查膀胱是否充盈,充盈而又不能排尿者应行导尿术,以防因尿潴留而...  相似文献   

16.
胎盘滞留是指在第三产程的时候,全部或者部分的胎盘、或者胎膜留在子宫内.100例生产过程中,大约会有2例发生胎盘滞留.近年来,由于流产、刮宫、剖宫产史及子宫内膜感染等因素增加,胎盘滞留有上升趋势,约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本文介绍着重介绍胎盘滞留的原因、后果、偏方治疗、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正常情况下,胎盘绒毛只侵入子宫蜕膜而不接触子宫肌层,植入性胎盘是指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我院1998年~2002年间超声诊断植入性胎盘5例,5例均为自然分娩,胎儿娩出后胎盘不能自然娩出而行超声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部分性植入性胎盘。  相似文献   

18.
胎盘滞留是指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仍未娩出,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现将本院1933年1月~1998年12月住院分娩中发生138例胎盘滞留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6年住院分娩的3266例产妇中,发生胎盘滞留138例,年龄20~38岁,平均24.6岁。初产妇109例,其中孕前有宫腔手术史者67例。经产妇29例,其中多胎产妇  相似文献   

19.
患者27岁,孕4产2 2。因产后胎盘滞留5 h,于2003年5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 h在当地请接生员助娩一男活婴,无胎盘剥离征象、阴道流血少、无头晕、心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第三产程中放脐血促进胎盘剥离娩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胎儿娩出后10min胎盘未剥离娩出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后常规肌注缩宫素20u,10min后胎盘未剥离娩出观察组放脐带血10~20ml,对照组脐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0ml内加入缩宫素20u,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后10min胎盘未剥离娩出者采用松止血钳放脐带血10~20ml,能促进胎盘剥离娩出,减少产后出血,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