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爱茹 《医药导报》2011,30(3):325-326
[摘要]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与奥卡西平(OXC)对新诊断良性癫伴中央 颞区棘波(BCECTS)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新诊断BCECT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LEV组和OXC组各23例。LEV组给予LEV,开始剂量5 mg•kg-1•d-1,分2 次服用, 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40 mg•kg-1•d-1;OXC组给予OXC,开始剂量10 mg•kg-1•d-1,分2 次服用, 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10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45 mg•kg-1•d-1,两组疗程均6~12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LEV组实际完成治疗22例,因经济原因退出1例,癫发作完全控制18例 ,出现不良反应4例,其中食欲下降、嗜睡各2例, OXC组实际完成治疗21例,因皮疹退出2例,癫发作完全控制17例 ,出现不良反应3例,其中头晕2例,嗜睡1例。结论LEV与OXC治疗BCECTS疗效相仿,但LEV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缺点是价格偏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对新诊断癫(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癫(癎)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LEV单药治疗新诊断的癫(癎)患者120例,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研究.成人初始剂量每次0.5g,bid,po,2周后增至每次1.0g,bid,4周后加量至每次1.5g,bid;儿童初始剂量10 mg·kg-1·d-1,以后每周增加10 mg· kg-1·d-1,3~4周增加至目标剂量(20~40mg·kg-1·d-1),每天分两次服药.观察治疗后2,6,12个月临床疗效、发作间期(癎)样放电(IEA)、脑电背景活动情况.结果 治疗后2,6,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2.5%,77.5%;IEA消失或减少>50.0%分别为48.3%,50.0%及52.5%.治疗6个月后脑电地形图θ、δ频段相对功率较治疗前降低,α频段相对功率增加,β频段相对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LEV对新诊断癫(癎)发作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好,可使(癎)样放电减少或消失,且能改善脑电背景活动.  相似文献   

3.
顾教伟  王大斌  王勇 《医药导报》2012,31(5):599-601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口服,20 mg•kg-1•d-1,1周内逐步增加到30~40 mg•kg-1•d-1,最大剂量2 000 mg•d-1,平分两次服药;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口服,0.03 mg•kg-1•d-1,每1~2周增加0.025~0.050 mg•kg-1•d-1,最大0.15 mg•kg-1•d-1。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及《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后第8周末及第16周末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16周末,治疗组运动抽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6周末治疗组发声抽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ES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
克拉霉素等三联疗法根治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小芳 《医药导报》2003,22(3):169-170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法莫替丁、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治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2例确诊为Hp感染阳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克拉霉素7.5 mg•kg 1,bid,阿莫西林20 mg•kg 1,tid,法莫替丁0.5 mg•kg 1,bid;对照组用甲硝唑7.5 mg•kg 1,tid,阿莫西林及法莫替丁的用法同治疗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0.3%,对照组6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症状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均少见.结论:克拉霉素、法莫替丁、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疗效好,患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哌罗匹隆,起始剂量12 mg•d-1,逐渐增加到治疗剂量,最大48 mg•d-1,平均(28.00±9.59) mg•d-1;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起始剂量5 mg•d-1,逐渐增加到治疗剂量,最大30 mg•d-1,平均(18.33±7.90) mg•d-1。疗程8周。两组治疗期间必要时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2,4,8周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药物疗效,副作用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4.38%,对照组有效率87.5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痛、嗜睡、体质量增加、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或过缓、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阿立哌唑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立哌唑。  相似文献   

6.
脑安胶囊的不同制剂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工艺制剂的脑安胶囊(新型及传统型)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新型脑安胶囊低剂量组(40 mg•kg 1)和高剂量组(80 mg•kg 1),传统型脑安胶囊低剂量组(40 mg•kg 1)和高剂量组(80 mg•kg 1),阿司匹林组(300 mg•kg 1);实验药物经口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3 d后取血测定血小板的聚集率.结果:新型脑安胶囊高剂量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超过传统型脑安胶囊高剂量(P< 0.01),两种脑安胶囊高剂量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超过阿司匹林(P< 0.01和P< 0.05).结论:新型脑安胶囊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传统型脑安胶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癫患儿口服托吡酯,起始剂量为0.8~1.2 mg&;#8226;kg 1&;#8226;d 1,qd或bid,目标剂量为4~9 mg&;#8226;kg 1&;#8226;d 1,bid.随访时间为3~9个月.结果: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的总有效率71.9%,副作用较轻.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癫有较好的疗效,患儿对其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海潮  金凤仙 《医药导报》2010,29(5):631-633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 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 均先经药物清洗1周。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起始剂量3 mg•d 1,1周后根据病情调整至6 mg•d 1;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5 mg•d 1,1周后根据病情调整至10 mg•d 1。随访观察8周。两组患者均可酌情使用苯二氮类药或抗胆碱能药物。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显效率(43.3%)与对照组(50.0%)差异无显著性,两药所致不良反应均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董红霞  梅红彬 《医药导报》2012,31(2):184-185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前均进行1周药物清洗。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或奥氮平口服。奎硫平起始剂量50 mg•d-1,逐渐加量至100~400 mg•d-1,平均(320.2±80.5) mg•d-1;奥氮平起始剂量2.5 mg•d-1,渐加量至5~15 mg•d-1,平均(10.1±5.4) mg•d-1。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奎硫平组显效率70.0%,有效率90.0%;奥氮平组显效率73.3%,有效率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奎硫平组的锥体外系反应、嗜睡、体质量增加均明显低于奥氮平组(P<0.01);奎硫平组头晕、便秘、口干亦低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奎硫平与奥氮平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奎硫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8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药物保留率。方法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研究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9月经小儿癫门诊诊治的87例各种类型癫患儿给予奥卡西平治疗,从开始处方用药到随访时间1~2年。其中单药治疗56例,添加治疗31 例。通过逐步加量的方法达到目标剂量。奥卡西平起始剂量5~10 mg•kg-1•d-1,最初1~2个月每周递增,以20~40 mg•kg-1•d-1为目标剂量,分2次口服。结果总有效率 81.61% (71例),完全控制率 66.67%(58例)。单药治疗总有效率 87.50%(49例),完全控制率 76.79% (43例);添加治疗总有效率 70.97%(22例),完全控制率48.39%(15例)。单药治疗和添加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63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62%,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年药物保留率76.40%。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安全、有效,药物保留率高,有较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薛英  黎七雄  李爽 《医药导报》2012,31(2):150-152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顺铂(DDP)所致大鼠肾氧化损伤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各8只:DDP+TMP 50 mg•kg-1•d-1组和DDP+TMP 100 mg•kg-1•d-1组分别腹腔注射TMP 50和100 mg•kg-1•d-1,连续5 d;对照组和DDP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均5 mL•kg-1。给药第3天,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腹腔注射DDP,8 mg•kg-1。实验第5天收集代谢笼中大鼠24 h尿,测尿蛋白含量;处死大鼠后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24 h尿蛋白、肾皮质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活性及肾皮质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与DDP组比较,DDP+TMP50 mg•kg-1•d-1组和DDP+TMP100 mg•kg-1•d-1组大鼠24 h尿蛋白分别下降41.45%和65.33%;BUN分别下降18.12%和57.51%;SCr分别下降14.39%和48.89%(P<0.05或P<0.01);与DDP组比较,DDP+TMP 100 mg•kg-1•d-1组大鼠肾皮质MDA、NO含量及NOS活力分别降低36.73%,45.39%,22.86%(P<0.05),GSH含量和SOD、GST活性分别为DDP组的1.33,1.66,1.57倍(P<0.05)。结论TMP对DDP所致大鼠肾氧化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进行单盲对照试验,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10 mg•kg 1•d 1,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1~2 mg•mL 1,分2次,q 12 h,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3~7 d后改为阿奇霉素口服;对照组用红霉素15~30 mg•kg 1•d 1,用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1 mg•mL 1,静脉滴注.两组均以治疗7~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3 d显效率分别为72.5%,37.5%;7 d治愈率分别为50.0%,23.7%;10 d治愈率分别为95.0%,77.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30.0%,并且对照组2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起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东莨菪碱对小鼠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确定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模型的合适剂量。方法48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其他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东莨菪碱2,3,5 mg•kg-1。回避反应法检测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脑皮质和海马区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含量及活力。结果东莨菪碱3,5 mg•kg-1组小鼠上、下台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小鼠脑ACh、AChE和ChAT含量和活力受到显著影响。结论东莨菪碱对小鼠行为和记忆障碍损伤的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增强,3,5 mg•kg-1均能显著造成小鼠学习记忆行为损伤,显著影响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Ach的合成与代谢;东莨菪碱对小鼠的行为及记忆功能损伤的合适剂量为3 mg•kg-1。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多苷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月琴 《医药导报》2012,31(3):295-297
摘要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的抗炎作用。方法①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0.3,0.6,1.2 g•kg-1组,吲哚美辛10 mg•kg-1组,共6组,各10只,灌胃给药5 d后,均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溶液0.01 mL•g-1,小鼠处死后,收集腹腔冲洗液,测定吸光度(A值);②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的影响: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公藤多苷0.25,0.50,1.00 g•kg-1组,地塞米松4 mg•kg-1组,共5组,各10只,造模后,连续灌胃给药7 d,测定右后肢容积。结果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0.3,0.6,1.2 g•kg-1组,吲哚美辛10 mg•kg-1组小鼠腹腔冲洗液A值分别为0.24±0.16,1.41±0.60,0.99±0.45,0.93±0.45,0.88±0.58,0.52±0.38,显示雷公藤多苷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一定抑制作用。末次给药5 h后空白对照组,雷公藤多苷0.25,0.50,1.00 g•kg-1组,地塞米松4 mg•kg-1组大鼠足肿胀率分别为(36.3±13.7)%,(26.3±13.9)%,(37.9±14.5)%,(32.5±12.4)%,(17.2±10.9)%。结论雷公藤多苷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奎的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奎的平与氯丙嗪治疗,奎的平及氯丙嗪初始剂量均为50 mg•d 1,隔日增加剂量50 mg,剂量范围300~500 mg•d 1,奎的平平均(433±19) mg•d 1,氯丙嗪平均(468±39) mg•d 1,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0%,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50.0%,有效率90.0%.治疗组无明显锥体外系反应,对照组16例有锥体外系反应.结论:奎的平和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疗效,奎的平对症状的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16.
陈世明  汪玉芳 《医药导报》2012,31(3):325-327
摘要目的观察环孢素与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SAA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单用雄激素常规联合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孢素(3.5~12.0 mg•kg-1•d-1,3个月)、大剂量甲泼尼龙(1 000 mg•d-1,逐渐减至60 mg•d-1)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0 g•d-1)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例数分别为21,14例(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常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孢素、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联合雄激素治疗SAA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胜良 《医药导报》2008,27(10):1197-1198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将76例未服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 对照组39例. 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 初始剂量为20~40 mg&#8226;d-1 , bid, 餐时口服, 15 d内可视病情调整至最大剂量80~160 mg&#8226;d-1 , 平均终末治疗剂量(90.1±10.2) mg&#8226;d-1. 对照组给予利培酮, 初始剂量为0.5~1.0 mg&#8226;d-1 , 15 d内可视病情调整至2~6 mg&#8226;d-1 , 平均治疗剂量(3.5 ±0.6) mg&#8226;d-1. 疗程8周. 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 4, 6, 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均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 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89.8%, 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少,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 是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8.
蒿甲醚联合Quinimax治疗小儿脑型疟疾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秋 《医药导报》2008,27(5):533-535
目的 探讨蒿甲醚联用Quinimax治疗脑型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疟原虫引起的脑型疟疾患者18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A、对照组B各61例,治疗组给予蒿甲醚联合Quinimax治疗,蒿甲醚首剂3.2 mg&#8226;kg-1,以后1.6 mg&#8226;kg&#8226;d-1,肌内注射,直至能口服后改用口服液2 mg&#8226;kg-1,总疗程7 d;Quinimax 20 mg&#8226;kg-1&#8226;d-1,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浓度为0.1%。对照组A单用蒿甲醚治疗;对照组B单用Quinimax治疗,20~25 mg&#8226;kg 1&#8226;d 1,方法同治疗组。3组均联用山莨菪碱(654 2)、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及改善微循环治疗,抽搐高热不退者加用冬眠疗法。结果7 d治愈率分别为:治疗组96.5%,对照组A 87.2%,对照组B 85.0%。治疗组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均P<0.05)。3组退热时间分别为:治疗组24 h,对照组A、B均为48 h;血疟原虫清除时间分别为:治疗组30 h,对照组A、B分别为52和70 h。治疗组均明显短于两对照组(均P<0.01)。结论蒿甲醚联合Quinimax治疗小儿脑型疟疾作用迅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穿琥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穿琥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用穿琥宁注射液10~15 mg&#8226;kg 1&#8226;d 1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用利巴韦林10 mg&#8226;kg 1&#8226;d 1静脉滴注.疗程3~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对照组总有效率68.0%.结论:穿琥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奥卡西平单药和添加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三清  刘艳  周艳霞 《医药导报》2008,27(10):1217-1218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PS)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GTCS)癫痫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和副作用. 方法 73例癫痫患儿, 其中56例新诊断者进入单治组, 17例应用过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者进入加治组. 奥卡西平起始剂量5~10 mg&#8226;kg-1&#8226;d-1, 最大剂量30~40 mg&#8226;kg-1&#8226;d-1, 维持剂量中位值20 mg&#8226;kg-1&#8226;d-1, bid. 加治组其他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不变. 通过自身对比开放性观察, 分析单治组与加治组52周的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和安全性. 结果 全部患者总有效率84.9%、控制率54.8%、累积退出率11.0%, 其中3例(4.1%)失访, 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退出者5例(6.8%), 其中因皮疹退出2例(2.7% ). 常见不良反应:乏力8例、烦躁7例, 困倦和皮疹各2例. 单治组临床控制率(62.5%)显著高于加治组(29.4%). 结论 奥卡西平是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相对理想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